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情促技,以技深情,情技交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情促技,以技深情,情技交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而情感审美体验的获得又主要是从音乐教学活动中来,只有让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有深度、广度的围绕音乐,体验音乐才能领悟音乐背后所蕴涵的意图。

[关键词] 情感 途径 技能 情境

在教学班级或合唱队演唱中,听到最多的是“尽管音准、节奏十分准确,无懈可击,但给人的总体感觉却是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无法引起情感共鸣”。真的如此吗?这确实是一项有非常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学生的歌唱过程中缺乏情感表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些教师教学方法欠佳而无法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有引导学生挖掘知识内涵不够深刻,或歌曲的时代性与学生经历脱节,学生难以理解或理解偏颇等。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我们教师应该摆正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与情感体验的位置,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促技,才能真正做到声情并茂,才能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及学生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育学生。情技交融,化“单一”为“丰盈”。因此,学生出现的歌唱平淡、“无情”的现象,教师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并辅之以策略处理,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可让“白开水”变得“回味无穷”。

一、领悟内涵,有备而“来”

1.反复朗读、体会歌词的基础上找出音乐语调的表现特征

波兰音乐家卓菲娅•丽莎在《音乐特殊性》一书中指出:“从语言音调中汲取“客体”的原型,这可能是对音乐旋律的表情性唯一的解释”。这种看法是“音乐在赋予旋律以同表现感情的人类口语旋律相似的形态时,音乐是能够表现感情的”。如学唱《黄河大合唱》中《河边对口曲》,曲作者吸取了丰富的语言音调和纯朴的民间音调,采用对话问答的形式陈述音乐形象。引导学生探究出问话的音调总是往上进行,而答话的语调总是往下进行。这种问与答的音乐语汇,均同语言音调的走势完全一致。所有这些表现人们情感的语调,都渗透到了音乐之中。因此,人们听到表现这种情感,这种思想情绪的音乐,会立即在内心世界产生共鸣。毫无疑问,作曲家创作音乐时都把他自己全部感情融进了音乐之中。

二、关注技能,精心启发

举例说明,在学唱合唱歌曲《猎人合唱》一课中,先播放一段著名歌手维塔斯的《歌剧Ⅱ》视频后介绍歌剧知识和作者,这个环节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并且颇具听觉美感的题材入手,形象揭示了歌剧主要表现手段是歌唱,从而激发了学生歌唱的兴趣。接着教师用“歌曲中那句最能表现出猎人欢快的情绪”的设问自然地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情绪表现的手法。启发学生找出歌曲中跟猎人生活场景相关的音乐形象,用“骑马扬鞭”肢体动作辅助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前倚音演唱难点,再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合唱时口腔打开的状态及二声部的和声效果,巧妙的引导学生进行情绪感受体验。当进行到二声部合唱的时候教师字词不提合唱,而是让学生想象一群猎人中有胖的和瘦的猎人他们一起在歌唱,用明亮的声音表现第一声部瘦猎人的歌声,用厚重的声音表现第二声部胖猎人的歌声,形象生动、自然地解决了气息、声音位置等演唱技巧教学。从而完美地表达了歌曲的情绪,逼真的再现了猎人的音乐形象。很好地完成了技能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强化途径,多样体验

1.丰富审美感知

情感体验首先来自于对作品的审美感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组织教学:

(1)精用音响音像资料

音响资料经过二度创作,一般都较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作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重用范唱

教师的范唱是学生感知与了解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范唱具有相当的直观性,学生会感到特别亲切,因而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把范唱看作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次情感交流活动。用饱满的热情,立足于以情感人。

(3)巧用即兴伴奏

良好的伴奏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起点,是提升歌曲艺术表现力的保证。

(4)引用歌词

组织学生反复吟诵歌词,除了能体会到歌曲的思想内涵以外,还会感悟到文学语言内在节奏和所特有的美感,对更好地把握好作品、增强艺术表现力大有裨益。

(5)深用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意境、背景

让学生了解歌曲的作者以及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就生动地刻划了在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的中华大地,祖国儿女奋起反抗,前赴后继英勇抗敌的壮观场面。如果我们对此知之甚少,那就可能弱化了情感体验,甚至发生情感体验的偏差。

2.注重情境体验练习

要把感情融于音乐知识和技能之中。在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要自始至终地把感情的因素融汇于发声练习,节奏练习,听音视唱等音乐要素之中。即使是最基本的发声练习,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例如《大海啊,故乡》的一段,先让学生用“哼呜”练习,以柔和的音乐,半音移调往上往下唱,要带着情感唱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大自然的向往。之后再让学生改口用开口音“啦”练习,声音要变得明亮、圆润,充满愉情,表现出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喜悦心情。如此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发声技巧,也获得了情感的自身体验。

3.展开联想与想象

在唱歌教学的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情感体验是密切相关的。可以引导学生以歌词为依托,以其文学形象的指向来引发简单的联想,从而进入作品特定的意境。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与方法,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鼓励思维的创造性、发散性与个性化。例如,《十送红军》中歌词是,“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在“红军与干支个”处,旋律中出现了一个四分休止符,我请同学们结合歌词、曲调展开联想,应该怎样唱好这一句。同学们经过思索,得出了一致的答案:这个八分休止符造成的短暂停顿,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而形象化。我们仿佛看到军民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在眼前晃动,而且这个小节的力度要稍弱才显得亲切、自然、深情。又如在教学生一条练习曲时,学生的声音发出来干、涩、枯、僵。教师便启发说“你能否将你的声音唱得更美些,让它听起来动人,就像钻石一样散发光彩、晶莹剔透呢”,在学生演唱是气息保持不稳定是,就启发说:能不能把你的声音传到对面的高楼里?学生想象着声音就变得稳定了。这一句话不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声音的缺点,而且受到鼓舞,产生联想,对新的、美的声音有了一种概念。学生每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的音乐审美想象的一个阶梯.这些审美想象虽然有时我们看似离奇,但是每一次审美想象都是有价值的、可贵的。作为学生,他们拥有自己审美想象的权利;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想象的情境,不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强化歌曲的分析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的学习绝不能停留在感官愉悦阶段,只有具有相关知识的文化背景支撑,才能站在更高层次上去评价艺术作品,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要强化唱歌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必须对音乐表现的要素:歌曲的体裁、结构、调式、调性乃至和声作必要的分析与思考,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以引发学生有益于身心的情感体验。

(1)揭示体裁与情感的内在联系

例如,进行曲的情感常是坚定有力、勇往直前的;舞蹈歌曲的情感常是欢快、活泼的;摇篮曲的情感常是慈祥、安稳、温柔的。

(2)分析结构蕴含着内容与美感

在唱歌教学中,师生的共同任务,就是要对作品作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完满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例如,《走进》中在唱A段第二个“呀拉索”时用范唱提示学生用悠长嘹亮的歌声表现音乐高亢的风格,唱“走向阳光”的“阳”字时用范唱提示学生用明亮而有张力的声音表现出歌中人物精神光芒四射的音乐形象。在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和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

(3)把握调式、调性的色彩

提示音乐在色彩上给人以明暗不同的感觉,在一般情况下,大调式的歌曲情绪显得明朗;小调式的歌曲情绪显得暗淡。

四、尊重学生,注重激励

唱歌,充满信心及快乐的态度应该是唱歌情感表达的首要目的。因为只有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歌曲的表现性和清晰、准确的表达上来,才真正有利于培养这种良好的态度。而教师给学生以实际帮助,是培养这种良好态度的最重要手段,教师要让学生相信自己,愿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在歌唱过程中针对学生不敢大胆单独表现,教师启发:“没有人的声音听起来和你的声音相同,唱啊,笑啊或呼唤我的姓名,你的声音是那样独特,因为它是你的声音,没有人和你唱得一样。”

让我们记住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在《音乐美学漫笔》中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唱歌就是唱情,声音只是一个工具。”只有在以情促技,以技深情,情技交融的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在歌唱教学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而忽视情感体验的课堂教学模式,始终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基点,激活学生音乐学习中的情感心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歌唱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音乐间的情感体验会更深刻。音乐因“情感”而动人,音乐因“情感”而美丽,让我们一起携手新课改,共同钻研,去创造那情意盎然的音乐空间吧!

参考文献:

[1]孙岩.音乐课堂教学的情感艺术[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何忠辉.论唱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3]彭超,刘小林.论音乐的情感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4]吴文漪.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王次.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本内特•雷默.音乐教学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7]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

[8]吴斌.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