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游走于艺术与传媒间之推手 刘胄人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游走于艺术与传媒间之推手 刘胄人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被形容为“三头六臂”:涉足新闻、摄影、评论与书画,相对于新闻人,他更重视自己的书画家身份。他将艺术视为被人理解的自由宣泄,他认为是时代让他成了文化推手

刘胄人办公室更像一间画室――这不仅是因为他的桌子上铺满了宣纸、画笔和颜料,还有那些占据着每个角落的雕塑和书画作品。期间,一件1.8M×1.2M的大幅油画作品《抗洪史话》挂在墙壁上,在这个堆满杂志和绘画用品的房间显得特别扎眼。“那个战士在呼喊,堤坝保住了,堤坝保住了!”作为一位杂志社总编辑,刘胄人站在我的身后,带着兴奋,评说着自己这幅五年前创作的作品。

刘胄人刚刚结束了他的“五十春秋出梦来”的书画展事,这是他的第5次书画个展。当时,有文化记者在画展结束后马上归纳出他的特征:“一个艺术上的多面手。”他有一个“三头六臂”的称谓:拥有画家、书法家和总编辑等多个头衔,也是广州城市美术贡献奖的获得者;能将潮汕话、客家话、广州话、普通话流利得随时转换;做过平面媒体也做过电视;主编过娱乐类报刊也主编过新闻刊物;涉足领域包括新闻、摄影、文艺评论、散文诗、插图、速写、油画、国画和书法。他艺术能耐太多,以致被人冠以“杂家”的名头。但他反而欣赏“杂色”的自己。“有人对我说,你应该专注一个专长去发展。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杂,是我的工作需要。有的人想杂也杂不了。而我自觉还杂得过去,还杂出了风头来。”

问他,艺术人和新闻人之间,更珍惜哪个身份?他的回答毫不犹豫:“书画家。”刚刚从南美考察回来,就艺术角度讲,刘胄人印象最深的是:当自己在秘鲁国家美术馆,感受到那种属于南美洲热烈的艺术风格时的兴奋。“我们不太具有这种热烈。”他感叹的同时,说出自己一直以来对艺术的理解:“终极的艺术境界应该是被人们理解的自由宣泄。”

这种理解也许和刘胄人的“杂”,和他从林业工人、放映员到美术编辑、摄影记者、文字记者,主编到总编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他父亲是上世纪60年代广东省平远县的宣传部长,小时候,他有机会看到不少一般人看不到的报刊”。在他没有发育完全时,已接触到森林、森工站、工人们等生活场景,在艺术成长过程中,当放映员时遇到的各色人等也都成了他笔下所“捕捉”的速写对象,借此,他了解了小县城以外的大世界。上世纪70年代初,在那个小地方,他结识了后来作《涛声依旧》的作者陈小奇与广东作家廖红球等人,作为文学青年,他们常常一块“聊艺术”。后来,当他在广东电视台开展新旅途时,便是用在乡间已经熟悉的速法,在每期《广东电视周报》头版的《中外视波》栏目兼作了专栏画家,这段艺事持续了5年多时间。

“严格地说,我不算是个很主旋律的画家,但我认为艺术家真是应该关注社会。艺术表现不能空洞无物,但也不能图解生活,应多关注和表现生活中潜在的、内蕴的、向上的东西。”多年过去,刘胄人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对艺术的追求,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视野有别于那些“天马行空”的艺术家。他从未放弃对现实的表达――也许,他属于“入世”之人。

我是时代一个产物。”对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刘胄人总结,“我自觉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执行力,也有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心。时代是历史进程的大推手,我生活在这个时代,当然愿充当民间文化的推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