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细节演绎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细节演绎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细致而微小,它不会立竿见影地发生作用,却能润物细无声。这就是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细节虽然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智慧。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因此关注教学细节,灵动落实好教学细节,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魅力无穷。

一、精心预设,打造细节

细节具有一定的预设性。认真打造出来的细节,它的存在完全有赖于对所学内容、学生、学习氛围的深刻把握和各种信息资源的充分而高效的利用。

如“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第七册的内容。教材中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计算器、进行一步计算和运用计算器计算同一级的两步计算。第二课时是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含有两级运算及有括号的运算。备课前和同学们交流发现,班里共38位同学,家里有计算器的占95%以上,会开机、关机,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占100%。

基于这种情况,我将两课时内容进行大胆整合,设计成三大板块:1.比一比:编写了20道一步计算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题目大多数是大数目运算,穿插了几道能口算的题,如72÷9,3856—856。运用比赛的形式展开教学。2.考考你:计算下列各题5814—49×72, 6396÷(520—438)。3.挑战自己: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第一板块的设计,以比赛的形式,主要是考虑到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期望同学们在会算的基础上能做到又对又快,并注意方法。而无序穿插的几道口算更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有了针对学情的精心预设,才有了课堂上同学们的妙语连珠:

师: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你乐意把自己的好办法和同学们分享吗?

生1:算式中的数,如果有好几位数字,要完整地看完,再输入,如果看一个数字输一个数字就比较慢,还容易看错数字排列的位置。

生2:如果不小心输错了一个数,不要把整个算式重新输入一次,只要用“CE”键修改这一个数就好了。

师追问:能举例介绍吗?

生2:比如57734+7689,把7689输成别的数了,只要按一下“CE”,再输入7689就改过来了。

生3:我发现有几道题,很容易口算,我就没用计算器,要是用计算器算花的时间反而多。

师:哪些题目你觉得不需要用计算器算?

生:像72÷9,3856—856都只要口算。

师:是呀,像这种能口算的题目,就不必用计算器了。

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如果将学生的起点置于“零认知”状态,当课堂中学生心里想着或干脆说出“我知道了”、“我已经会了”时,就不会有兴趣参与学习活动。我在课前调查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特别是回答老师时那种胸有成竹的样子,这一细节让我调整了教学设计,才进而产生了课堂上的精彩纷呈。

二、敏锐捕捉,雕琢细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关注学生一点一滴的“细微事”,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所做的一道习题,只要能敏锐捕捉,就能雕琢成一段精彩。

如,一道应用题:一支钢笔8元,一盒水彩笔的价钱是一支钢笔的3倍,一盒水彩笔比一支钢笔贵多少元?学生做题时,我巡视,了解同学们的解题情况,并对学困生作适当的辅导。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是从问题着手,用“水彩笔的单价—钢笔的单价=水彩笔比钢笔贵多少元”,而有一位同学的算式是8×2。在同学们的计算已接近尾声时,我请两位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的同学上前板演,然后对大家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用方法一的同学,思路清晰,说得很好,因为绝大多数同学是这样做的,所以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第二位同学的方法,抽象的程度更高一些,他一时不知如何表达,憋在那儿。我首先肯定他:“你的方法很有创意,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说错了也没关系,还有老师和这么多同学做后盾呢。”听到老师表扬他的方法有创意,下面一些同学不由得把腰板挺了挺,专注的神情替代了刚才的不以为然;有的同学开始了思考。板演的同学也增加了勇气,想了想,说:“我把钢笔的价钱想成1份,水彩笔的价钱就是3份,它们相差2份,所以用8×2算。”少数同学点头,其余同学还是显得似懂非懂。我启发:“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大家一看就明白?”于是有了这样的描述:把一支钢笔的钱用一条线段表示,一盒水彩笔的价钱是一支钢笔的3倍,就用这样的3段表示,水彩笔比钢笔多了2段。一段代表8元,两段就是8×2=16元。我又引导同学们画下来,这样就一目了然了。这样同学们不但真正理解了这种方法,感受到求异思维的力量,同时也领略了线段图的好处!

对于课堂中的一些细微处,可以轻描淡写,也可以浓墨重彩,宗旨只有一个: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发展考虑。教学中,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一位同学的创新火花,并把它引燃,进而使不同的体验都有对话的权利与机会。

三、偶发意外,智生细节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教师始料未及的“意外”。而这些“意外”,也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亦能生成精彩细节。

乘法的笔算。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刚学了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创设了一个生活场景,从中抽象出数学式子:12×3(板书)。然后请学生计算,我本意想请学生说说用竖式怎样计算。可事与愿违,我请了个举手的学生来说,可他竟说估算的方法:12×3≈10×3=30。他的回答,不是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但转念一想,我说:“你估算的结果给我们指引了一个方向,准确值在30左右。那么这个准确值究竟是多少呢?”这下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算法,算出了结果。我又引导同学审视自己的计算:“我们算出来的准确值和刚才同学的估算是不是很接近?”课后我认真地反思了这一环节,这位同学为什么会直接回答估算结果呢?我发现是自己忽视了一个细节。板书12×3时,少写了一个“=”,学生根据经验,自然就用估算来解决。我将这个“意外”变成了一种资源,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验自己的计算。

总之,教师不仅要以更高的要求来设计教学预案、以更宽的目光来看待学生,还要以更细腻的心思去审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细节、以更敏锐的洞察力把握好这些细节,并通过努力,使这些细节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共享资源。只有关注了教学细节,我们的课堂才会精彩纷呈、魅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