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定位的再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财务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将其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列入工商管理学科大类,它是由"理财学"更名而来。由于近几年财务管理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再加上传统认识对人们的影响,其无论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上,还是专业教学体系的建立健全上,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定位;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是财会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都很强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来加强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由于现实的就业压力等问题,很多人认为专门学习财务管理专业很虚,不实用,还不如直接学会计专业好就业。于是,出现了会计专业招生火爆,而财务管理专业却相对冷落,报考人数日益萎缩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和家长对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认识不足,或者有偏差,把财务管理和会计的职能没有区分开;二是,学校自身在进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够明确,容易误导大家。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入手,深入地剖析其内在原因。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生产管理、技术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是互相联系、紧密配合的,同时又有科学的分工,具有各自的特点。从总体看,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财务活动涉及的一切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事项。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利润分配决策。
很多人之所以财会不分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企业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也不存在财务上的自,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主要集中于对内部经济活动的揭示、反映、核算上,编制财务收支完成计划等。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财务管理等同于传统会计,会计就是指财务。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金融市场建立以后,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企业的财务管理重点将转向如何进行科学的筹资、投资决策,如何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降低资本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如何正确估量和尽量减少投资风险等方面。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分工差异日益凸现。财务与会计的分离,是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二、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财务是在企业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的决策体系。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地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报告,并提供有关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资料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职能作用不同。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而财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
(三)依据不同。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具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由企业根据国家统一会计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定的。而财务管理的依据则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单位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理财自,自主决策权。
(四)时间范围不同。会计是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而财务是注重未来,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济业务或事项应不应该发生、应发生多少,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
(五)目的和结论不同。会计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账",结论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会计业务进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应存在大的出入。而财务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财富的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它没有极值,只有恰当的、合理的,其结果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由于经验、取舍、偏好等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差异较大。
(六)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不同。会计结论主要受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企业选定的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既受到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同时受到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的制约。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到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基础学科来看,由于财务管理学主要研究筹资、投资、股利政策等问题,财务管理学的基础学科除了会计学之外还应以金融学、投资学为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予以分析:
(一)人才层次定位要求。目前大学本科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生目前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财务管理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财务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二)知识结构定位要求。虽然现代高等教育强调“通才”教育,但由于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客观存在,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专长,即"通才+专才".由于财务管理是对财务主体的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等的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业务管理活动,因此,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复杂的财务环境中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应按照"财务活动论"来设置核心课程。
(三)素质能力定位要求。面对财务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从整体要求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育改革的目标,是着重个人本质的发展和发挥创意,这需要发展九种能力,即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造力、运算能力及研习能力
四、如何实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首先,努力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体现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的最佳组合,从而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效应。从主要学科来看,主要有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第一,《财务管理学基础》主要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内容。第二,《中级财务管理》主要阐述决策、预算、组织、控制等方法在企业筹资过程、投资、过程、收益实现和分配过程的运用。第三,《高级财务管理专题》主要介绍财务战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衍生金融工具管理、资本运作与资产重组、特殊行业财务管理等内容。第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主要介绍企业集团(包括金融控股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与方法。第五,《国际财务管理》主要介绍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第六,《财务管理软件》主要介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财务软件、ERP等软件。第七,《财务管理案例》主要介绍中外企业财务管理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
其次,着力构建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为原则,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精神养成为突破口,坚持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强能力、高素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大力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同时,要开发各种教学软件,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教学要以引导启发、问题研究、讨论为主,系统阐述为辅,从而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要加强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的针对性,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选题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
五、结束语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目前,整个社会对财务管理知识的需求是空前的,对具有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数量也将不断扩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开田,李连军.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发展趋势[J].财务与会计,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