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教学中应运用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及创新能力;通过绘画,让学生再现音乐美;以音乐技能为基础,创造生活的音乐美。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想象能力 创新能力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这是音乐区别于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体现音乐艺术特殊性的基础。音乐的声音主要是乐音,乐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这些特性为使音乐艺术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基础。从而,为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与创造的广阔空间。

音乐教师应该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创新能力,运用各种途径,实施想象与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一、运用丰富的想象,创编音乐故事,发展思维

故事教学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音乐有吸引力,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的组织也变得轻松愉快了。如:歌曲《苏武牧羊》,在教唱这首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先讲述《苏武牧羊》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通过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龟兔赛跑》,可以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创编、续编故事,或者表演自己编的故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及创新能力

教师要结合音乐学科的特征,改变课堂怕“乱”求“静”的思想观念。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动”起来。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地展开。课堂上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教学情感去感染学生,创造适宜的环境,营造、渲染出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进行激励教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学唱歌曲《河边对口曲》,欣赏歌曲《什么水面打跟斗》、《对花》教学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利用这几首歌曲填词对歌,经常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三、通过绘画,让学生再现音乐美

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材中,有许多像《动物狂欢节》、《鸭子拌嘴》、《玩具兵进行曲》等启迪思想、开发智力的优秀幻想教材,教师可启发学生用绘画、色彩、线条等手段,再现音乐。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可在学生认真聆听音响效果后,启发他们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用各种颜色,去想象、构思小动物狂欢的场面,通过绘画来创作这幅画。既表达了理解作品的目的,又培养了合作精神,还提高了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及创新能力。

四、以音乐技能为基础,创造生活的音乐美

大自然中包含着各种节奏,教师可根据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发现节奏,并在活动中完成节奏教学。大多数学生对节奏把握不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具有情境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去创造节奏。如:请一个学生扮演过路人,通过走步、跑步,去形象地感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如:四分音符=走步的速度“ⅩⅩⅩⅩ”;八分音符=跑步的速度“ⅩⅩⅩⅩⅩⅩⅩⅩ”。然后启发学生:“如果不小心扭伤了脚,该怎样走?”引出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通过形象地模仿,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以上几种节奏,这样的比喻既贴切又生动,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大自然中的声音。通过练习再让学生去欣赏音乐作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七(上)人教版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这首乐曲,表现丰收后的农民,不忘国家,喜送爱国粮的情景。乐曲中反复运用典型节奏模拟、象征什么?(送辆车队的马蹄声)乐曲表达了何种音乐情绪?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律动动作,分组扮演角色(如赶车人、送粮人等),一组用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节奏,为乐曲伴奏,另一组随音乐做律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又能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美。

五、结语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同时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完全没有主观能动性,丝毫没有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则任何教育活动都不可能获得真实的结果,任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将最终成为毫无意义的空谈或无的放矢。在教育活动中,愈是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的效果就愈是显著;学生参与的程度愈充分,教育质量就愈有保证,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也就愈能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世斌.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1).

[2]王斌兴.名师讲述“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1).

[3]成有信.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1).

[4]李武南,黄才灯.课堂创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