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强降雨作用下边(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预警技术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强降雨作用下边(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预警技术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降雨是引起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汶川“5.12”震后灾区,地震诱发崩塌、滑坡产生的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仍残留在山体上,在强降雨条件下会诱发次生地质灾害。以汉源二蛮山滑坡为例,现场勘查滑坡情况结合室内试验手段得出土体参数,研发的并结合ArcGIS软件新控件得出直观的滑坡预警图。结果表明:特殊地形条件,震后地质构造,连续强降雨,坡体非饱和渗流,使孔隙水压力增加和土基质吸力迅速减少,导致坡体滑移面处土的抗剪强度降低而滑坡;基于ArcGIS软件得出研究区域危险区划评价图,与滑坡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地吻合度。研究成果为深入分析强降雨对边(滑)坡影响及边(滑)坡预警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震后边坡;强降雨;滑坡;稳定性评价;滑坡预警

中图分类号:P481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强降雨是导致边(滑)坡失稳的常见因素。对全国29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结果显示,暴雨诱发的滑坡占滑坡总数的90%[1]。5.12和4.20后余震不断,四川局部地区遭遇强降雨,泥石流、滑坡致使多人遇难。雅安这座雨城更是多处滑坡,损失惨重。本文以二蛮山滑坡为例,利用实验室三轴试验仪等仪器得出滑坡土体的相关参数 [2]并结合ArcGIS开发“降雨-滑坡”新控件,输入相关属性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直观的灾害预测图。为震后连续降雨工况下边坡安全性评价与边(滑)坡预警技术的发展与工程运用提供可靠新依据。

2二蛮山地质概况及力学参数实验

2.1地质概况

二蛮山实为一单斜山体, SW侧槽状沟谷呈“V”展开。山体主要由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e)和二叠系梁山组- 阳新组(Pl+y)灰岩构成。该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0.15g)。

2.2水文条件

(1)沟谷宽约700m,从源头至沟口堆积扇顶部长约1476m,汇水面积约1.3km2。(2)该区以夜间阵雨和暴雨为主,孔隙潜水赋存于堆积层(Qsef4)和崩坡积层(Qc+dl4)土壤,碎石土土层,地下水位受季节影响大,保水性较差,水量大。

2.3力学参数实验

本项目组采取了二蛮山滑坡土样(含粘土碎石等),并研究了2d累积降雨不同含水率下滑带土的强度参数,最大粒径5mm。岩层物理力学参数表见表1。含水率对土体的f -、粘聚力C、摩擦角的影响分别见图1-3。和c随含水率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岩土材料强度参数与含水率w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见式(1)-(2)。

图1不同含水率试验f -的关系图. 图2 含水率w对摩擦角的影响

图.3 含水率w对粘聚力C的影响

(1)

(2)

图中参数:C-粘聚力;-摩擦角;ω-含水率

由图1-3表明:随其含水量的增加,土的参数C-粘聚力;-摩擦角;ω-含水率迅速减小从而降低土的抗剪强度。

3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分析

3.1安全系数计算

其中将滑坡坡体划分为Ⅰ—Pl+y岩/Pe岩305°∠40°和Ⅱ—Pe岩/上覆土150°∠80°两个结构面[1]。为便于几何分析,沿滑体对称轴取剖面,滑体对称轴与沟谷谷线呈西偏北14°角。同时考虑和c双折减(配套折减)系数[2],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3]。见公式(1)-(3)。

(μwi—第i条土孔隙水压力;cˊ—折减粘聚力;αi—第i条土计算倾角;Hi—第i条土水平推力;Wi—第i条土铅直力;Φi―第i条土摩擦角)

tan1= tan/A1(1) C1=C/R1 (2)

A1是内摩擦角的折减系数;R1是粘聚力C的折减系数;将折减后的C和代入下式即得安全系数。

(3)

汉源县连续两天降雨天气[6],累计降雨量达163mm[7]。在模拟中,考虑15mm/d、25mm/d、50mm/d三种雨强,对剪切模量、体积模量等参数考虑软化和入渗饱水加载作用[8],进行0.42、0.57、0.75倍折减;模拟计算后得到的安全系数统计趋势如图5所示。

3.2安全性评价

当0折减时,安全系数约为F0=1.88﹥1,坡体安全,不会产生滑坡;当F1=1.24﹥1,安全系数较折减前降低了34.04%;当F2=1.06≈1,安全系数较折减前降低了43.62%,降雨量微增立即滑坡;当F3=0.95﹤1,安全系数较折减前降低了49.47%,安全储备为0,失稳滑坡。分析可知,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岩土强度参数C、衰减十分迅速,安全系数F1、F2、F3递减,边坡渐趋失稳。

4.上述分析结果与ArcGIS新控件分析结果的对比

4.1 ArcGIS模型分析结果

基于“模糊集合论”理论,将诱发滑坡的因子抽象成数学模型并量化,即可用函数定量计算。建立基础属性数据库,利用ArcGIS新插件,输入滑坡的预测参数,如高程,降雨量等,计算出潜在危险系数,再利用ArcGIS的重分类功能得出研究区域危险区划评价图,见图4。ArcGIS对二蛮山山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分区结果如图4所示,高危区(红色区)面积为7.5%,需要加强防范,一般区(黄色区)面积为13.7%,低危区(绿色区)面积为79.8%。

图4危险性评价图 图5.安全系数随时间变化曲线

4.2上述分析结果与滑坡实际情况对比

而由图5可知,随含水量的增加使坡体孔隙水压力增加,土基质吸力迅速减少,土体抗剪能力衰减加快,原来的稳定区(绿色区)域很快转化为高危滑坡区(红色区),安全系数迅速递减(由F0=1.88﹥1减小至F3=0.95﹤1),最终失稳滑坡。

5.结论

1)本文运用FLAC3D对汉源二蛮山滑坡进行建模分析,模拟了降雨工况,得到应变云图和位移云图并对坡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2)通过ArcGIS开发新控件,分析处理得出的直观灾害预测图与FLAC3D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灾害区域滑坡概率吻合度较高,为量化研究降雨滑坡机理分析提供基础。

3)本文直观地反映了降雨诱发滑坡过程;为震后降雨频发滑坡山区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直观的预测方法。

参考文献:

[1]魏丽,单九生,章毅之等. 暴雨型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思路[J]. 江西气象科技, 2005,28(3) :17-22.

[2]陶骞,刘超,朱志铭,杨勇.多工况下汉源二蛮山滑坡机理数值模拟[J].地质力学学报.2012:376.

[3]唐芬,郑颖人.基于双安全系数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25(11):40~42.

[4]何专,姚令侃.地震和暴雨工况下边(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09:178~181.

[5]许强,董秀军,邓茂林,陈龙,胡泽铭.2010年7.27四川汉源二蛮山滑坡-碎屑流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 J],工程地质学报. 2010.18(5): 6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