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从内涵、现状两方面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论述了世界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内涵 现状 发展趋势 策略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的职业岗位定向的高等教育。传统意识下大多数人认为高职就是大专层次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教体系中一直存在一种“小高职观”,认为高职等于“二流教育”,许多地方的高职在招生时普遍遭受“冷遇”,高职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歧视”学生和家长强烈的“普高热”现象。高职一直在人们心里的形象欠佳。相比较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职可以包括高级的技术人员即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层次的职业人才培训,其高职可以直到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系统理论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二者的内部构成都可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

2003年对347所高职院校19?郾4万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表明,当年就业率达到87?郾6%,其中153所学校的就业率超过90%,占被调查学校的44%,在经济发达地区还出现了高薪聘用高职生的现象。高职生就业率逐年走高的事实,显示出高级应用性人才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遍欢迎。1998年到2005年底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规模性增长,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高专学校的格局。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人数分别占普通高校的总数的60?郾8%、53%和43%,在规模上已经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总数比2002年增加了35万,就业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2004年在全国增加了40万高职毕业生的情况下,就业率比较上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初次就业率为61%。2005年初次就业率为62%。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的高职就业率都在80%以上,与本科生持平。

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

2003年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就业问题凸显。从就业市场的分析来看,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难以就业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压力日益沉重。然而另一方面,产业界对大学毕业生不适应行业的职业要求,企业难以招聘到合格人才的抱怨也日渐强烈。在这种形势下,产业界把输送合格从业者的要求寄托于教育界,这也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三、世界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经济的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导致了整个世界的根本变化,对原来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个挑战,世界各国纷纷对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改革。尽管每个国家的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很多问题都具有国际性,并且各国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战略也基本相同,这就使得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许多共同的趋势。

1.能力本位论。其宗旨是使受教育者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具备某个职业所必需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且把具备这种能力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乃至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强调教学的灵活多样性和管理的严格科学性,真正体现重能力培养。

2.创业教育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使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一思想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3.终身教育的思想。建立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制是21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许多发达国家为了增强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在纷纷制定实施终身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

4.产学结合的理念。高职产学结合是学院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直接结合的形式,是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是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也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精神的途径之一。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福斯特曾经指出:受训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和就职后的发展前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他提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职业教育学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只有当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职业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应用,才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职业教育。否则,即使培养出的所谓合格人才能达到某个技术等级,若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也就只能说是失败。

四、我国的应对策略

根据我国的目前的实际情况:社会和教育发展不平衡性。各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应该有所区别和侧重。在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于沿海地区的技术进步快,对于劳动者的职业素质的要求也高,在这些地区可以大力快速地发展高职教育。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酌情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以原有的专科学校为骨干,对其专业结构进行市场化调整,对其课程教法进行职业化的改造,以进一步挖掘其潜力,扩展其规模。

2.充分发挥高校办高职的优势,在专科学院、工科大学里广设大专层次的高职班,尽可能让这样的高职班与同专业的本科三、四年级衔接。

3.对职工大学和其他专业的高校进行相关专业的职业化的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多设置实用性的科目,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4.把办学成绩突出的中等专科学校升级为高等职业学校。把某个突出专业和高校的相关专业衔接,使得其学生可以进入到高校继续学习。

5.鼓励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政府与企业合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钱民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石为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4]叶春生.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5]王前新,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学.汕头大学出版社.

[6]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上海教育.

(作者系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