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孩子乐问且善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孩子乐问且善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传统教育是怎样的呢?每想到这个问题, 我的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周一贯老师的一篇《我是怎样变成一只小板鸭》的教育童话:一只原本十分天真活泼的小鸭, 经历“填”“考”“酱”三个阶段, 最终被磨练成了一只规格标准且唯一的“板鸭”。这算不算是传统教育的悲哀呢?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不需要乃至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独到的见解。课堂上, 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教师的“问”剥夺了学生的“问”, 使本该充满问号的童年在现实的教育中很快就变成了句号。难怪, 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会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问题越少。”

俗话说得好,“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学起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的。我们让学生学会做学问,就是首先让他们学会问。因此, 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自觉、强烈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掌握“质疑”开启这把创新之门的钥匙的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让学生脑中充满“?”(即,乐问),且是有价值的“?”(即,善问)呢? 在教改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乐于发问、善于质疑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明确目的,转变观念

实际教学中,这样几种现象屡见不鲜:①依然故我型。即,导学前,让学生读文充分质疑,导学时却将学生之疑置于一边,依旧照本宣科。②生搬硬套型。即,把质疑当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明明学生已无疑,教师却仍坚持要学生质疑。③巧设埋伏型。即,学生读文后,象征性地叫几位学生提问题,而所提的问题“恰好”与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导学思路“不谋而合”。

之所以存在以上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质疑的目的不明确。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先明确让学生质疑的目的。质疑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①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②挖掘学生潜能,拓展学生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学习的能力;③使学生的质疑为教师的导学指明方向,以提高教学效率;④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给予帮助。

人虽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仍需要或者说主要靠后天培养。因此,教师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机械地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去衡量学生,规范和限制他们的思维活动,而是应当一改往日居高临下的态度,悉心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学生学有创见,赞赏奇思异想,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将说不完整的补充完整,没有想好的可以再想,不明白的可以举手再问,见解不同的可以再探讨。总之, 对待学生的质疑,即使幼稚可笑,也不能轻易否定,或讽刺挖苦,或敷衍了事,而是必须加以正确引导,耐心释疑。因为,高质量问题的提出一般都是从低质量问题起步的。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传统的小学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或背于身后,发言要先举手,不准随便讲话。这些僵化的课堂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与戒备状态,同时产生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面对严肃有余、亲切不够的教师,学生个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试想:在这么紧张的氛围里,要让同样紧张的学生产生质疑问难的兴趣,难道不是一种奢望吗?

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创造十分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索问题的环境,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障碍,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解放。教师要尽可能以一名普通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与他们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鼓励学生在无拘无束、无压力的课堂里敢说、敢问、敢辩,轻松自在、有创造性地学习。

此外,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提问、设疑的时间,也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只有给足时间,让学生从容、充分地去读、去思考、去揣摩,他们才能发现哪些问题是自己不能确定的,哪些问题是自己不能解决的。也只有这样的质疑,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三、提供范例,教给方法

进入21世纪,教改的步伐在加快,力度在加大,已习惯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学生,面对要求其质疑问难、自主学习的教师,眼神茫然,不知所措。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质疑问难显然十分被动。因此,教师的引路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此时,为学生设疑示范,有利于激活学生昏睡的脑细胞,使它们恢复思考能力。例如教学《白杨》中“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高大的白杨树”与“几棵小树”分别指谁?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 ②“ 风沙”暗指什么?“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你认为是要说明什么呢?③爸爸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教师的设问示范不仅让学生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更主要的意图是在于让学生模仿,明了应怎样设问,该从何处着手。

当然,仅靠模仿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教给学生更多的质疑方法,以下再介绍几种:

1.从矛盾处入手

例如《鸬鹚》这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天色逐渐暗下去,湖面恢复了平静,只留下一条闪闪的水痕”。导学时,有学生问:既然湖面恢复了平静,那为什么又有水痕呢?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学生明白了这样写是为了强调当鸬鹚不再下水捕鱼时,湖面又变得平静了,只不过平静的恢复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课本中还有许多与上述例子相似的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矛盾突出的地方, “打破沙锅问到底”,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无疑有极大的帮助。

2.从课题入手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有的学生问,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的问,谁去送总理?也有学生问,群众怎样送总理?还有的问,群众为什么要去送总理?学生的问题基本上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只要他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文中找答案,相信理解课文内容与思想感情不再是难事。

除了以上方法, 还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学习目标、课文内容、重点词句、过渡句段、关键标点、修辞手法、文章题材、插图等处质疑。如此一来,既教给了学生多样的质疑方法,又能避免他们漫无边际地提问题,有利于提高质疑问难的含金量。

四、适时点拨,精心筛选

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的思路打开后,他们所提的问题五花八门,显得多而杂,所提问题的质量也不高,有相当一部分问题还不能触及文章的实质。此时,教师应适时点拨,教会学生如何筛选问题。

那么,什么是问题筛选?就是要把那些次要的、非本质的问题舍弃,只经历那些主要的、本质的问题的探究过程。例如教学《舍身炸暗堡》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①是哪个地方的人?②隆化在哪里?③怎样炸暗堡?④为什么课题不用“炸暗堡”,而要多加“舍身”一词呢?⑤暗堡筑在什么地方?对我军造成了怎样的威胁?这部分内容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呢?它与炸暗堡有什么关系?我提示学生:哪些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触到课文的实质?学生充分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问题①②与课文的实质无多大关联,可以略去,而问题③④⑤紧紧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分析探究这些问题,能帮助大家更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便能及时悟出质疑要精当、扼要,问题的筛选应以紧扣文章内容与主旨为原则。只要学生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实践,假以时日,相信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少下定论,无语气暗示,为学生创造适度的问题空间,还给学生思维驰骋的自由,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求异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