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找回语文课中的语文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找回语文课中的语文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就像是一个人没有了灵魂。语文味就是语文课的灵魂,把灵魂找回来,语文课才能变得立体、饱满,才能展现出语文课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 语文味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50-02

作者简介:葛东南(1966―),浙江上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浙江上虞市丰惠镇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味”是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一种语文课所独具的气氛和美感。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其所展现出来的语文味不但可以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个性,还可以使课堂充满活泼欢快的情调,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更强烈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使师生都获得发展。但目前很多初中语文课的课堂,语文味已经弱化到几乎消失,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越来越低,他们完全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差。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就像是一个人没有了灵魂。语文味就是语文课的灵魂,把灵魂找回来,语文课才能变得立体、饱满,才能展现出语文课特有的魅力。

一、语文课缺失语文味的原因

(一)部分教材的选编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

语文的学习越来越富于综合性,“大语文”的理念得到了重视和推崇。语文学科更强调联系社会的发展,强调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这样涵盖的面大了,其中的语文味自然就被削弱了。因此,教材编排上“大语文”的泛化教育理念,更加容易使语文课缺失语文味。

(二)部分语文教师的素质导致语文味的缺失

有些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还不是特别清楚,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文章的欣赏和感悟。他们的语文课结构很简单,只是带领学生一起把文章的篇章结构弄清楚。其实,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仅仅只是语文课上教读课文的一部分,教学中还要把握一篇文章的情感态度、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如果这些被忽略了的话,那么一堂语文课就名不副实了。

(三)滥用多媒体教学导致语文味的缺失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过分依赖,有时直观的画面不一定就敌得过更有意境和想象空间的语言。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必须加以选择:对于某些特定的课文,多媒体能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但有些课文却不适合使用媒体进行教学,否则只会使文章的意境更狭隘。

二、如何找回语文课的语文味

(一)提倡语文课的专一性

语文课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感悟语文的魅力,还包括对德育、美育、创造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各种教育内容的渗透。但在各种教育被渗透进去的同时,语文课的语文味也就被冲淡了。所以,笔者认为语文课上应尽可能把那些不具有语文味或者那些并不是语文课重点的东西加以淡化,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专心致志地去品味一篇文章。教师教学一篇文章,不仅要理解文章的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所体现的内涵,还要引导学生们反复诵读、反复揣摩和品味文章的语言,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是“专一”的语文课堂,“专”才能体现出语文课的特色。

(二)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

语文课的独特美感就是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来传达这种美感,如何带领学生们去感受这种美感呢?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美感体验。语文课的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语文课的美感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是一种传达情感的载体,语言可以表达各种事物,可以抒发各种不同的情感,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美感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有着和谐韵律且优美动听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体验语文课独特的美感。

比如笔者教学余光中的《乡愁》,这篇课文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很容易把握,但在教学中并不是把课文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就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去体会这篇文章的语言魅力及其所表达的强烈情感。比如读到“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几句饱含悲伤情感的句子时,教学中可以由教师先示范朗诵,再由学生朗诵,力求把那种生与死的伤痛情感体现出来,让人感受到那种肝肠寸断的悲伤。这样学习这篇课文后,学生就可以领悟到文章所体现的语言美、意象美和意境美。

(三)教出语文课应有的语感

语文课就是要在教学中品味语言,读出语感。品味语感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把握字、词、句的字面意义等来品出蕴涵在其中的更深层的意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把握住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品味语文的能力。在品味的过程中,“读”是重点。所以,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学生自然会有所感悟,有所感悟就会受到情感的熏陶。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读课文。开始是略读,主要是把握文章的大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再细读,这个阶段主要是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产生一种情感体验;最后再细读,逐字逐句地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这样分阶段让学生通过读书来体会课文的语感,能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三、提升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影响语文课是否具有语文味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一个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过硬,语言不丰富,教学技巧贫乏,教学过程墨守陈规,只会照着参考书来教学,很难想象这样的老师可以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即使是再有味道的一篇文章,在这样的老师的教读下,也只会变得平淡无奇,课堂也肯定是单调和枯燥的;相反,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得神采飞扬,收放自如,风趣幽默,旁征博引,妙语连珠,那么,这将会是充满激情的一堂课,学生不但能听得入神,课后还会继续回味。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有这样的教学效果才算是实现了教学目标。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之余要注意充实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接触新知识,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课改的形势。

综上所述,语文味是语文课的灵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去理解和鉴赏作品,对作品的理解越全面,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也就越丰富。这样,在长期的对作品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将变得更丰富。他们的行为举止也将更优雅文明,更有涵养,人格也将更健全,素质也将得到提高。这样的话,学生也就具有了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为将来的幸福生活做好了准备。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参考文献:

[1]赵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7).

[2]吴素敏.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研究[J].商情,2012,(31).

[3]曾雪花.初中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J].大观周刊,2011,(48).

[4]朱静娟. 顺应自然,教学本色――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追求[J].考试周刊,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