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昌“面人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刘纪甫面雕作品题材丰富,作品曾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并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者称号”。面塑作品《南昌百业万象》曾荣获首届江西省民间文艺奖。
不过,您可别以为他是从小就开始学捏面人的。刘纪甫以前是保温瓶厂工人,后来做了国药厂的钳工,还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1996年刘纪甫从国药厂退休后,一度感觉生活空虚。2002年南昌市举办了第一届绳全塔庙会,这一次庙会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庙会上,从天津请来了两位捏面艺人。看着一个个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在师傅们的指尖诞生,刘纪甫的心在那一刻几乎凝固,他知道自己以后的路该怎样走了。庙会的五天时间里,他每天早早赶到捏面人现场,帮助维持秩序,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师傅们捏面泥的每个细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诚心终于感动了师傅,师傅同意把这门手艺教给他。离开南昌前,师傅还特意留了十多个面人作为标本,让他细细揣摩。凭着过目不忘的记性,刘纪甫模仿标本在家捏起了面人。
“一开始总是失败,第一次是因为发酵,上午做下午就发酵了,因为面粉啊本身就会发酵。它不是你想要它干就干了。”
面粉变质,颜料变色,面人开裂,无法保存,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刘纪甫说,制作面人的六年里,他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和探索。失败尝试,再失败再尝试。经过半年的研究和探索,刘纪甫终于能捏出些像样的面人了。
为了让面人技艺不失传,他开始奔走于各个学校,希望有学校能够接纳他,让他教孩子们捏面人。但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以“捏面人”没有被教育部门列入课程为由拒绝了他。就在他无比沮丧的时候,南昌大学附属中学的一位劳技老师找到了他。这一天距离他学做面人过去了整整5年的时间。
2007年,年过七旬的刘纪甫受聘到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担任特色教育课的老师,使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得以在南昌传承发扬。和孩子们在一起,让刘纪甫的晚年生活很快乐。他说,这些孩子也是他的老师,带给他无穷的创作灵感。如今的他,在业内已经很有名气。他创造出了不会僵硬的面人材料,他的作品《南昌百业万象》荣获首届江西省民间文艺奖,他的技艺被载入教科书,他的学生也在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