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关镁铁质微粒包体的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关镁铁质微粒包体的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镁铁质微粒包体广泛存在于花岗岩类岩石中,对于研究花岗岩的成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镁铁质微粒包体的特征、包体与寄主岩的关系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成因模式。

[关键字]镁铁质微粒包体 寄主岩 成因模式

[中图分类号] P618.4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79-1

1引言

镁铁质微粒包体, 又称为镁铁质岩浆包体,或者镁铁质微粒花岗岩类包体, 是花岗岩类侵入体中最丰富的包体类型。Hutton在1795年就注意到苏格兰花岗岩中的暗色微粒岩石包体,并将其作为花岗岩岩浆成因的一个证据。而最早对火成岩中包体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是法国学者Alfred Lacroix(1893)Les Enclaves des Roches Volcaniques 。Didier(1973)的Granites and Their Enclaves及 Didier and Barbarin(1991)的Enclaves and Granite Petrology两部专著可以认为是后来关于火成岩(主要是花岗岩)中包体研究最系统的文献。对镁铁质微粒包体的成因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暗色微粒岩石包体是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混合作用过程的产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些包体是地壳岩石发生深熔作用而产生花岗岩浆后残留下来的难熔的偏基性残余物。镁铁质微粒包体的成因影响到壳幔相互作用以及花岗岩的成因等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2 镁铁质微粒包体的主要特征

(1)镁铁质微粒包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岩浆结构,是岩浆结晶的产物。

(2)包体大小变化较大,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到几米直径。最常见的形状为椭圆状、椭球状、不规则状、斑块(点)状、拉长状等。

(3)在多数情况下,包体是分散地分布的,但有时却成群(in swarms)分布。有多成因包体群(如捕虏体+富云母包体+MME),也有单成因包体群。后者常分布在岩浆混合作用发生地。

(4)包体通常为微粒-细粒,小于1mm,有的也可达到2-3mm以上,但总是小于其寄主花岗岩。颜色也比比寄主岩深。

(5)MMM型包体在I型和S型花岗岩中均可见到;在正长岩或霞石正长岩岩体中也有出露。其岩性与侵入体的围岩没有联系,其分布数量与距离岩体接触带的远近也没有关系。

(6)镁铁质微粒包体的结构为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镜下可见斜长石呈自形—半自形柱状,也有部分呈粒状,聚片双晶发育,辉石矿物呈粒状充填其中,黑石母呈板状且生长受到其它矿物的限制,边缘成港湾状, 早期晶出的长石被角闪石等暗色矿物交代,边缘为不规则状,部分长石成为暗色矿物的包裹晶,见针状磷灰石插在其它矿物之间。

(7)定向的拉长透镜状MME包体在寄主岩体边部发育,表示出原生流动线理方向。

3包体与寄主岩石的关系

(1)包体与寄主岩石的成分交换

多数镁铁质微粒包体与寄主岩石在成分、色率、组构、呈弱过渡关系,界线模糊。宏观上镁铁质微粒包体中经常混入寄主岩石中的钾长石巨晶,斑晶约1~2cm,其粒度较MME中的正常矿物粒度大1个甚至几个数量级。包体中可看到长石斑晶在其内部定向排列或被圆化,或被基性矿物充填于其中的现象,暗色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粒度明显由主岩向包体逐渐减小,在过渡区域内尚有少量石英存在,但在镁铁质微粒包体核心区几乎没有石英存在。即镁铁质微粒包体与寄主岩石间不仅界线模糊,而且存在着成分交换。因此,镁铁质微粒包体是半塑性状态—塑性状态的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混合形成的。

(2)包体与寄主岩的接触关系

镁铁质微粒包体与寄主岩之间大多数为截然接触关系。包体与寄主岩接触处有时可见很细的暗色冷凝边,宽度一般数毫米到2cm,这是因为两种混合的岩浆具有不同的初始温度和流变学性质所导致的。冷凝边的有无及冷凝边的宽度都取决于两种岩浆热状态的差异程度。这种截然的接触界限限制了两种岩浆的混合、化学交换等,基本使包体的成分得到了保留。如果两种岩浆混合时热反差度不太大,则镁铁质微粒包体的粒度比寄主岩的粗,与寄主岩呈渐变接触关系。

4镁铁质微粒包体的定向

包体的产状与边界走向基本平行,并与区域主构造线一致,有可能是岩浆流动过程中受到围岩限制或区域构造共同作用形成的。岩体中心地带,包体大部分南倾,可能是受岩浆流动方向及其流体压力的作用造成的。还有一些镁铁质微粒包体产状极其紊乱,可能与岩浆作用过程中局部对流作用有关。总之,镁铁质微粒包体是其基性岩浆在塑性状态下运移及就位时,受围岩限制、区域构造作用、流体压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包体的定向也进一步说明了其形成与区域性的深大断裂有关。 镁铁质微粒包体的定向分布代表了大构造的方向。

5 包体成因模式探讨

对于镁铁质微粒包体的成因解释一直存在争论,本文重点介绍一种镁铁质微粒包体成因的三阶段模式。

(1)基性岩浆注人阶段

在此阶段,比酸性岩浆温度高、粘度低的基性岩浆注入到酸性岩浆。在未达到热平衡和粘度相近之前,基性岩浆并不容易与酸性岩浆混合,基性岩浆在酸性岩浆中仍独立存在。在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的边界,基性岩浆开始冷却而酸性岩浆温度升高。

(2)基性岩浆的演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基性岩浆发生了各种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发生了基性岩浆的伸展、对流搅动以及与酸性岩浆混合,而且又经历了晶体分离和与酸性岩浆混染。这些物理和化学作用的进一步循环便形成了微粒包体,并且演化形成了熔体。此时熔体与酸性岩浆达到了热平衡。所以,镁铁质微粒包体记载了基性岩浆演化的各个阶段。

(3)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的混合阶段

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在第二阶段已经达到了热平衡,而在这一阶段,基性岩浆进一步演化,形成成分为英云闪长质或花岗闪长质的产物,这些产物和酸性岩浆发生混合作用,这种混合作用可以解释含微粒包体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演化历史。

参考文献

[1]江万.中酸入岩中铁镁质微粒包体及其意义.地质科技情报,1996,15(1):13-18.

[2]朱永峰.长英质岩石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成机理.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20(5):521-525.

[3]张兵,康磊等.新疆西准噶尔夏尔莆岩体中微粒镁铁质包体特征及意义.新疆地质,2009,27(3):207-211.

[4]李永军,王冉等.西秦岭糜署岭岩体镁铁质微粒包体的特征及成因.地质通报,2003,22(7):506-511.

[5]林广春.花岗岩中镁铁质微粒包体研究综述.科技园地,2003,16-18.

[6]杜杨松,车勤建等.花岗质岩石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4):33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