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言词语的教学不能止于翻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言词语的教学不能止于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各种文本的教学中,教师们似乎对文言文教学最有兴趣。因为文言文主要考查字词的理解,所以教师们认为,只要学生能把字词翻译出来,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字词意思,学生记字词的翻译,这已成为常态,学生在文言课文字里行间穿插记录了大量的字词的翻译。然而这种文言文词语的学习,尚是停留在记忆的表层上,字词背后人文情怀的体验、表达技巧的把握等许多东西都被丢掉了。长此以往,文言文必将弱化成字词翻译练习的文本工具,文言文学习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丰富内容。

文言词语不能止步于翻译,还应当教些什么呢?下面以苏教版《曹刿论战》一文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 溯源:追寻词语的文化背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预习《曹刿论战》:诵读全文,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两个思考题:

1. “必以分人”书底注释是“一定把它分别人”,但是曹刿却说这种做法“民弗从也”,这是什么原因呢?

2.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句中的“鼓之”与“驰之”,书底注释成“击鼓进军”和“驱车追赶齐军”,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这两个问题都有一定的思维挑战性,因此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尚能作一些回答,但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基本上是无法真正回答出来的。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追本溯源”,从汉字的源头、从古代的文化等角度去探寻文言字词的细微差异。

“必以分人”中的“人”甲骨文作“”,像双手放在胸前站立的人的形象。“民弗从也”中的“民”金文作“”,上部是一个眼睛,其下是一把锥子刺进了眼睛。这表明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主用极其残酷的手段,把奴隶的一只眼睛刺瞎,并强迫他们劳动。“民”的本义就是奴隶。左安民先生在《汉字例话》一书中指出:“在上古,人是指统治者而言,民是指被统治者而言。”

由此看来,“必以分人”是指庄公把东西都分给了身边的近臣,老百姓没有享受到这种恩惠,当然不会跟从了。

对“鼓之”与“驰之”的理解,则要用到一点古代文化常识了。古代两军对阵有“击鼓鸣金”之说,鼓声响亮,可以振作士气,击鼓表示要出击进军了;而鸣金则表示收兵回营。所以“鼓之”注释为“击鼓进军”。《说文解字》中对“驰”字解释为:“大驱也”,而“驱”解说为:“马驰也”。春秋战国时代,作战要依靠马拉的战车,所以,课文注释“驰之”为“驱车追赶”。

对文言词语进行溯源,可以让学生知晓它的本义,弄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与此同时,还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二、 扩展:找出词语在文中的前后关联

在对“人”“民”“鼓”“驰”等字溯源的基础上,可以围绕这些字词作进一步的扩展,力争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地掌握文言词语。

课堂上,教师围绕这四个词语,分别进一步启发学生:

1. 曹刿认为怎样的事情能够让“民从也”?曹刿当时的身份是“民”,他与一般的民众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2. 曹刿和庄公认为“鼓之”和“驰之”的时机分别是什么?曹刿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围绕这四个词语进行扩展性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前后的联系。可以结合前一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理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等句子的意思;可以结合后一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深入理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等句的意思。

有了这样的扩展学习,学生对这四个文言词语的学习就不止步于四个词的本身了。

进行扩展性学习,关键是设计好扩展性学习的路径,而这条路径的关键就是围绕词语能把全文或文本重点内容有机地拎出来。钱梦龙先生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提出这样两个问题:一是 “这篇寓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先来把他们列出来,大家一起说,我来写,好不好?”二是“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这两个问题可以把《愚公移山》整篇文章“拎”起来,按照这样的路径学习下去,可以清晰地把握住文章的重点内容。

当然在进行扩展性学习的时候,还必须不脱离文言字词。钱梦龙先生在引导学生列数移山人物过程中,向学生问道:“这个小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这一巧妙经典的提问,让学生深刻地记住了“龀”“孀”等词语的意思。

在上述扩展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相应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深入地掌握其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如“狱”“鄙”“再”“夫”“靡”等一些词语,从而让文言词语的学习更扎实。

当然,还可以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弄清“狱”“再”等词语的古今不同意思。这也可以视为另一种形式上的扩展学习。

三、 探究:挖掘词语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力

探究是指透过文字,挖掘文字背后的思想、人物形象以及遣词造句特点等一些内容,有了这样的探究,文言词语的教学将更加深入。

在完成溯源和扩展任务后,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作探究:

《春秋》素有“微言大义”之称,而《左传》是一部解释《春秋》的历史著作,当然《左传》也继承了《春秋》的这个特点。请你结合“人”“民”“鼓”“驰”四个字,说一说它们的“微言大义”。

完成这项探究,学生可在比较庄公和曹刿对待战前准备和战斗时机把握的不同态度之后,归纳总结出曹刿与庄公不同的人物形象特点,进而再进一步探究作品背后所闪烁的“仁爱”思想。对于“人”与“民”的不同态度,可以明显见出“民为本”的思想基础。而“鼓”与“驰”两种军事行动时机的选择又何尝不是以士兵为本呢?“齐人三鼓”时出击,因为“我”方士气正旺,而在“辙乱旗靡”时出击,是因为防止士兵中了敌人的埋伏。

这时教者还可以联系《论语》中一段对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论语》中说:“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应当说《曹刿论战》中的思想是与此一致的。

左丘明对“春秋笔法”曾作出这样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左丘明对《春秋》既然有如此赞扬,那么在他自己编撰的《左传》里肯定也会使用这种笔法,让学生品味一下这种笔法的精微之处,应当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只有经过这样的一番探究,学生才能从四个文言词语中体会到“微言大义”。

综上所述,文言词语教学内容的确定就不仅仅是翻译的层面了。上述案例围绕四个文言词语,让学生在能够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深入地领会汉字的文化魅力,深刻地体验语言的表现力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而实施这三个教学环节的关键是选准关键字。对于一篇篇经过时间考验的精美文言文,寻找到这样的关键字词不难,难的是能够把这些关键字词的教学引向深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文言文的学习是语文课程之一,那么文言文教学也必须从具体语言文字入手,通过对文字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既然如此,文言文的学习不能止于翻译。仅将字词翻译出来,充其量只能是一种静态语言学习,而“基于静态语言学习的语言教学是一种虚假语言的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