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百草枯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百草枯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中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均分为对照、治疗两组,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对其行血液灌流治疗与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1.9%,远高于单用血液灌流治疗手段的对照组(23.8%)。

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其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百草枯 联合方法 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17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07-01

百草枯作为农村经常使用到的一种除草剂,其毒性较强,中毒者可致身亡。在医学上尚无特效解毒药剂,误食此除草剂对肺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影响极大,存活率较低 [1]。本文通过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下面就该方法作进一步的报告。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42例百草枯中毒病人均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为我院收治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其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38.15±9.85)岁,服药量(56.6±23.2)ml;抢救时间(123±31.4)min,APACHEII评分(22.3±4.9);对照组男性患者为9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40.25±9.75)岁,服药量(59.8±20.2)ml,抢救时间(117±35.6)min,APACHEII评分(20.3±4.9);按相关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判断发现,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口腔烧灼感、阵发性腹痛等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服用量及其就诊时间均无明显的差异。其术前均无心、肝、肾、肺基础疾病史。

1.2 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使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而后注入活性炭100克和20%甘露醇250ml导泻,用大量维生素E、C和保肝治疗以及大量静脉补液利尿,甲基强的松龙40mg静脉注射,分早中晚三次一天,为期3到5天,以后据病情渐减量至停药;当氧分压低于40mmHg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才用21%浓度氧吸入或呼吸未正压给氧;在进行血流灌洗,时间为3小时一天,为期3到5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100mL血必净注射液行静脉滴注,2次为24小时。

1.3 疗效判定。根据临床表现检查可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大标准。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损害程度及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损害程度及血氧饱和度基本降低。无效: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出现死亡 [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4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1.9%,远高于单用血液灌流治疗手段的对照组(23.8%)。

表1 两组的疗效比较[(n)%]

*P

3 讨论

临床资料显示,单纯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方法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中,其临床症状得不到明显的治愈,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血必净注射液主要以川芎、丹参、红花、赤芍、当归等中药,其多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脓毒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急危重症,对提高超氧化歧化酶活力与降低丙二醛含量来进行肺微血管内皮细保护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可清除血液中的百草枯毒性,也可维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纠正肺水肿等症状,并且为大量营养及输液创造极好的条件;另因百草枯的毒性较强,需在中毒后12h内开始进行血液净化,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越早越好。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1.9%,远高于单用血液灌流治疗手段的对照组(23.8%),且安全、治愈率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相对与单用血液灌流的疗效明显要高,不仅药物的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死亡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怀中.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21例临床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25(6):258-259

[2] 高振芳.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4(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