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珊卡其人其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珊卡其人其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不认识珊卡。但,我知道珊卡――首先是他那些有名的作品,再就是频频出现在全国各种音乐报刊上的他的大名。及至见了珊卡,真正认识了,才知道与我的推测大相径庭――原来珊卡第一不是年轻人,他今年65岁;第二他也没有经过什么深造,只读到可怜的初中;他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水电工人,而且是个常年辗转在深山峡谷里的水电工人。水电工人哪里山沟深就往哪里钻,哪里水流急就往哪里闯。这里3年,那里5载,居无定所,四海为家。他扛过数十斤重的风钻,会开几层楼高的吊机。一个地地道道的工人。

然而,坎坷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更催长了他心中那颗音乐之树。也正是那丰富的人生阅历,流浪、颠簸的生活,在他心中孕育成了优美的旋律。这个没有什么来头的普通工人的歌,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音乐殿堂。《五十六根琴弦连北京》1996年在浙江音协优秀创作歌曲评选中评为金奖;1997年入选第六届“五个一工程”;1999年荣获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征歌一等奖,并在央视国庆联欢晚会中演唱。

除了《五十六根琴弦连北京》获殊荣之外,他的另一首歌《中国向世界歌唱》先是在文化部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节歌征歌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继而被评为节歌。

接下来《课余时光》收入《拥抱明天的太阳》,被国家教委推荐演唱;《捧出金银献给您》获全国《中国农民之歌》征歌最佳作品奖;《故事春秋》入选全国《祖国万岁》18首优秀作品。从他写歌以来,共有60余首作品获得金奖、银奖、最佳作品奖等各种奖项,有20余首在央视、国家电台、省电台播放,30余首被浙江电视台作为“每周一歌”。

创作颇丰。获奖之多,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他却不是个因循守旧、粗制滥造,对自己、对社会、对作品不负责任的曲作者。纵观他的诸多作品,聆听他的多首佳作,你会发现,他的所有作品无一不是精心雕琢,旋律优美、风格独特。《五十六根琴弦连北京》是如此,《中国向世界歌唱》亦如此,《向往》、《丝绸之光》、《中国有个内蒙古》等等,首首风格浓郁。既有大西北的豪放,又有江南的婉约,既有高原的粗犷,又有山乡的浓情。聆听他的作品,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阅历之广、对民族音乐素材的掌握之丰。

最让珊卡骄傲的还是由浙江音乐家协会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珊卡歌曲选》。全国音乐作者大有人在,为何珊卡独获殊荣?这还得从他的人格说起。作品即人品,这话不假。他是个工人,他爱好文艺,他爱好写歌,领导把文艺宣传的任务交给他一百个放心。他为人豪爽慷慨,上至领导,远至北京及全国的音乐界朋友,近至工友,他都以诚相待。他曾长期资助过一个上海音乐学院的大学生,他曾把自己新弹的棉被送给工地上新来的转业军人,也正是他的这种爱人、爱社会的高贵品质感动了比他多读了几年书的妻子,为了支持他的事业,包揽家务,任劳任怨,还常常是他新作品的第一个聆听者。

珊卡做事不为钱,有单位高薪聘请他去当编辑,被他婉言谢绝,而他现在却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上海歌词》的编辑上。这可是个没有报酬,只有奉献的差事。然而,珊卡一厢情愿,任劳任怨,每月几次开会、审稿、定稿、校对,不亦乐乎。

珊卡不仅歌写得好,字也写得好。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比赛屡屡获奖。他在赠我的《珊卡歌曲集》扉页上为我提了一首诗: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这正是一切老老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正正经经写歌的音乐人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