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冲突”不断生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冲突”不断生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是一个“平衡”与“冲突”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展开探究新知的活动,就会打破之前低层次的“平衡”产生新的“冲突”。通过“冲突”的不断化解又会实现新的平衡与发展。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

数学的内在魅力应该是理性的美,在于“冲突”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中获得思维上的体验和提升。理想的数学学习看似“风平浪静”,而学生内在的思维应该是“波澜起伏”甚至是“波涛汹涌”的。因此,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应该善于不断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活生生的、富有生命力的。

一、把握起点,引发需要“研究什么”

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往往蕴含着知识和思维的双重价值,既是新知形成的关键之处,也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之源。因此,教师应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巧妙设置认知冲突,不仅仅是告诉学生要“研究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真正产生“研究什么”的迫切需要。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用替换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时。我首先提供一个简单的问题:“将720毫升果汁倒在9个同样大小的杯子里。平均每个杯子倒多少毫升?”学生想到可以直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接着呈现:“将720毫升果汁倒在6个小杯和1个大杯里。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能用720÷7吗?为什么?”这个问题的出现,打破了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产生了认知冲突:这7个杯子不是同样大的杯子,不能直接用“720÷7”来解决问题。从而自然生成“如果只有一种杯子就好了”的想法。

在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处设置“认知冲突”,可以让学生直面问题,唤醒学生潜在的、无意识的“替换”经验,产生主动寻求策略解决问题的心理趋向。同时,触及这一问题的本源――把不同物体替换成同一物体,从而引导学生展开后续的探究活动。

二、关注源点。引导体验“为什么研究”

只知道“研究什么”,体会不到“为什么要研究”。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往往只是一种任务,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只有当学生深刻体会到“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时,他们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

“平行线的画法”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大难点,传统的教学立足于让学生记住操作步骤和动作要领。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独立画平行线,理解画平行线的基本原理――平移,然后让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画一组平行线,由于脱离了“方格线”的凭借,平移也就成为一种困难。这样给学生创造了体验“冲突”的机会:在画的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问题?学生的体验非常相似:直线容易画歪,担心画出的两条直线不平行。这样的活动体验。把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平行线”的表象和实际操作时画出的“平行线”之间的矛盾真实地暴露了出来。此时,学生自然领悟到“尺子晃动”是“直线画歪”的问题所在。

这样,巧设了一个体验和展现“冲突”的平台。使所要解决的问题自然呈现,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真切体验“问题”的本质,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使后续的探究活动聚焦于“如何使尺不晃动”这一本质问题,及时唤起学生持久的探究热情,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

三、突破难点,着力关注“怎么研究”

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而其中,教师应该不断创设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挑战和快乐。

上例中,对于“如何解决尺晃动的问题”,教师不是把其作为一种“结果”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轻松地“接受”,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真切体验、交流感悟。

师:看来,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那如何来解决这个“尺晃动”的问题呢?WA,d、组内商量商量。

生1:我们可以把这张白纸对折、再对折。再沿着两条折痕画,尺就不会晃动了。

师:真聪明!如果在黑板上画,能把黑板折过来吗?(学生大笑)

生2:可以用一把直尺的两边来画。

师:是个好方法,不过如果我要把这组平行线画得宽一些呢?(这位学生哑口无言。)

生3:可以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在它的下面量出相等的两条线段,沿着两条线段的端点连起来……

师:这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是……

生:好像太麻烦了。

师:有没有更简单一些的方法?

(学生们想出了很多的方法,但都一一否定了。)

师:(就在学生束手无策的时候)我来介绍一种方法。

(教师先在黑板上用三角板的直角边画了一条直线,就在教师的手伸向另一把尺而又没有拿起的时候。有好几个学生叫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了……”)

生:我们可以拿另一把尺靠在那把尺上。再移动就不会晃动了。

(学生恍然大悟。)

课堂中。有的学生提出了“对折”,有的想到了“用直尺的两边画”,还有的用到了“平行线之间距离处处相等”的特性……我们发现,学生的想法是丰富多彩的。每一种想法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当然,学生的探究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经历着错误与失败、无奈与痛苦,但也就在一次次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思维更有效度。

四、反思重点。用心回味“为什么要这样研究”

数学学习不仅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丰富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提高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认识。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找规律”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盆花问题”、“灯笼问题”和“彩旗问题”依次进行了探究,体验到“画一画”、“单双数列举”和“除法”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我多次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反思比较,在感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理解了“除法计算”这种数学方法的普遍性,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了数学模型的建构。

在探究“盆花”问题“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中,学生产生了“画一画”、“单双数推理”和“除法计算”三种方法后,及时引导学生反思: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交流中,学生普遍感到“画一画”的方法()比较麻烦;第二种方法“单数盆是蓝花、双数盆是红花”最方便:第三种方法“用除法计算”的算理理解有些困难。这时,我并不刻意突出第三种方法,而是默认学生对第二种方法的支持,因为这时让学生全部选择第三种方法显然还不是时候。

在“灯笼”问题的探究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列举法”和“单双数推理”的局限性,又一次产生认知冲突‘,并自觉选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这里。通过三道题(第17盏、18盏和第100盏彩灯各是什么颜色)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用除法计算、看余数定颜色”的问题本质。

在“彩旗”问题的探究中,更突出了除法的应用,通过列表引导学生对比反思,组织学生讨论彩旗的颜色与余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算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延展终点。巧妙追问“一定是这样吗”

一堂课的结束,并非意味着所有的认知冲突都得到解决,相反,又会是新一轮的认知冲突产生与解决的开始。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新的“冲突”点,引导学生对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进行质疑拓展,寻求知识的发展,让课留有“余味”,激发他们投入新一轮探究活动中。

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课末留给学生这样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课上我们都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那么一定是这样吗?如果用一个三角形,你能不能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呢?课后,学生热情很高,拓展出了多种转化的方法,通过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出面积计算方法。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提升与发展。

“认知冲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充分挖掘其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资源的不断生成与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师的教育智慧,锤炼教学艺术,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