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品拍卖乱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一定要您回答:这世上哪个行当最“乱”。恐怕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那些非法行当。而在合法行业里,笔者曾经认为长期从事的国际货代是最“乱”的行当,直到自己接触了艺术品投资。
要讨论这个“乱”字,首先须明确笔者的“乱”字所指。“乱”,指的是交易无规律,风险不可控。简单地说,由于两个商品基本要素难以确定所致,这两个因素一个是“真伪”,另一个是“价格”。当一件商品,难以判断真假,又不知道该值多少钱时,想不“乱”都难。即便是入行几十年的老法师,稍不留神也会栽在里头。
今天的艺术品在拍卖前,都标注了估价和起拍价;而且很多人认为既然拍卖行收了,就应该是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看“真伪”。拍卖行并不为自身的拍卖标的保真,这是很容易核实的事。您尽可以打电话去问中国最具规模的几家拍卖公司,不论是保利嘉德还是瀚海匡时,笔者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您,没有一家拍卖公司肯为拍卖出争议拍品负法律责任。不错,拍卖公司会动用自身的力量尽量保真,那同时也是为了公司信誉,但只是尽量,而且如果真看走了眼,一般拍卖公司是不负责的。
如果您新入行,一开始您可能会对自己的宝贝信心满满,但是挫折感很快会扑面而来。您会发现自己认为不错的东西,到了拍卖行的专家手里却变得疑虑重重。为什么?因为专家也无法确定真伪。或许有些读者会对笔者的话感到怀疑,但事实确是如此。一个正规拍卖公司,即便规模再大,能联系到的专家人数也是有限的。这些人的鉴定能力总体上不弱,但相比较潮水般涌入的拍品还是力不从心,数万件甚至数十万件拍品,也不可能每件都看;而且您的宝贝,有可能已经超出了某些专家的鉴定能力。初选时被淘汰是最司空见惯的事,甚至可以用“草率”、“粗鲁”来形容,在去除赝品的同时,淘汰真品的事例比比皆是。这也就是笔者所说的“无法确定真伪”。如果您是新人,这也是入行应有的心理准备。
让我们再来看“价格”。每件拍品在上拍时,都已经有了一个价格范围,包括“估价待询”的。但是,如果您把同一件拍品拿到几个不同的拍卖公司去,很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A公司说值20万,B公司说值30万,C公司说值15万,这还是A B C三家公司都认为拍品为真的情况。影响拍品价格的因素非常多,同什么时机上拍(艺术品市场好不好),拍卖公司的规模,鉴定人员的判断,目标客户群的承受能力,同场拍卖有无类似拍品等等都相关,这些都是变量,每次都不一样。换句话说,一个拍卖公司给出的起拍价,可能只是另一家公司的几分之一。这种定价能叫价格确定吗?即便您不走拍卖流程,直接到一级市场出售宝贝,这种“货到地头死”的主动出售也往往很难达到您的心理价位。卖得好不好,尾数差一个0是司空见惯的事,有时候甚至能差一个“万”。
事实上,“真伪”和“价格”这两个要素,通常是共同起作用的,不同的拍卖公司,一家可以接拍并估价,另一家完全可能认为东西是赝品一文不值。因为艺术品鉴定中存在着灰色地带,换句话说,永远都存在着一部分无法鉴定清楚的情况。比如:《兰亭序》到底是谁写的,王羲之的真迹真在武则天墓中吗?徐悲鸿纪念馆中的《八十七神仙卷》作者肯定是唐人吴道子吗?在众多鉴定和考据实践中,无法确认真伪的情况比比皆是。在现在的拍卖公司里,这种状况更为普遍。
其他行当的乱,都属于“乱由心生”,复杂的人际关系,混杂的工作环境,无计划的突发事件,或者干脆违法犯罪等等,但都是“人”在起主导作用;唯独艺术品投资属先天不足,是“物”起决定性作用。纵然每个从业人员都诚实可信,还是会不断出现不知真假,价格错位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艺术品行当专家泛滥,鉴定证书不可信,找不到一劳永逸判定规则的原因。如果有一件艺术品是拍场上公认的好东西,它要么是旷世精品,要么大概已经在拍卖场上抛出买进很多次了。
假如您是一位新手,又想以艺术品投资为自己终身事业的话,请务必了解这些,它将帮助您判断未知的艰险,并对可能遭遇的境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