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帷幕灌浆在水库坝基防渗加固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帷幕灌浆在水库坝基防渗加固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帷幕灌浆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渗漏处理技术,在水库防渗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具体实例,重点阐述了帷幕灌浆技术在水库坝基防渗加固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帷幕灌浆的设计及施工过程,取得了较好防渗效果,供水库防渗加固工程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库;防渗加固;帷幕灌浆;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P3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省多数水库大坝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往往存在坝基覆盖层清理不彻底的情况,造成水库蓄水后产生渗漏通道,严重的甚至危及大坝安全。与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高压喷射截渗墙等方法相比,采用帷幕灌浆解决坝基的渗漏,体现出造价低、速度快、对坝体结构影响小等优点,在近年的水库防渗加固中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1 工程概况

徐闻县合溪水库大坝为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砂砾石坝,坝顶长880m,最大坝高17.5m,上游坝坡1:3,下游坝坡1:2.5。坝基防渗采用高压摆喷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范围为大坝桩号0+057~0+875m,防渗墙顶部与坝体防渗土工膜相接。大坝上、下游均设压震平台。放水洞布置在右岸,为城门洞型无压洞,断面尺寸2.6m×2.95m,全断面混凝土衬砌。溢洪道布置在放水洞右侧,为侧槽开敝式。施工期右坝肩未做防渗处理,水库1993年蓄水运行以来下游渗漏严重,水库大坝存在安全隐患,因此,2002年对右坝肩进行了防渗帷幕灌浆处理(大坝桩号0+873~0+965m)。

2 工程地质条件

右坝肩为第三系砂质粘土岩,其上局部残留有坡积砾质土,粘土岩层中夹有薄层生物泥质灰岩和细砂层透镜体及薄层石膏层,粘土岩下伏基岩为二迭系(P1b)大理岩,二者与F3断层相接。F3断层以黑褐色断层泥、断层角砾岩为主,断层泥均一、致密,具有遇水塑性和相对隔水特征。粘土岩上覆第四系松散和较松散沉积层,主要为Q3PL碎砾石层和Q4PL卵砾石层。F3断层为区域性活动断裂,断层带宽达数十米,顺雪水河延伸,走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60°~70°左右。受其影响,上覆粘土岩次生小断层、节理、裂隙极其发育,并残留有地震裂隙,局部连通形成渗水通道,影响坝肩的稳定。

3 帷幕灌浆设计

3.1 帷幕灌浆设计

设计坝轴线桩号0+873~0+965m段进行帷幕灌浆处理,长度92m,其中0+873~0+940m段长67m,采用双排帷幕灌浆,孔、排距为1.5m,共90个孔,平均灌浆深度41.8m,最大钻孔深56.5m;0+940~0+965m段长25m,采用单排帷幕灌浆,孔距1.5m,共17个孔,平均灌浆深度41.3m。帷幕灌浆从正常蓄水位3956.4m开始,总进尺5180m。灌浆压力控制在1.3~2.5MPa。帷幕灌浆前先作清基30cm厚的C15压重混凝土。

3.2 设计变更

为便于施工,将30cm厚C15混凝土压重板改为预埋孔口管。当灌浆压力达到1MPa以上时,串、冒、漏浆现象普遍,且坝面局部出现轻微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灌浆压力调整为按0.8MPa控制,逐步调整达到设计压力。

4 帷幕灌浆施工

4.1 施工方法

用φ146mm或φ128mm合金钻头开孔,采用清水循环回转法钻进,钻至2.5~8m后,在孔内预埋φ89mm孔口管,孔口管外壁回填细混凝土浆,待凝后从预埋管内钻进施工。钻孔采用φ75mm合金钻头、清水循环回转钻进法。灌浆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循环灌浆法。

4.2 施工顺序和灌浆段划分

帷幕灌浆施工采取单排、双排同时施工,双排孔以先下游排后上游排,同排中按三序逐渐加密的方法实施,即同排中先Ⅰ序孔,后Ⅱ序孔,再Ⅲ序孔。

灌浆段第1段为3m,以下每段为5~6m。

4.3 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首段为0.4MPa,最大压力为2.5MPa,个别孔内条件差时0.8MPa左右。

4.4 灌浆浓度及浆液变换

灌浆材料采用祁连山牌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浆液浓度由稀至浓逐级变换,浆液水灰比采用5:1、4:1、3:1、2:1、1:1、0.8:1、0.6:1、0.5:1共8个比级,开灌水灰比5:1。

灌浆中,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而注入率持续减小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变高时,不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到300L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达到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改浓一比级。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根据具体情况超级变浓。

4.5 特殊情况处理措施

钻孔时塌孔(坝体厚大于4m段,右坝肩段)、不返水(右坝肩靠坝面)现象较普遍,对塌孔、不返水情况严重的,直接采取灌浆或按1:1浓浆灌浆或在浆液中加入水玻璃灌浆。对于塌孔、不返水情况不严重的,采取钻进循环液中加入水泥或水泥粘土混合措施,如不起作用则采取灌浆措施。

灌浆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差,串浆、冒浆、漏浆、灌浆中断现象均有发生。串浆现象不太严重,采取了灌浆孔灌浆,被串孔口封闭即达到效果。冒浆现象较普遍,除采取常规的低压(甚至无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性方法外,采取浆液中加水玻璃、锯沫等办法。漏浆现象发生率也较高,在采取冒浆处理措施后仍无效者,采取水泥、细沙混合浆灌注(砂浆泵)至封孔,待凝后再扫孔处理。因故中断灌浆的,在30min内排除故障后继续灌浆,大于30min则重新扫孔后再灌浆。

4.6 灌浆结束标准及封孔

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浆60min,或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结束。

灌浆封孔采取先“机械压浆封孔”、后人工封孔相结合法。

5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

帷幕灌浆的质量检查采用压水试验的方法,共布置12个检查孔、76段次试验,试验成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其透水率均小于设计防渗标准(q≤3Lu),其中49段次透水率小于1Lu,占64.47%,有27段次透水率为1~3Lu,占35.53%,透水率合格率为100%。

表1 帷幕灌浆检查孔成果表

6 帷幕灌浆效果分析

共完成帷幕灌浆孔107个,总进尺5048.85m,其中非灌浆段进尺578m,灌入水泥395199.42kg,平均注入量88.39kg/m。共完成检查孔12个,造孔进尺568m,其中孔口空钻进尺71m,灌入水泥3377.79kg,检查孔平均注入量6.80kg/m。封孔及孔口预埋管用水泥约8t。共计水泥406577.21kg。

6.1 灌浆成果分析

帷幕灌浆各排序孔单位水泥注入量对比分析见表2。

表2 各排序孔单位水泥注入量表(/kg/m)

从表2可以看出,双排孔中下游排及单排孔各次序孔单位注入量递减规律明显。双排孔下游排单位注入量Ⅱ序孔比Ⅰ序孔减少15%,Ⅲ序孔比Ⅱ序孔减少25%;单排孔单位注入量Ⅱ序孔比Ⅰ序孔减少10%,Ⅲ序孔比Ⅱ序孔减少22%。由于双排孔上游排距大坝上游坡面较近,灌浆时漏、冒浆现象较普遍,而在成果资料分析中未将该部分量剔除,所以上游排孔各次序单位注入量不呈递减规律。

6.2 坝后渗流观测分析

帷幕灌浆结束后,大坝下游主河道原来渗水明显减少,泉眼泛沙现象消失;从坝后渗流量资料看,在同库水位下,帷幕灌浆后渗流量减少;另外放水洞内壁原渗漏水现象也消失,说明帷幕防渗效果明显。

7 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周密的设计和施工,帷幕灌浆质量检查、灌浆成果分析、渗流量观测资料分析及相关建筑物的外观检查均表明,帷幕灌浆的效果明显,水库安全运行有了保障,有效延长了水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为水库的防渗加固处理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冉进平.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及效果分析[J].甘肃农业,2007年07期

[2] 支燕.帷幕灌浆技术在水库渗漏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