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塑造健康人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塑造健康人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语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对人格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语文教育不同程度地忽视对人格的培养,而过分注重对知识、技能的教授和训练。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四方面入手,系统地把语文教育和人格培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让语文教育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育 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 人格培养

语文是以语言为根本的一个综合体,而语言又是人的生命意识的外化,是人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表现出的对客观世界进行的解读、摄取、吸收、表达和改造的灵智与欲求,所以语文本质上是一门人的心灵的学问。正如于漪所指出的,人文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也是语文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的特性。语文教育不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那么,如何变单一的知识教学为知、情、意相统一的多功能教育,尊重和发展教的个性与学的个性,塑造独立健康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教学目标入手

语文教育不仅要关注个体语文能力的获得,更应注重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与人文情趣的陶冶。语文学习过程就是借助言语作品进行听说读写活动,从而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过程,因此,“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发展与解放,让语文教学成为开启人的灵性、开发人的潜能、体悟生命意义、完善个性人格的活动,这便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事实上,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也在很多章节里闪烁着“文化”“人文”字样,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上所言无不表明:新大纲一扫过去的沉闷,体现了由知识型语文向文化型语文的转变,为恢复语文课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条件。

二、从教学内容入手

1.增设自主阅读课时

笔者认为应该在中学语文课程中,每周至少增设一节自主阅读课。阅读行为,从微观上说,是阅读个体从读物中吸取和消费精神营养的脑力劳动,不容偷懒,别人无法代劳。读书完全靠自己,“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鲁迅),“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郭沫若),“不要做鲁迅的随从和秘书”[1]这就注定阅读解文要各走各的道,各有各的理解与特色。事实上,课文所展现的是五光十色的现实世界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潜在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因此多元化解读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教师尊重学生解读课文的自主性,也就意味着把握了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人格培养教育的契机,适时地增强方法的选择性和结论的开放性,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让他们在对作品的自我体验中有所收获,从而不断改变调适自己的情感、思想,树立健康的人格。

2.增设课堂写作课程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增设课堂写作课程。我们知道,语文能力,即“能读”“会写”之能力。“能读”,即胸中有经典,“读”是主体由外而内的广泛“吸收”,目的在于充实人,丰富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会写”即下笔能文章,“写”是主体由内而外的自由“倾吐”,目的在于自我释放,在于创造出新。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写作,鼓励他们写出好的作品。所谓“好”,固然包括优秀的写作技巧,但我们更希望看到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对这个社会的洞察力,敏锐的眼光和即便不是很成熟,但至少是正确的健康的观点以及价值尺度。

三、从教学方法入手

1.以人为本

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作品而非带着作品走向学生,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不让现成的结论套住学生的思想,扼杀自主的思考。

2.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2]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一般地说,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十分熟悉课文,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3.鼓励个性化发展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材”既指教材,也指学生。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各自的特点以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来适当地调整教学。比如,对于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文,教师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合作性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领悟文章内涵,锻炼与人交际、团结合作等交往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4.能力与人格并重

(1)抓住课文题目中的人格教育因素。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题目本身就包涵着对人格的思考、塑造。教师不必急于打开“题目”这扇门,可以让学生在“门”前先观望、徘徊一阵,充分激发他们对门里世界的向往,让学生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发现其思想缺陷,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2)丰富作者介绍中的人格教育因素。教师在讲授课文前可以进行适时拓展,如讲述《离骚》的作者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故事;《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事例;《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作者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一身傲骨的例子;《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重新振作的心路历程,等等。通过介绍这些作者的故事,让学生体味关于爱、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学生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心欲望。

(3)重视文章内容中的人格教育因素。有些易读易懂、感情丰富、细腻动人的文章不宜作过多琐碎的知性分析,教师应善于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在朗读的情感流动中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先声夺人,以情感人的效果,从而发掘文章内容中的人格因素。

总之,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蕴含人格教育功能的内容,充分挖掘、发挥语文教材中人格教育的潜能,在实践中因“材”制宜。

四、从教学评价入手

教育者不以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应从多方面全方位的考查学生。我们需要把一些知识熟记于心,更需要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笔试、实践等方式全面考核一个学生,对其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语文教育是一项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教育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 者的责任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特点与需要,组织相应的教学训练,并借此完成潜移默化的培养人、塑造人的任务。我们应当把学生看作具体的、能动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命,以积极的目光期待他们、赏识他们。让传统语文教育中“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观念不断延续下去,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灵魂之中。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汪霞.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舒志定.教育哲学引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6]仓道来.人格美的塑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邰启扬.语文教育新思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谢锡金.语文教育的创新与突破.香港:香港大学教育课程系出版社,2001

[9]曾祥芹.阅读学新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10]庄静肃.语文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1]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3]张志善.中学语文教学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14]金润枝.语文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15]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00

[16]李峰.语文教学新论.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7]白金声.语文德育渗透艺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