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译 一次坚持幸免于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译 一次坚持幸免于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对朋友说:“我是水做的。”朋友当时就吐了。于是,我忍气吞声地说:“我是水……瓶座的。”

我是真的爱水,爱看水,爱听水的声音,爱闻水的气息,也爱摸水,以及混水摸鱼。

别人兜风张译兜水

父亲调到了松花江对岸的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处工作,夏天,他上下班的工具就是船,我羡慕他那种忽忽悠悠的舒坦,羡慕他每天迎着风闻到充盈的水汽的味道。直到今天,所有交通工具里我还是最喜欢船,即使评价一款车的性能,我也会说:这车好,开起来像船。

父亲用木头削了条一尺长的小船,涂上绿色的油漆,船头拴起绳子――那是我小时候最珍贵的玩具。自此爱上雨后路边的积水,穿上塑料凉鞋,拖着小船,看船头拨开的涟漪。我当时编了很多船上发生的故事,都是痴痴地看着这条小木船想出来的。

如今只要下雨我一定开车出去,别人兜风,我兜水。把头探出车窗,那是大船才有的稳健,分开的浪花是行船的魂灵。若周围没人,便加速过水坑,想象驾驶的是快艇。

动物园让他躲过沉船大难

有时,父亲会带我过江,轮渡的司机都认得他,赶上风平浪静的日子,我就有幸替他们掌控一会儿巨大的舵轮。定员64人的小船,舵轮和普通卡车的方向盘差不多大;定员122人的,就比我还高了,要爬到高脚椅子上,抓住舵轮周围的木柄。那一刻,我最神气,但是其他乘客最紧张。

当年为了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人们勤勤恳恳地工作,当时的周六是不休息的。过松花江度周日,在太阳岛放松一周紧绷的神经成了我家的习惯,划船、野餐、戏水、捞鱼、采摘、打球是多少年不变的项目。

唯独1985年8月18日,走到码头边,我却怎么也不肯上船,非要去动物园看动物,遭到反对后便连哭带闹,全家只好临时改变行程。

动物园离家远,回家的时候天都黑了,邻居们一反常态地站在胡同口,看见我们回来了都松了口气。原来就在这一天,过江的人太多,有一条船严重超载、违章操作跑了舵,船沉了,近两百人罹难。这就是老哈尔滨人都知道的“八一八沉船大难”。

坊间流传一种说法,当时因为超载,船员怕有乘客掉出船舱,不得不在几个舱门外面上了锁,以至于沉船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逃出来。最可怜的是父亲的一位同事,那条船已经驶离码头了,他还要上,码头的师傅们都认得他,只好眼睁睁看着他一个箭步蹿上了甲板,然后眼睁睁看着那条船沉没……

生命如舟,渡人渡己,心地干净,无舟亦无忧。

如今,有时候会和朋友们坐在一起玩游戏,叫“动物园里看动物”,每次玩这个游戏说到这句开始语的时候,我总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那么,感谢动物园,感谢小动物。

小学毕业出了一湖冷汗

小学五年级,家里突然把我转到了通江小学。这是全市距离松花江最近的学校,每天都能看到江水、看到船,就连广播体操都是在江边的广场上做的,真是让人快乐的学期。

转学第一天正赶上改选班干部,我谁都不认识,却主动发言,没想到竟然被推选成中队委员,比之前的小队长官大多了。很兴奋,没多久,就在一次打闹之中因为运用了“反王八拳”的战术把同学小高的眼镜打碎了。

于是辞职,老师不准,因为学校艺术节即将开幕,我是主持人之一。

艺术节也是在江边的广场举办,迎着江风,远眺有船。那次的主持,骨子里透出的韵味都是“三国周郎赤壁”……

我的小学生涯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结束而结束的,毕业那一天突如其来,也不懂得留恋或是伤感。我和小高同学相约过江,在一片湖水岸边找到了一条没人经管的小木船,于是,淘净里面的水,一个船上,一个水中,抓鱼、捞水草、捡“嘎啦妞儿”,玩得好不痛快。

我站在水中,卷着裤腿,把船慢慢推向湖心,裤腿湿了才上船,用手划水。四周静寂,微风拂面,岸边垂柳的枝条划出的涟漪和木船的水波相接,倒映中的蓝天白云被摇晃得亦幻亦真。我们坐在船头,谁也说不出话,被景致陶醉得一塌糊涂。

突然,“噗”的一声,我们回身,仿佛看见了一头传说中喷水的鲸鱼:在木船的中央,一股水柱赫然挺立!船漏了。

水柱炫耀了没多久就越来越低,渐渐被船内的水面拉平。我们急忙去堵,却发现无济于事,貌似不止这一个窟窿,放眼看去,每一条船板之间的缝隙似乎都在漏水。那就淘水!可是来不及了,船像我们的心,水就是恐惧,恐惧迅速就占满了我们的心。

小高看着我,我看着小高,我们彼此拉扯着,勉强站在座位上,此刻的双脚已经被水淹没。然后船开始下沉,像电梯一样平稳,只是两个人的心都忽悠了一下,伴随着的是想上厕所的冲动。

不知道湖心有多深,不知道一会儿会怎样。我不识水性,却忽然想起父亲讲的“船性”:有的木船一旦沉没,反而会侧翻出水面再倒扣过来。我死死掐住小高:“沉到底,憋住气,使劲走,别回头!”

船在下沉,水漫过了肚子、腰、胸、脖子、下颌。然后水面就在我的嘴边静止了――船沉到湖底了。两个男孩儿已经傻掉了,我们昂着头,用眼底的余光彼此求助。然后憋气、闭眼,双脚刚跨出船外,水就没顶了。

湖底有淤泥,我们止不住地想要摔倒,不能呼吸,不能喊叫,我在后面使劲推着小高,艰难地挪动着。

终于,我们看见了水面,看见了岸边的垂柳,终于,我们可以自由呼吸,可以开口说话了。突然,船舷结结实实地拍在了我的后背上。

船果然倒扣了,只差一步。

我刚一趔趄,小高猛拽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我们终于爬上了岸边,像两条离了水的鱼,躺在那里只有嘴巴一张一合。

看着湖中心扣在水面上的船底,有很多种可以假设的想象。无论哪种,都让人冷汗一身,出得多了,就好像整个一湖的水都是我们的冷汗。现在想想,家里有个不安生的男孩儿,真是父母的不幸。

第一份差事松花江摆渡

1990年的夏天,是第一个没有作业的假期。一位熟识的大哥在江心岛摆摊儿出租帐篷,我每天过江去玩。晚了,就住在他们的帐篷里,饿了,他们给我煮鱼吃。

他们有船,摆渡的差事被我抢了过来,于是我挣起了人生中的第一份钱,一条船一去一回两块钱。我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扯着嗓子喊:“过江了!过江了!坐船过江了!”

一条船定员12人,我用瘦弱的臂膀驾船掌管十几个成年人的行程。手上磨出了泡,水边的阳光也把人染得格外黑,没人会觉得我是城市的孩子。

穿救生衣拍入水戏

紧张与亢奋并存,是快艇赋予人最直接的感受。风和浪,对于普通的船,是摇摆是晃动;对于快艇,是硬碰硬,是两军交战勇者胜。它总是轻易就把自己的情绪攒到最高点,战斗着、怒吼着撕开水面。然而,快艇本身也是风浪的制造者,它风驰电掣而过,两排波浪拉链一般,急急向侧面刨去,周围的木船需尽快把船头和波浪调成垂直,这叫“轧浪”。一来安全,二来总像是沾了福气、占了便宜一样地跟着一起晃晃。

部队的快艇,有的也叫冲锋舟。

2004年11月,石家庄附近的水库风平浪静,靠近岸边的水面已经结冰,岸上的草枯了,所有的生灵都在等待冰封的宁静。突然,几艘冲锋舟你追我赶,在水库的中央又突然减速,上面的人中了邪一般纷纷跳进了水里,拼命往回游,除了每艘快艇上狞笑着的驾驶员。

那时候我还不会游泳,好在有救生衣。救生衣这厮,叫“衣”,却不管蔽体,不管御寒,也从不善待不会游泳的人:它会像两块铁皮,卡住人的脖子,提着人的脑袋,它认为这样就救了人了。

记得我是平拍入水的――头冲下,我不敢;脚冲下,我怕只有救生衣留在水面――可是平拍,脸很疼的。而且身体各部位同时激凉水,心里就生出许多獠牙,想咬碎一切的一切,咬不到就狂骂人,骂天气骂人生,骂思想骂肉体,骂船骂水,骂原本想到很寒冷,骂没承想现实这么寒冷……得谁骂谁,疯了,然后,哆哆嗦嗦老老实实地划拉水。

然而那一跳,是什么给我们勇气?想来想去,除了低到不能再低的片酬和还没太弄明白的职业道德之外,便是冲锋舟。每一个人心里都是紧紧咬定:我是无敌的,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刀枪不入!刀枪不入!

这是电视剧《青春正步走》,后来更名《特战DR师》。

(待续)

摘自《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

张译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定价:3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