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据库教学设计要点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数据库是对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处理的一个网络空间,用户可凭借此查询获取各种所需信息。由于应用比较广泛,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专业中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涉及诸多方面,而且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在教学过程中,尚存在些许不足,如教学方法单一、理论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教学设计不合理等,以至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数据库技术,必须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抓住要点,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教学设计;要点分析;任务驱动法
中图分类号:TP311.13-4
如今,人们的信息需求量骤增,随着网络的普及,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方便,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挑选出有效信息,有很大的难度,数据库便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信息系统的关键,数据库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多年的发展探索中,理论体系逐渐成熟,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大成就,而数据库技术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急需解决。
1 数据库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不合理。数据库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教学中,通常会将课程划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基础部分,以原理为主;二是设计部分,主要是初步的应用;三是应用部分,即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对基础的进一步提高。但许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开设此课程时,都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倾向于理论教学,而对数据库的实际应用有所忽视,致使理论和实践衔接不够紧密,学生在学习时难以融会贯通,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2 缺少实践练习。计算机技术最终的目的是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数据库同样如此,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理论基础的学习,充分发挥其实用性,但很多实验课教学做的并不到位,如实验课课时有限,且考核较少,难以调动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以至于对理论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
1.3 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英语水平对数据库教学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在课堂教学或实践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英语关键词,如Asc表示降序,Primary key表示二维表,Index表示索引,Alter表示修改,Function表示函数。部分英语较差的同学,由于不能准确掌握这些关键词的意思,很容易加大操作的难度,甚至出现失误。
1.4 教师疏于知识更新。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相应的知识也很容易过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当前所需和学生自身特点对教材内容教学优化重组。然而不少教师并没有自己的教学思路,过于依赖课本,再加上实践经验的缺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数据库教学内容的设计
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关系代数、关系数据库、SQL以及数据库设计等,在此以《数据库系统概论》为例,对其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2.1 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对数据库有个初步了解,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同时运用各种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其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是该部分的教学重点,另外简单介绍了一些以往的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等,主要是使学生更完整地了解数据库的发展史。
2.2 关系数据库。该部分的学习重点有两部分,一是关系的完整性,在讲解时,补充后面“系统篇”中数据库完整性的内容,上机操作时则另学生接触SQL Server,同时对数据库管理工具中对于数据完整性的定义方式加以了解;二是关系代数,是学习的难点,尤其是除法,很多同学都难以掌握,也是考试中失分率较高地方。除法较为复杂,涉及新概念象集、代数运算等诸多内容,所以经常把它放在最后学习。关于除法,可按照一定顺序来掌握,先分清属性集,然后找象集,再找投影,最后做除法。
2.3 SQL。SQL,即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这部分使用最多,也最为重要,其中的查询、删除、更新等基本操作,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尤其是查询功能使用颇为频繁,需不断加强练习。SQL的查询很是复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保证学生能够在某些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产品上实际应用,并能够通过检查判断自己的查询结果是否准确。实践课上,对索引和试图比较重视。
2.4 关系数据理论。这部分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在逻辑设计中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库模式,教材中对1NF、2NF、3NF、4NF及BCNF几种范式做了简单介绍,难点在于针对已经给定的数据库,如何进行规范化的分析。有一点需明确,即规范化程度应根据实际所需来设计相应的数据库模式,并非越高越好。
2.5 数据库设计。主要涉及设计问题,最好引进几个综合性的例子,对其仔细分析,同时让学生也参与其中,能够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巩固。
3 任务驱动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布置任务,学生以此任务为核心,在强烈动机的驱动下,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既定任务。该方法可分为设计任务、实施任务、效果评价三个部分。
3.1 设计任务。以“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为例,由老师设计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将此项设计具体化,细分为以下几个任务。
(1)系统登录。登陆界面是进入系统之前的界面,只有符合要求的用户才能进入,用以保护学生信息的安全,主要体现的是系统的安全性而后保密性。
(2)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有图书的类别、位置以及读者的类别、信息管理等,操作中需要对数据模型进行分析,需要创建新的数据库,辨别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差异,通过这一系列操作,使学生熟悉掌握分析储存数据的能力。
(3)图书管理。主要是针对图书信息的记录管理,如图书入库的查询管理,库存报警及上下限的设置等。实际操作包括创建新的数据库,对触发器的应用,简单的查询统计等,进而提高学生对数据库的实际操作能力。
(4)学生管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借书证的办理,新读者需要借书证才能借阅管内图书,主要是学生的姓名、院系等基本信息;当学生离校后,借书证就失效了,须将其注销,将读者的信息删除;学生由于管理不当,可能会丢失借书证,挂失后,管理员将其信息改为挂失状态。
(5)借阅管理。该模块主要是管理图书的借阅和归还信息,在用户借书时,需将图书和图书证编号同时记录,并包括借阅和归还日期等;归还图书时,图书编号和图书证编号要和借阅时保持一致,同时删除借阅记录,并将数据记录到借阅历史。
3.2 任务实施。该部分是教学重点,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令学生自主学习。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创建新的数据库,二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调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小组合作法,既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聆听他人意见,拓宽思路,特别是综合性较强或难度较大的任务,小组学习法非常适合。在研究性学习中,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这种方法更能锻炼个人和小组的专业能力,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创新探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对数据库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效果评价。此环节也尤为重要,教师综合多种因素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在鼓励支持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除了教师评价,还可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式。
4 结束语
数据库在计算机应用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相应的教学也更受重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戚斌.高职软件专业数据库教学设计[J].成功,2011,23(8):173-175.
[2]张伟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J].内江科技,2010,23(10):143-144.
[3]梁玉华,张玲,李永晓.《走进数据库》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9(2):109-110.
[4]肖年志.预设精彩的课堂教学――《走进数据库》教学设计点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24(2):183-184.
[5]李占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26(12):139-140.
[6]李莹.浅谈数据库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0(5):231-232.
作者简介:管美静(1980.4-),女,浙江宁波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系统开发、数据挖掘。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 3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