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行走在现实的土壤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行走在现实的土壤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是让新闻工作者通过学习,熟悉、善用群众语言,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拉近和群众的距离,以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与义务。作为媒体工作者,在践行“走、转、改”的历程中,也在用心去感受、探索行走在现实的土壤上对新闻传播的意义和作用。

一、只有脚踏实地,才会产生心的共鸣

其实,走基层不是对媒体工作者的新要求,1942年开展的“整风运动”核心就是“实事求是”。1956年新闻改革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之成章。改革开放后提出“新、短、快、活、强”文风观。2012年“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及至最近发出的《关于贯彻党的十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均属此类。活动本源是转作风,改文风,是落脚于改变过去日积月累形成的浮夸、假、长、空,是一种越来越让受众变得怀疑甚至抵制的报道方式与报道内容。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并存的格局下,让群众能听得懂,愿意继续关注,继而能够感同身受的传播内容,和新闻的时效性一样成为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条件。

2011年武川县土豆价格下跌,销路不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内蒙古电视台《新闻天天看》记者得知后,率先进行系列报道,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但一个节目的力量是有限的,产品仍大量堆积,销售举步维艰,困难得不到根本解决。内蒙古电视台随即举全台之力,打破节目限制,组织精兵强将,分派多名记者从多角度、多层次采制新闻,并为全台各节目供稿,包括《内蒙古新闻联播》《晚间报道》等10档节目的相关新闻,全部由这几组记者来完成。这种安排,突出了大编辑部的思维,形成了巨大合力,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共同关注,在大家的共同宣传、报道、帮助下,土豆销售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站在百姓的视角,对群众的困难感同身受,让我们的报道更贴近生活,让我们和受众的心有了共鸣,这也是我们开展走基层活动初战告捷的一次成功案例。

二、依托强大的媒体平台,为百姓发声

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我们将新闻的创意和落脚点深深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上,荧屏拂去了或神秘或晦涩的面纱,变得面貌一新,更有朝气,更让人津津乐道。领导出行、大场面会议、标语口号式的宣传少了,直击社会热点、关注百姓民生的多了;实事麻辣点评,汇聚各方观点意见,屏幕上热闹了。老百姓看到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对媒体的关注度也增强了,从而使媒体自身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得到了切实地提高。

在开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活动中,内蒙古电视台《百姓热线》栏目策划了系列节目“行政服务窗口走走看”,分别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地进行录制和报道。节目客观报道了各盟市市政服务大厅、社保服务大厅、车管服务大厅等服务窗口的硬件设施和工作人员态度等情况,镜头展示的是最真实的场景,是站在普通群众的视角在为生活奔波;主持人用诙谐幽默的语气表扬优秀、监督不足,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系列节目播出后,栏目组收到了多方面的反馈意见:一是观众反馈。很多观众强烈要求栏目组走进自己所在城市,建议采访的范围再扩大。二是政府部门反馈。很多部门表示愿意接受这样的突击采访,以检验自己存在的问题。三是同行反馈。很多同行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手段发来评论,认为节目形式新颖,是当今舆论监督现状下一次成功突围;依托媒体平台,以灵活的形式为群众发声,也凸显了内蒙古电视台编辑记者较高的业务修养和政治敏感性。

三、站稳群众立场,为受众排忧解难

2013年“爱与美的交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师生作品为邢乔梅义卖活动”在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店举行。邢乔梅是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新媒体系大四学生,身患尿毒症的她需要换肾治疗,手术费用要60万元左右,家境贫困的她无力支付这笔费用。内蒙古电视台《新闻天天看》记者在得知情况后报道了邢乔梅的处境,爱心人士开始为邢乔梅捐款。为了能尽快募集款项,新闻综合频道发起社会募捐,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店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积极响应,艺术学院师生共捐出了近200幅绘画作品在荣宝斋呼和浩特分店义卖,现场为邢乔梅拍得善款20.7万元。活动期间,内蒙古电视台《新闻天天看》栏目连续报道捐助筹备以及爱心人士捐款捐画的新闻,以至义卖活动结束后,还有爱心人士不断地在捐助。

在我们的工作中,这样的活动不胜枚举,几乎每条新闻背后都有一个或感人、或奋进、或励志、或悲伤的故事。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当我们站在媒体的平台上,就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具有了排山倒海的威力。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媒体工作者如何去运用和把握好手中的武器,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工作中必须重视和强化的。

四、以群众为镜,提高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媒体每天都在行使着“发言权”。所发之声有没有深入实际生活?是否经过深入思考?我们站的角度是否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我们的言论是不是掺杂了个人的情感?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要分得清作为本我与作为媒体人所承担的不同责任和影响。

新闻工作的根基在群众,新闻的力量来源于群众。只有扎根在群众实践生活的土壤上,才能让新闻焕发出勃勃生机;只有深入群众进行挖掘,才能使得我们的节目生动感人。做新闻,必须清楚是给谁看的。我们是党、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舆论引导、宣传鼓劲、传递正能量上,媒体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们的受众是群众。只有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为群众说话,传递群众的心声,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让群众接受,真正发挥作用。以群众为镜,才会生产出接地气、有灵气、有活力的产品,与群众水融,感知心灵,才能感知群众所需所思所想,制作出群众喜爱、欢迎的好节目,真正发挥媒体的作用。

“走、转、改”是对新闻工作长久、持续的要求,是倡导新闻“短、实、新”的要求。当然,改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久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持之以恒地完善。我们需要牢记的是:新闻,只有也必须行走在现实的土壤上,才能迸发出力量,才能实现新闻的使命!

(作者单位:姜文杰,内蒙古电视台;

佟树华,内蒙古警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