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车间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车间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 涵

学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国家示范专业,在国内率先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确立培养学生两个发展通道。技术发展通道为班组骨干、多能工、优秀人才、高级专家;管理发展通道为班组长、工段长、专项管理人员、车间副主任等。为更好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探索实施车间式教学模式,在第2学期开展车间式教学,第3学期到企业车间顶岗实习,如图1所示。

车间式教学模式是从职业岗位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要求出发,在学校模拟汽车装调车间中,学生担当“准员工”,教师担当“工段长”、“车间主任”,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中,教学做结合,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

车间式教学模式特点是职业化复制,开放式教学,班组化管理。在模拟教学车间内,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学习、任务驱动,工单引领、班组管理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生产现场管理能力。

车间式教学模式实现了“五个一体化”,即学生与企业员工要求一体化,车间与教室一体化,技能培养与现场管理能力培养一体化,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养成一体化,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一体化。全方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如图2所示。

实 施

围绕专业两条能力培养主线设计和开发课程。《汽车装配与调整》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设计思路是围绕技能培养主线和现场管理能力培养主线,设计和开发课程。

针对汽车装调生产实际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来源于汽车装配生产实际,根据汽车装调生产线工艺流程,考虑教学环节设计要求,经教学转化提炼,设计4个教学学习情境,分别对应汽车总装生产线的一次内饰装调、底盘装调、二次内饰装调和汽车检测与调整四个工作任务,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如图3所示。该课程学时3周,课程内容设计突出汽车装调技能培养,现场管理能力培养主线突出班组和生产现场管理能力培养,汽车装调工艺基础知识、班组管理基础知识和TPS现场管理知识等理论知识融入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与实施依托校内“理实一体化”汽车装调教学车间进行,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模拟企业生产流程组织教学。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在校内八工位汽车整车装调线上进行,模拟企业生产流程,优化设计,组织教学。教师以工段长、车间主任的身份组织教学,学生组建8个班组,每班组由5~6人组成,轮流担当装调工、班组长、安全员、质检员、设备员等角色,按照企业班组工作模式进行管理,教学实施平行推进,交叉进行。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如图4所示。各班组通过学生手册、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学习。技能培养遵循“能级递进”原则,以汽车整车和部件装调任务为“载体”,设计基本技能、要素作业、标准化作业等教学项目,由易到难实施装调技能的训练,重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所学技能具有迁移性,而不是简单的拆装训练。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标准。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真正实现过程考核,每个情境都安排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标准。注重多纬度考核,关注专业知识、技能、班组管理、现场管理、职业素养等考核项目。

成 效

学校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丰越公司等企业签订培养项目,联合培养汽车装调与检测高技能人才,每年订单率超过60%。通过校内车间式教学模式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掌握装调知识、技能和生产现场管理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持续改善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车间式教学培养的学生到订单企业很快适应岗位要求,成为企业班组骨干,其中近一半学生走上班组长和工段长的岗位。另外,学生还运用持续改善能力,解决生产中很多工艺和技术问题,受到企业嘉奖。2009年车间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入选教育部示范性院校建设成果展。

作者:赵宇,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副教授;刘凤珠,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