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探究问题本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探究问题本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题目: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F1、F2,点P在双曲线上,若PF1PF2,则点P到x轴的距离为______。(2001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第14题)

解:设|PF1|=m,|PF2|=n,PF1PF2,|PF1|2+|PF2|2=

|F1F2|2。

即m2+n2=100,又因为|m-n|=6,所以mn=32。

又由SF1PF2=■|PF1|・|PF2|=■・2c・|y0|,所以

|y0|=■,即P点到x轴距离为■。

解题后还要“画龙点睛”,必须从问题类型归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根据上面题目常规解法为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反思和结论。

结论1 椭圆■+■=1(a>b>0)的两焦点为F1、F2,P为椭圆上一点,当∠F1PF2=α时,F1PF2的面积S=b2tan■。

证明:设|PF1|=m,|PF2|=n,则SF1PF2=■mnsinα,由椭圆定义得m+n=2a。

又由余弦定理得:4c2=m2+n2-2mncosα=(m+n)2-2mn(1+cosα)=4a2-2mn(1+cosα)。

从而有mn=■=■。

将此式代入S=■mnsinα,

得:S=■=b2tan■。

注意:当点P在短轴上时,F1PF2的面积最大,α也最大。

结论2 双曲线■-■=1(a>b>0)的两焦点为F1、F2,P为双曲线上一点,当∠F1PF2=α时,F1PF2的面积S=b2cot■。

以上两结论实质上是建立了F1PF2的面积S与两焦点F1、F2对曲线上一点P的张角α的函数关系式,因此可利用它们解决椭圆和双曲线中与张角有关的下列一些问题。

一、已知张角求点P的坐标

例1 (2000年全国理14题)椭圆■+■=1的两焦点为F1、F2,P为椭圆上动点,当∠F1PF2为钝角时,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解:设P(x,y),由结论1知,S=b2tan■=c|y|,

|y|=■tan■。

α=∠F1PF2为钝角,tan■>1。

|y|>■,由椭圆方程■+■=1,得x2=9(1-■)。

|y|>■,y2>■,x2>9(1-■・■)=■,-■

二、求张角的最大值或张角的范围

例2 已知椭圆■+■=1的两焦点为F1、F2,P为该椭圆上一点,求∠F1PF2的范围。

解:当P不在长轴上时,由结论1知:S=b2tan■≤■・2c・b,

tan■≤■=■=■,又0

当P在长轴上时,即α=0,所以α的取值范围是[0,■]。

三、已知张角求离心率的范围

例3 若椭圆■+■=1(a>b>0)上存在一点P,使∠F1PF2=120°,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

解:设P(x0,y0),由结论1知,SF1PF2=b2tan■。

|y0|≤b,tan■=■=■・■・2c・|y0|=■|y0|≤■。

tan■≤■,即■≥■,所以■≤e

总而言之,解题是围绕数学问题展开探究学习的过程,它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本着“提高数学解题技能,培养数学分析能力,深化数学思维品质”的目的,从分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探究”的魅力,增强“探究”的意识,学会“探究”的方法。

(作者单位:湖南省耒阳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