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展社会实践,学好乡土教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和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探索。乡土教材作为统编教材有益的补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以乡土地理为例,乡土地理,既是本乡本土的地理,也是区域地理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可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好乡土地理的必不可缺的一环。
下面从几个方面简要谈谈乡土地理教学中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社会实践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乡土地理的内容,与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知识是一脉相承的。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工农业生产等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绘制地图、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的开展,在方法上几近相同。同时,又由于乡土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家乡的山山水水和环境变化,家乡的风土民情和人文景观,学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因此,开展社会实践,可操作性很强。再者,通过选择家乡地理环境某几个要素开展针对性的综合或专题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在实践中,通过合作共事、考察调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共事的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我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二、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的途径
1、熟识教材内容。乡土教材是获取乡土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要学好乡土地理,首先要熟悉教材的知识框架,从总体上把握乡土地理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探究性的课题。乡土教育是在传授地理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对乡土情感和观点的表达,都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把握教材内容,既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和插图,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将信息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和体会,阐述自己的观点,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形成准确的、较全面的乡土观念。
以《潍坊地理与环境》为例。在学习潍坊的地形时时,首先思考我国的三级地势阶梯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了解潍坊所处的哪地势阶梯和地形区。通过全国和地方的比较,可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潍坊的地形概况,然后结合潍坊本地的特点进一步学习。再如,学习潍坊的水资源时,首先回顾一下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解决措施,再结合教材探究学习潍坊的水资源,然后进行讨论,这样就非常容易掌握。
2、进行野外考察。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所获取的对地理事象的认识,比单纯的书本阅读更具体、更生动,从而对地理事物的成因、规律以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得更加深刻和牢固,对课堂所学内容,起到深化和活化的作用。
在本地开展野外考察,既能使学生取得乡土地理的第一手资料,又加深了对乡土自然环境的认识。野外考察和探索因地区和课题的不同,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也不一样。比如在潍坊地区,有沿海的平原,也有内地的山区,还有丘陵和盆地地形,情况不一。这对地理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具有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和观察乡土地理事物的能力,还得具备一定的体能和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一方面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地理野外考察能力;另一方面,对参加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要求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具备良好的地理素质,才可能在实践考察中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野外考察的题目设计要便于操作实施。如在学习潍坊“流量不稳定的河流”时,对诸如白浪河、潍河等河流进行考察,先制定详细的计划,还得确定好考察路线和考察时间,探究在不同的季节,这几条河流的流量有何变化;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变化的原因,并完成考察报告或小论文。
3、开展社会调查。前面提到的野外考察是对自然地理进行的一项感知活动;而社会调查则主要对人文地理内容进行深入实际的了解。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的对象是乡土地理环境,它能将地理教学所要求的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开拓学生认识体验的领域。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是课堂教学的连续和补充,而起到的作用却是地理课堂教学无法代替的。两种考察的方法大致相同,但也有一定的区别。如学习潍坊的工业,不一定都得深入到每个企业的车间去考察,完全可以通过政府、企业员工、亲朋好友等多种途径的调查采访来获得需要的知识。
开展乡土地理的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和培养创造意识和毅力,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提高了地理观察力,丰富了地理知识,懂得了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
总之,学好乡土地理,要走出那种认为仅通过简单的书本知识就会学好的误区。乡土地理学习,既是对世界和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的再现,又是对学生一系列实践活动成果的检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树立“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