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意拳拳法解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意拳拳法解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意拳拳法概要

意拳的基本拳法包括:前后击打的不直的直拳、由下而上的钻拳、横向左右击打的横拳及由上而下的栽拳四种拳法。这四种拳法从外型上来看与拳击有所相似,这正是王、姚二老的高明之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创新都是同步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当初,王老在接触到拳击之后,发现拳击的拳法简单、有效、实用,确实有许多可取之处,他便让姚宗勋先生对拳击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对比之后,姚先生便对意拳的拳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吸收了拳击的特点,结合意拳的特色,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现代意拳拳法的技术体系,并成为意拳基本功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意拳拳法与拳击外型虽相似,但实质却不同。因为意拳在击打的过程中运用的是前后、左右、上下相争之浑圆力,例如直拳,向前的同时还包括左朽上下的力量,不管是前手还是后手,碰到任何地方都会有强大的打击力。这种打击力就是浑圆力“整”的体现。姚宗勋先生曾说:“上乘的拳法要求在极短的距离内,用很小的动作,很整的力量,很快的速度来完成最有效的打击。除此之外,还应该认识到真正决定胜负的一击,除了你本身发力之整,还要有对手在被击时一瞬间的整。也就是说两个高速相对运动着的物体之碰撞。”

所以说技击是一项智勇双全的运动,只有大胆地接近对手,才能在实战中施以有效的打击。但是没有经过基本功训练的人打出的拳往往是动作大而无力,没有速度,同时也会暴露自己的许多空当,给对手创造了机会。技击实战是各项基本功的综合体现,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单靠混打蛮缠不但打不着对方,还会遭到对方的迎头痛击。

二、意拳拳法技术解析

1 前后运动的不直的直拳

在“形曲力直”的原则指导下,意拳的直拳要求打出拳之后不能将手臂完全伸直,因为过度的伸直不但会导致关节的损伤,还会被对手所利用。所以意拳正面进攻采取的是不直的直拳。这种拳法也是意拳技击中最基本的拳法。练习时从技击桩丁八步两肩横撑竖裹的基本间架开始。在打前拳时,前拳的位置不要动,要靠身体猛然向前的力量去撞击前拳,使前拳向直前方击出。同时要设想两拳之间有弹簧相连,出前拳时,后手猛然向后撕拉想象中的弹簧,使两拳之间产生前后相争之力,即拳谚中所说的“前手打人,后手用力”,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就会觉得在出拳的瞬间前拳好像被弹出去一样,既有速度,又有力量。此外还要注意全身的协调性。在两拳前后相争的同时,前脚要猛然向下踩并在瞬间提起,膝关节用力向前,而后胯则力向后,这就是下肢的争力。同时还要注意到头的动作。在击打前手直拳时,应假设头部与前拳有弹簧相连,拳向前方击出,头要相应的向上、向斜后方微领,以与前拳形成争力,脖子要向出拳的方向微微拧转,眼睛要直视出拳的方向:出拳时拳头不可握得过紧,拳眼向上,在击打目标的瞬间,小臂要向内侧旋转,拳眼南上而转到平面向内,腕部向前下方微扣,拳头好像打在了烧红的烙铁上,快打快收,停留时间不可过长。打出的拳头一般不要超过脚尖的位置,即“力不出尖,形不破体”。

2 由下而上的钻奉

意拳的钻拳不同于拳击的上勾拳,其两肘所处的位置仍要保持横撑竖裹的技击桩基本间架,由下而上击打时同样要有螺旋和拧裹横撑的力量,同时要注意避免夹肘或张肘。在前手拧转向前向上发力的时候,后手做相反的向后向下的争力,仍然是利用躯干的转动和身体沿纵轴的上下争力去加强前手的打击力量。一般情况,前手应由原来的拳心向下的位置,拧转到拳心向内去击打目标。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拳峰,无论什么部位碰到对手,都要有一触即发之感。如果拳头打过了,就用腕部,再过一些就用肘部,但要注意双手的轮换连击,前手打后应立即收回,同时转体移动重心,变后手为前手拧转向前向上击出。

3 由上而下的栽拳

栽拳既不同于拳击的摆拳,也不同于拳击的勾拳,它同样要求形曲力直,要用身体去带动手臂和拳头。练习栽拳,要始终保持头部上顶,打击手一侧的肘关节要相应吊起来,然后突然转体降低身体重心,前臂向内拧裹将力量集中于拳峰,在刚一接触目标的瞬间全身猛然一紧,好像急刹车一样,将巨大的打击力量由上而下传达到对方身上。这种爆发力几乎是全部体重与加速度的集成,一旦击中对手,则如泰山压顶一般势不可挡。

4 横向左右击打的横拳

意拳的横拳看上去与拳击的摆拳极为相似。但不同的是拳击的摆拳在击打时横向摆动的幅度较大,而上下的争力较小;横拳在击打时却要求首先上下要争起来,在这种争力的带动下,身体左右要充分地螺旋转动,从而去催动手臂将横拳击出。其实击打横拳就如小孩玩拨浪鼓一般,鼓干好比自己的躯干,两个小槌好像两条手臂,一旦捻动鼓干,我们就会体会到横拳的奥妙。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意拳的四种拳法。这四种拳法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为顺步出拳,即所谓的前手拳;第二种为拗步出拳,即所谓的后手拳。无论是前手拳还是后手拳,在练习时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身体的作用,要求用身体去催动手,而不要用手去带动身体。出拳时,身体重心的转移会对击打的力量产生极大的作用,所以无论是顺步还是拗步,都要求用身体去催动手,而不要用手去带动身体。尤其拗步出拳,在击打的瞬间要求转体,要以后脚脚掌为轴向内旋转,腰胯亦相应转动,即“腰似车轮腿似钻”。

(2)注意两拳要打顾结合,攻守合一。意拳是左右手齐动的打法,所以在一个拳进行攻击的时候,另一个拳必定处于防守位置,无论如何也不能散了架。打拳是两手的结合,是全身之法,而不应该是“半身不遂”。“两手结合迎面出,自然把定五道关”就是讲前后手协调配合所形成的能攻善守的技击间架,从而做到打顾结合,攻守合一。

(3)注意四种拳法在击打时对身体要求的针对性。所谓“对身体要求的针对性”是指在打拳时对身体各部运动幅度的不同要求。例如直拳,其击打的方向主要是向前,此时身体在拧转时一定要向前的幅度大一些,左右拧转及上下的幅度要相对小一些,否则就会影响劲力的发挥,向前打击时拳头顺着自己的鼻子中线打出去,但不要超过自己的脚尖。依次类推,钻拳主要是向上的力量,所以身体要下踩上站的幅度大一些,而左右拧转及前后撞击的幅度小一些,打击时拳头要顺着自己的中线向上,略微超过自己的头顶即可;横拳则是左右拧转的幅度大一些,也要求上下相争,但前后撞击的幅度小一些,在左右横向击打时拳头不要超过自己的中线;栽拳要求上下的幅度大一些,兼带左右拧转,但向前的幅度要小一些,拳头要顺着自己的中线向下打去,拳峰要对住前脚脚掌内侧。

(4)在保持间架平衡的基础上,要打出拳法的持续性及灵活多变性。间架是保护自己的同时又是进攻对手的最佳姿势,所以在打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间架的平衡状态,间架的平衡有利于各种拳法的顺利发挥。在保持平衡的基础上,还要一发即止,一止又能再发,使发拳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同时可结合步法从定步打拳开始,过渡到活步练习。还可以在基本拳法的基础上稍加变化,在接触目标的瞬间变拳为掌,用掌根击打,如果掌根没有击中。则再变拳为掌继续向胸前猛击,这时突出的锋芒将是前臂的尺骨或肘关节,这又形成了肘击。所以,为了适应实战发力的需要,打出的拳法一定要灵活多变。

(5)要注意头部位置在拳法练习中的重要作用。芗老曾日:“松紧之枢纽在于上下,上下相引为周身互争之法。”打拳时如果没有以头部为引导的上下争力作为基础,前后、左右的争力就无法做起。所以在打拳时头部的位置非常重要。头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适当的位置,即“正”。如果头的位置在实战中过于倾斜或俯仰,必定会引起身体的偏倚,这必将会影响到正确的发力。所以实战中要始终保持头部在运动中的平衡。

(6)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意拳拳法的练习目的不是进行一招一式固定的进攻和防守的招法练习,它既不同于在招法框框内“见招破招”式的练法,也有异于“千招会不如一招精”的这种不讲方法,一味蛮干的练法。而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力量能否应感而发。同时在拳法练习中,倡导在不违背原则原理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条件和用力习惯,形成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