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模拟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模拟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介绍半导体器件、电子电路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掌握器件与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已经不能与之相适应,本文提出了一种更能适应现代《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新模式:“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项目驱动 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 一体化

我国现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应用型、实用型、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要以“能力本位”为指导,以“必须够用”为基本原则。《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其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往我们的教法基本上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割裂,重视理论教学,在课堂上进行繁琐的公式推导与复杂的数值计算,学习起来不仅乏味,有些内容还很难理解,学完本课程后对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仪表不会使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模拟电子课程建设方面做了很大的改革,以满足职业教育的办学需求,仅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端,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完全抛弃了现有的教学模式,整个课程教学完全脱离教室,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分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边学边用,边用边学”的教学理念,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

1、优化与更新教学内容

应当构建从外部电路来分析电子器件的教学内容;从工程思维的观念出发,不过分追求理论分析的严谨,强调定性概念理解;增加应用电路举例;注重分析规律和思维方法的讲授,分析电路以典型电路为例,实现举一反三。

遵循行业内技术通用、与行业内新技术同步的原则,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相关工种鉴定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相关要求。针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特点,设计课程内容体系的思路是以单元电路为纲,以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础知识为目的,以元器件知识为支点,以基本单元电路为主线,讲解电路定性分析和故障分析,给出该单元电路在实用中的变化规律。在学习内容上采用模块化学习法,通过对这些模块的学习,达到相应职业资格标准中的要求。对于每个模块的学习,都是先以动画方式介绍电路及电路基本现象,其次动手搭接电路,使用相应的仪器仪表测量电路参数,最后是电路分析及其计算,从而验证所学内容。整门课程以一个大的工程项目为基础,每个模块电路学习完后自己动手做一个电路板,最后将以前做的电路板用导线连接起来就是一个电子产品。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

建立以多媒体授课为主、以板书为辅的授课模式。如直流电源这一章,内容不难但电路比较多,其中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各有几种,每一种都要给出它的电路组成,分析工作原理、参数计算及性能比较等。整流和滤波可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为整章内容奠定理论基础,学生也有时间思考和作笔记;而对于稳压电路,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解决课时少和容量大的矛盾,因此教师要制作大量课件。而模电课程的内容抽象,建立完善的教学课件的任务也就十分繁重。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在编制课件时,要保证课件素材准确可靠,教材内容取舍合理,课件风格前后一致。

3、加强“工学结合、项目驱动”教学的实践

“工学结合、项目驱动”一体化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教师为学生创设工业现场情境,以工业简单工程项目为教学内容的切人点,打破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分开进行的界限,在“车间”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这种教学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为“学生主动参与、协作、教师指导”的主动式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具有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项目驱动”教学的纽带是学习情境,将电子技术实验室改建为电子产品生产线实训室,使学习场所变为集理论教学、小组工作、实验操作的多功能教室。这种教室所构建的职业与学习集成的情境将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形成了学习就是工作的学习氛围,使得教学产生了很理想的效果,学习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实际,易于实现。项目具有典型的工作任务性,目标要明确,符合经验和认知规律。“工学结合、项目驱动”也是工作过程的教学,教师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提问的咨询师,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在主动、自我构建与情境引导中学习,在主动存在与被动存在中转换,而教师是在激励、咨询中指导、在解释中教,在反应存在与主动存在中转换。下面以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的核心,首先用动画给学生展示放大电路,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什么是放大,电路是如何放大信号的。其次是学生动手搭建放大电路,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波形,正确理解放大概念。在学生观察电路现象时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由浅入深地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完成问题。最后教师应用智能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完成理论分析从而完整地解决前面出现的问题。这样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这个项目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电阻、极性电容、三极管的认识与检测知识;掌握了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了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检修电路故障的能力。

4、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以闭卷理论考试为主,实践为辅,通常只关注结果,是一种显性的功利性评价,它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能力作出判断,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评价方法主要以平时做项目实践为主,以能力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评价的指向是过程性知识,重视经验的形成和策略的构建过程,是一种除技能外的包括学习能力、反应能力扩展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起点与终点能力发展的动态过程;对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创造性能力进行评价。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与结果的结合;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二、结束语

“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安装工艺、调试能力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是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童诗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2、南少游 高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3、徐华军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辽宁高职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