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五忌五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五忌五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何避免无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笔者以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五忌五要”。

一、课堂提问忌难易失度,要富于启发

精心设计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适当的框架中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来更深层次地把握、理解所学内容。

一节高效的课堂,一位高明的语文老师,提问一定是有价值的,富于启发性的,既有明确的实质指向,又不会限制学生思维。一般来说,我们要将问题选择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而不是在“已发展区”内或“发展区”外。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广阔性、创造性。同时,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要深浅适中,既要有梯度,又要有深度,要适应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忌囿于模式,要开放多样

近年来,模式课教学之风盛行,“情境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分析—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听—说—读—写”、“读—悟—探—赏”……这些模式化的教学固然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范本,一个模板,但模式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教师的创造性,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目标设计一刀切,过程设计线条化,教材解读统一化,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差异、知识差异和能力差异,这样的设计必然是低效的乃至无效的。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上我们既要遵循一般原则,也要追求开放多样;既要有预设,也要有弹性;既要尊重教学用书对教材的解读,也要创造性地解读文本,鼓励学生多元化地解读教材。

三、学习方式忌华而不实,要注重实效

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之一,于是很多教师就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合作、探究、发挥,把课堂教学搞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似乎学生都动起来了,但实际收效甚微甚至无效。有些问题,学生根本无需合作就能单独解决,却费时费力让学生合作思考,耽误时间;有的合作学习,内容设计、要求的提出、小组的分配等方面缺乏合理性安排,致使合作学习接触不到问题的核心;有些合作,设计的问题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可是,就在大家意犹未尽时,老师的计划时间到了,于是“啪、啪、啪”三击掌,合作学习告一段落,学生思维的灵光随之熄灭;有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面向全体,实际上还是少数尖子学生的“独角戏”,大多数同学成了听众;有些教师煞费苦心地安排了演讲、辩论、课本剧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但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喧哗与热闹,不见课本的挖掘与体悟。以上的种种做法,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成了无效的课堂教学形式。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绝不能为形式而形式,而忽略了课堂的真实本意。要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课前,教师必须要研究文本,找出相关学习方式的结合点、联系点,并深入思考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时机的教学方法。不管运用哪种学习方式,老师都应该给予科学合理的组织与指导,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适当予以有效调整,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四、课堂评价忌语言表浅,要褒贬分明。

课堂评价是一节课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的做法却使这一环节成为一种无效的教学行为。评价大众化、公式化,缺少公平性、指导性。不管是读了几句书答了几个问题,还是陈述了什么新见解,教师总是评价“太好了”“不错”“真好”“真棒”“掌声鼓励”……把表扬方式变成一种表扬公式。这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表扬会导致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不应太拘泥于某种形式,可以是热情洋溢的赞美,也可以是一针见血的批评,可以请他“再想想”,也可以请其他同学“补充一下”或“帮帮他”,总之要做到平等真诚,褒贬分明。既要避免打击热情、伤害自尊的否定性评价,也要防止形式单一、语言老套的模糊性评价;既要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表扬,也要对错误明确地指出;既要分明的判定对错,也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好在哪里”“错在何处”“怎样理解、怎样改进”都在评价的范畴之内。

五、课件运用忌喧宾夺主,要精当有度

多媒体介入课堂后,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可借助它创设情境,解决难点,突破重点,但不能喧宾夺主。因为文本的解读过程是情感的交流过程,是灵魂间的感召过程,也是读者对文本再创造过程。学生只有经历了阅读、品味、揣摩、想象、理解、感悟这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淋漓尽致的独特体验,而不合时宜地使用课件,学生个体的语文实践时间被挤占,学生个体经历的学习过程被压缩,取而代之的是先于学生经验的,由教师凭借个人的理解、体验所制作的画面、音乐,这样就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在课件的使用上,教师要做到精当恰当,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让课件实实在在为教学服务,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效”因起点滴,“有效”功于细节。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避免课堂中的无效教学;只有不断地研读教材,研究教法,才能变无效为有效,构筑起和谐高效、清新活泼的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