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感与针刺效应机理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感与针刺效应机理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甘肃中医学院,兰州730000)

[摘 要]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探讨得气与针刺效应的关系。针刺一定穴位后,产生的针感途径是以躯体传入冲动为主,而通过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在穴位下血管丛形成的汇合区,又引起内脏传入纤维发出的冲动对脏腑的调整功能。穴位传入信号与内脏器官发出的冲动在大脑皮层区又相互汇合,这也是针刺调整脏腑功能与强调得气感一致性的基础。

[主题词] 得气;针灸效应;针刺感应;神经元,传入/生理学;神经元,传出/生理学ApproachtoRelationbetweenNeedlingSensationResponseandAcupunctureEff

ectsLiuHongju(GansuCollegeofTCM,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

Therelationbetweenneedlingsensationresponseandacupunctureeffectsis

exploredfromtheviewpointofneurophysiology.

Afteraneedleisinsertedintoanacupoint,

theneedlingsensationresponseistransmittedmainlybyso

maticafferentnerves,

passingthroughtheconvergentareaformedbyautonomicnervesandsomatic

nervesandthevascularplexusundertheacupointandinducingthenervousimp

ulseofvisceralafferentnervestoadjustthefunctionofinternalorgan

s.Thentheafferentsignalsofacupointandimpulsefrominternalorgansconvera

geatthecerebralcortex,

whichisabasisofidentityofacupunctureregulatingfunctionofinternalorga

nsandobtainingneedlingsensation.

[Keywords] Deqi(GettingQi);NeedlingSensationR

esponse;AcupunctureEffects;Neurons,Afferent/physiol

;Neurons,Efferent/physiol

祖国医学认为,穴位乃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处,它外络肢节,内属脏腑,是人体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输注聚结于体表的位置。穴位作为一个感受装置,在针刺作用下,通过相应的神经通路,引起各种相应的机能活动;同时穴位又作为一个效应装置,在神经、体液或内脏活动影响下,表现出某些机能或理化特性,即经穴―脏腑相关性。既然腧穴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那么针刺一定穴位可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即所谓气至病所。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视得气感,可以说良好的针感是良好的治疗效应的标志之一(但不排除无针感而有治疗效应)。现代研究也表明针感越强,疗效越好。《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说明得气与气至病所是一致的。近年来,分别研究针感的传导路径、经穴调整脏腑功能的传导路径的有关报道颇多,但却相互脱节,甚而有矛盾之处,皆不能完整说明得气与治疗之间的一致性,以下就此问题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探讨二者的契合点。

1 体节论

人体在胚胎早期,胚体由40对体节沿胚体中轴连接而成分状结构,每一原始分节包括体躯部、内脏部和神经节段三部分。由神经节段向体躯部和内脏部分别发出体躯神经和内脏神经,将这两部分联成一整体,构成了脊椎动物和人体的原始机能局部单位,以后随着胚体的生长、分化,体躯部形成未来的四肢、躯干(皮、肌、骨),内脏部形成未来的内脏器官(中空及实质器官),神经节段即成为未来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为脊髓。随着机体的发育,神经中枢趋脑性化,高位中枢成为超分节结构,仅在脊髓和脑干仍保持着节段状或节段状痕迹结构。在后来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无论内脏变化成什么形状,肢芽如何向外伸展,体躯部的皮节、肌节怎样向远处变位、转移,其神经根怎样排列组合成形态复杂的神经丛,但在机能上仍然保持着节段性的支配关系,即其原来所属的节段支配领域保持不变。每个体节就是一个以神经节段为中心,并经过体躯、内脏神经联系的表里关系、内外统一的整体。如果在成体上切断一个神经根,肢体上出现的麻痹区,仍然能够反映出胚胎期节段支配的特点。不过此时是通过重新组合后的几个节段神经的各一部分纤维实现的而已。通过十四经综合对比,例如对督脉、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以及手少阴心经等观察到经络穴位的配布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与神经节段的关系相一致,尤其是以躯干的腹、背侧部的吻合更加典型。将其穴位主治病症的特点逐一地与神经节段支配关系加以核对,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同神经节段反射联系一致。

2 躯干部腧穴主治与神经节段性支配相关规律性形

成躯干腹部、背侧部的脊神经主要是胸神经,其神经有规则地从脊髓两侧发出,穿出神经孔后又分成前支和后支。后支较细,穿过肌肉分布于背侧正中线两旁;前支较粗,行于内、外肋间肌之间,沿肋骨向前行,末端达胸,在腹壁正中线两旁,由深面穿至皮下形成前皮支。该前皮支又分为内侧支与外侧支,前者呈分节状,排列均匀,分布于胸、腹壁正中线上,左右两侧相互对应,并不重叠;前皮支的外侧支也呈分节状排列,分布于正中线两旁约1寸处。这些分支还发出小分支分布于相邻的上下2分支中间的皮肤上,上6对肋间神经分支分布于相应的肋间肌、胸壁皮肤和胸膜壁层;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除了支配相应的肋间肌外,还分布于腹部前、外侧壁的肌肉、皮肤、腹膜和腹膜壁层。胸神经的后支也保持着胚胎期的分节状,彼此不吻合成丛,后支穿过横突间隙、骶棘肌、椎旁肌肉到达皮下时也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其内侧支分布于背侧正中线上,左右密切相接,但互不重叠;后支的外侧支也呈分节状,分布于脊柱两侧,大致与椎骨的排列对称,并与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相对应,其中胸部背侧的分支较短,但到肩部者较长,向外可达肩胛冈附近。躯干部、腹部的经脉有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躯干前面的神经分布均保持着节段状的规律,彼此距离均等,排列匀称。而胸腹部的腧穴分布也恰好是距离均等(同身寸)地排列。另外在前正中线两旁的穴位都位于上、下相邻的2分支之间,并且穴位附近有其小分支分布。躯干背部的神经分布亦都保持着节段状的规律性,背部正中线及其两旁的穴位分布与躯干前部相似,也是有规律的排列,并且与脊神经后支的分布相吻合,其上部的后外侧支较长,而该处的穴位在外侧的分布就比较密集,二者显示出相关规律性。

从躯干部、腹部腧穴的功效、作用来看,与神经节段性支配也具有一致性。如任脉腧穴膻中穴处分布着自T5的躯体神经,由T5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肺脏和心脏,而膻中穴具有主治咳嗽、哮喘、心悸、胸痛等肺部和心脏多种疾患作用;下脘穴处分布来自T9,T10的躯体神经,由T9,T10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胃、小肠、肝、胆、胰、脾,而下脘穴具有主治各种上腹疼痛、呕吐、消化不良、黄疸等与上述器官有关疾患的作用;关元穴处分布着来自T12的躯体神经,由T12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子宫、输卵管、肾脏与输尿管,而关元穴具有主治遗尿、遗精、尿闭、崩漏、月经不调、不孕、产后恶漏不止、腹泻、肾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的作用(膀胱、卵巢、等器官虽然没有分布着来自T12的交感神经,但却分布着来自T11的交感神经,即关元穴与膀胱、卵巢、等器官处在相近的节段区内)。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部两排纵行穴位的节段都明显地与脊髓节段相对应,也与主治的内脏器官相对应。

3 问题的提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认为穴位治疗内脏器官疾病,可能是通过躯体传入―内脏传出途径实现的。但在四肢部,仅从皮节、肌节的神经节段来解释,的确困难。如内关穴分布有正中神经本干及其骨间掌侧神经,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等,它们的躯体性节段不会超过臂丛的C5~T1,这显然与心脏T1~T5和胃T6~T9所属节段相差甚远。足三里穴分布有腓深神经本干和隐神经、腓浅神经等,它们的躯体性节段不会超过腰丛的L1~T4和骶丛的L4~S4,这与胃T6~T9、小肠T6~T10所属节段相差较远,由此是不能解释经穴治疗内脏疾患的特异性的。

4 经穴交感神经节段支配

在不排除经穴通过躯体传入―内脏传出的联系前提下,外周经穴的交感性传入冲动,通过脊髓中枢促使相应的交感传出,从而导致脏器运动的特异性反射活动,即强调内脏传入―内脏传出这一反射路径。全身经穴按交感神经支配区域可划分为14个穴段[1],见表1。

表1 全身经穴交感神经支配区域

在穴段内的任何一点,原则上都可以有节段较为一致的交感性神经支配,也都可能有相似的治疗作用。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就可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外周血管的交感性(内脏性)传入神经可沿血管壁和脑脊神经伴行,或者先与血管壁的交感神经伴行,又呈邻近节段性加入脑脊神经,尔后再以多种方式通过交感神经干,最终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内形成了“(外周)内脏传入―内脏传出(交感)”的特异性反射联系,与此同时,脏器的生理病理变化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可通过“内脏传入―(外周)内脏传出”和“内脏传入―(外周)躯体传出”两种反射,从而影响外周穴位处的种种变化,这就是“气至病所”或经穴―脏腑相关性的神经学基础,以下分别说明。4.1 躯干部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从胚胎到成体,躯干的神经节段基本保持一致。外周的肋间神经、腰神经按一定节段呈横行排列,并且与脊柱两侧的交感神经干有明确而相应的交通支,所以躯干部的交感性神经节段参照脊神经节段就可以了。

4.2 头面部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按胚胎学解释,头面部的主要血管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在胚胎时是分别由腹主动脉根部和背主动脉根部发生、发展而来的。因此在成体上,躯体性神经与交感性神经的节段性相差较大,头面部除脑神经外,脊神经节段为C1~C4,头面部血管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T1~T4,按解剖学解释,来自颈上、中、下神经节的交感性神经纤维构成颈动脉丛,又随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等分布于面、耳、眼、鼻、口和头颈等处,这些部位血管的内脏性感受器及其传入神经,可经各支动脉、颈总动脉丛、相应的神经节,将该处的感受信号传向脊髓的T1~T4节段;再者胸部脏器如心脏、支气管和肺等的脊髓中枢也在T1~T5节段。这样,头面部血管与胸腔脏器就有了相似的交感性神经节段,它们有可能在相应脊髓内会聚。

4.3 上肢部交感性神经支配上肢血管的交感性神经节段T2~T9大致可分为2部分,前侧面和后侧面。由于前侧面的节段较低,所以其交感性神经支配可能主要是以T2~T9中的下几个节段为主,那么属前侧面的三阴经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也是这样。后侧面的神经节段位置较高,所以其交感性神经可能主要是以T2~T9中的上几个节段为主,上肢后侧面的三阳经穴位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也是同样。那么三阴经腧穴都能主治胸腔、腹腔的许多脏器病症(如胸腔脏器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T1~T5,横结肠以上的腹腔脏器为T6~T12;三阳经穴位基本上能与头面部(相应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T1~T4)疾病有关。例如内关穴主治心脏疾患,针刺后内关穴区血管的内脏性传入神经冲动,可增加或降低脊髓T2~T9的下几个节段的兴奋性,这种兴奋性的变化会使心脏(通过星状神经节)传来的神经冲动受到反射性影响。外关治疗耳聋、耳鸣、头痛、腮腺炎等病症。头面部的交感神经支配主要在T1~T4节段,外关所在上肢外侧面主要影响T2~T9上几个节段的兴奋性,这样上肢后侧面穴位与头面部交感神经的会聚就可能形成“内脏传入―内脏传出”的特异性反射。

4.4 下肢部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下肢内侧面的三条阴经和后侧面的一条阳经即胆经共36穴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主要是以下肢T10~L3节段中的下几个节段为主;外侧面的2条阳经21穴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主要是以下肢T10~L3节段中的上几个节段为主。内侧面36穴主治下腹和盆腔器官(相应的交感性神经节段T10~L3)病症,外侧面21个穴位主要对腹腔脏器(横结肠以上相应的交感性神经节段T6~T12)病症。如足三里穴的交感性神经支配以T10~L3节段中的上几个节段为主,与横结肠以上腹腔器官的神经节段T6~T12有部分重叠,所以足三里能治疗腹痛、胃病、肠炎、消化不良等病症。同理,三阴交能治疗月经不调、经闭、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

5 针感的传入路径

在各种组织刺激中可引起针感反应者,仍以刺中神经的发生机会最多。电生理实验也证明穴位针刺的感觉信息是由神经传导的,针刺内关或神门时,在受试者有得气感的同时,恰好能在肘部及腋部正中神经上同步地记录到动作电位。针感包括施术者与患者两方面含义,施术者针下得气感就是一种隐性气至病所表现。临床还观察到针刺环跳穴时,针感沿坐骨神经方向传导,病人则有酸麻胀痛感。这些表明针刺得气是以躯体传入神经为主导。而针刺调整脏腑功能则主要是以交感性神经(内脏传入纤维)为主,那么怎样解释针刺有得气感而后达到好的治疗效应这一关系呢?

有研究发现人体足三里、阑尾穴解剖中皮神经和深层血管体表的深度,恰好和针刺临床上的浅得气、深得气深度一致,穴位深层还可见到腓总神经与胫深神经分支到胫前动脉,并与动脉上的交感神经丛相吻合。肾经的复溜穴内有胫神经到胫前动脉血管支的吻合支;心包经的劳宫穴内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发出的到血管的吻合支;合谷穴有来自拇指掌侧总神经的血管支;三间穴下有食指掌侧固有神经发出到血管的分支。另有研究证实穴位针感点在深层组织内,穴位下的血管、神经(干、支、束、丛)、神经游离末梢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和针感的形成密切相关。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和血管平滑肌有可能参与针感和针刺效应的形成。也就是说穴位下躯体神经与血管周围或血管壁植物神经丛相联系的吻合支或汇合区,很可能就是沟通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之间机能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枢纽与通路,也是得气感与针刺效应同时伴发的原因之一。

6 结论

躯体性神经与植物性神经在血管丛形成汇合区,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神经相联系的枢纽。由此可推测出针感形成的大致路径:针刺穴位所引起的躯体性和内脏性感受器兴奋后,所产生的传入冲动在外周由混合神经主要由躯体性神经纤维向中枢传递,最终经丘脑上达大脑皮层。针刺效应的大致过程:针刺产生的冲动由混合神经主要是由内脏传入性纤维传递至脊髓,再发出内脏传出纤维到达由相同节段支配的内脏器官。内脏器官发出的神经冲动与针刺信号在中枢的传导特点也是较为一致,穴位传入信号能够到达内脏性神经的皮层投影区。得气感与针刺效应在穴位处以及大脑皮层区都有相互衔接、汇合区,可以推测针感与针刺效应是保持同步一致的。

7 参考文献

1 袁其伦.现代针灸学概论.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12

(收稿日期:20010515,成平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