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高中化学新课程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决定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采用比较中性的通用学习策略,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交流学习策略的学习体会,不仅有利于学科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有利于通用学习策略在相同学习领域的迁移和拓展,帮助学生提高理科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 化学 实施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实现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就应着眼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管理自己学习;理论要学会学习,学习者就要明确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动机等因素与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成为策略型的学习者。为了更清晰地阐述学习策略对学习的影响,我们首先应当对学习过程有一个发展的认识。

1 学习过程分析

人类对学习的认识,主要经历了三个认识阶段。不同阶段产生的学习理论有着各自的特点,体现了人类对学习的认识发展过程。以桑代克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过程看成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强调学习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使有机体的行为不断发生改变,它关注的是刺激的强弱和刺激的次数,因此,学生的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应是不断的刺激和强化,加大学习的练习量。现代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是自发、主动和整体的行为,是个体运新课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事物经由认识、辨别、理解,从而对新知识进行程同化或顺应,扩展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每个个体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不仅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学习的结果。从上述分析可知,现代学习理论着重研究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过程,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学习的结果看成是人的思维形式即认知结构的变化。要获得有效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优化自身的认知加工过程,而且要优化自身的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是实现这一目的有效途径。

2 高中化学学习策略构建

以往我们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学习方法层面上。但学习方法不等同于学习策略。虽然学习策略也可以简单地看成是课学习方法的有效运用,但这种认识还不能清晰地说明学习策略的主要涵义。在理解学习策略的涵义时,我们要注意把握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规则、方法、技巧和调控方式都可以看成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学习策略的掌握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化学新课程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决定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而以模块为基础的学分制,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分不同的模块学习,还要求学生能合理地利用外部学习资源。如果我们还沿用原来的按知识内容或教学流程划分的学习指导策略,将难以满足新课程的学习。如果能采用比较中性的通用学习策略,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交流学习策略的学习体会,可能不仅有利于学科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有利于通用学习策略在相同学习领域的迁移和拓展,帮助学生提高理科学习的能力。

2.1 化学信息选择策略的指导与训练

化学信息选择策略主要受学习目标、问题的类型和顺序、刺激物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选择性注意是化学信息选择的心理学基础。有关研究认为:“选择性注意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集中于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的觉醒或警觉状态的学习策略。”有关研究表明,对学习的内容给予高度警觉和注意,能够区分概念的重要性,熟悉程度不同的材料,选择有效的信息加工策略,及时关注错误出现的原因,注意反馈和评价是优秀学生学习的重要标志。化学信息选择策略可以保证学生将注意指向重要的学习材料,强化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课堂听课效果和学习的效率。在新课程实分施过程中,由于每一个课程模块的课时相对较少,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要输入较多的化学信息;而这些信息中有关解释和说明的内容占的比例较大,学生可能会缺乏区分重点知识与非重点知识的能力;学习初中课程时养成的慢、细、少、重复次数多等学习习惯,将难以适应高中化学共同基础和选修模块的学习。因此结合课堂教学进程,加强对化学信息选择策略的培养,可以缩短学生学习的适应期,提高学习能力。对化学信息选择策略的训练,对《高中化学标准》中不同模块都出现的内容,特别要注意目标要求的水平差异,指导学生进行选择性注意,准确把握内容的不同要求。对不同模块的课标要求,如果能在每课时教学前,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训练学生对课标内容的把握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体系。学习目标体系可由学科目标单元目程课时目标问题目标等不同层次目标组成,也可以由长远目标理论现实目标模块目标组成。一般系列目标比单一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也更利于对信息的选择。学生只有自觉地以目标指导自己的学习,并能根据反馈信息,适时地调整目标,才能掌握自己的学习进程。

2.2 专注于重要信息

教师要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选择重要信息的技术,提高信息选择分能力。其中主要的策略有:(1)画线或标着重号来标明不同性质的重要文字。如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标记、标箭头、画问号等。(2)写提要或列大标题、小标题,都能使注意专注于主要信息上,提高学习效果。如在教材内容的空白处,写出重要知识点或关系图、方程式、实验现象、注意要求等。(3)作笔记。作笔记是控制、维持选择性注意的有效途径。比如留有空白的笔记,在课后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错题笔记,记录错题的类型和原因;问题笔记,记录随时产生的问题和老师的解答等。记笔记主要应记思路、纲要、要点和问题,还可以用化学符号来速记;每次课完成后,要整理笔记,这样有助于内容的巩固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2.3 学会提问题

不同类型的问题及呈现顺序,会使学生注意不同的内容。一般先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分解,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强化学生对重要信息的注意。对学习的重、难点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前置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注意。比如原电池的原理,可以通过水果电池或贺卡电池的电流产生,观察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的事实,引导学生探究电流产生的原因,加深对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程件的认识。另外,也可通过问题类型的变化,引导学生注意的转换。比如有机模块中葡萄糖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可以先提问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学生主要关注结构中官能团的种类和结构特点;再提问程葡萄糖可能具有的性质,学生的注意又转向性质的细节和如何用方程式正确表示。这样可以变换不同的问题类型,引导学生注意重要信息。教师若能采取诸种有效的外部手段来控制、引发学生的注意,实践将会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4 强化刺激物

化学以实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实验中各种刺激物的变化,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耀眼的光、明亮的火焰、鲜艳的色彩、强烈的对比、新奇的实验装置和独特的实验设计、多种教学媒体的合理使用等都可以强化学生学习注意力的保持。训练学生掌握化学信息选择策略。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选择性注意策略的培养和训练,有助于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的提高。

2.5 化学学习深加工

化学学习深加工策略是指学生在化学信息选择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的精制和组织加工。深加工策略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并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重组。如常见的类比、比较、概述和符号转换策略等。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化学知识集合成一个组织的结构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在节、单元、章的复习和总复习中经常采用的结构图、纲要和图式等策略。组织策略在于构建或突出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信息易于接收;精加工则是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取得联系,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精加工是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策略,但对于教学来说,引导或促使学生进行精加工,既是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精加工策略学习入手,逐渐加大难度,过渡到能根据模块内容的特点较为综合地进行精加工。同时要注意控制教学的节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与时间,为他们创造能够进行精加工的条件。组织策略新课组织策略强调要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或编码,使信息由繁到简、由无序到有序贮存在头脑中,它不仅能有效地利用于材料的识记与提取,也能有效地加强与提高对材料的理解与表达。组织策略是优秀学生的常用策略,优等生比学习困难生更善于使用组织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如意.立足“农”情,有的放矢――谈农村初中化学的总复习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2] 周艳.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营得一片自由的空间[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3] 杨焱松.关于高中课本中“金属钠的理、化性质”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