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VC的“驼峰曲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VC的“驼峰曲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风险投资商在投资因特网或技术型公司时常常会遇到一个称为“风投的驼峰”的现象。从早期技术或商业模式投资的“早期启动”到开始过于热情而快速进入一个“过度期望”的驼峰, 随后是进入了失望的“幻灭低谷”,因为新技术或新的商业模式在满足实际市场期望方面的失败并快速的变得不时髦。但加以时日,总有几家公司能够通过“复苏上扬”获得新一轮资金的支持而度过“潜心准备”期,再最后实现“收获发展”达到上市的目标,或被收购兼并。

在某一新技术新模式的“早期启动”阶段,风险投资中的天使投资人或初创期投资者是通过对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的远见卓识,在别人没有看到或还在犹豫观望的时候就占领了先机进行了投资。国内以IDGvc为典型的一批风险基金通过在“早期启动”期的投资如携程、百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时投入的资金通常是在几十万到百万美元数量级,而且个数不多。

逐渐的会有同类型的新公司出现,其他VC也开始看到类似的投资机会,于是众多的新投资跟进把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到“过度期望”的顶峰(驼峰1)进而造成了过于狂热和不现实的期待。最典型的例子是P2P视频。一年多以前,以P2P技术提供者出现的众多公司如PPlive、PPStream、Roxbeam、Mysee等,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众多项目吸引了大量的资金。

随着第一轮投资的结束,资金投入量同新技术和新模式一起进入了“幻灭低谷”,收入模式被提到考核公司业绩日程上来。很多公司的产品进步明显放缓,而市场表现更加差强人意,无法达到早先的期待,导致了投资者的观望。除了技术原因外,第一轮融资成功之后的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变得战略不清晰、方向不明确,因为钱多起来无法控制自己什么都去尝试的欲望,不断的尝试和试挫,导致贻误了公司发展的最好机会。这时候媒体一般会抛弃相关的话题甚至是进行负面评价。今天的移动游戏、P2P视频就是典型的例子。也有很多技术深陷低谷长时间不能自拔,甚至走向失败,如铱星电话。

这时候,或是有VC为了拯救自己已经投资的公司,或是新的投资者看到别人没有发现的曙光,而进行新一轮的资金投入。在低谷的公司也会做一定模式的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投资者的偏好。能及时抓住“复苏上扬”机会的投资者通常是真正的远见者和大大的赢家,如过去MIH集团从IDG和盈科手中收购腾讯股份曾经一度持股近50%,其远见和魄力令人佩服。另一个例子是当年软银投资盛大4000万美元,在18个月后顺利退出套现5.5亿美元,这也是在盛大相当困难的时候做的投资。此举使软银摘取了“2004年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的桂冠,投资盛大也成为2004年度中国风投的最佳案例。在“复苏上扬”期中,尽管业界可能已经停止讨论该技术和模式,但探索中的公司却不断获得对技术应用的理解,积累了实践经验。这些公司通过持续的努力工作,能够让更多的VC真正认同了新模式的前景和风险,从而会有数家企业获得千万美元数量级的投资而达到第二个“驼峰”。

在经历了“驼峰2”后,新技术和新模式已经被证实,部分竞争者被淘汰,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被广为接受,技术逐步稳定并进入第二或第三代。这时的企业一方面在潜心快速的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已经在做上市前的“潜心准备”。在这个准备期中,也会有企业没有选择IPO的最终上市之路而被成功收购。最好的例子就是聚众传媒在即将上市前被竞争对手分众传媒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总价值为3.25亿美元。这对15个月前以1500万美元投资聚众的凯雷集团来说不仅省去了IPO的繁琐和不确定性,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对于绝大多数成功的企业来说,上市前的“收获发展”期中会有资金雄厚、擅长做Pre-IPO的投资商注入大量资金来实现上市前的公司包装、业绩的最后冲刺和成功的路演。一个公司其成功的程度取决于技术和应用的广泛性或仅仅是一个细分市场。

成功的风险投资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成功的早期投资者,他们通常是把握住在“早期启动”和“幻灭低谷”期间的投资机会以得到投资回报最大化。在“过度期望”期的投入意味着很大的风险,因为这时的投入已不是一家二家企业在做,而是十家八家在竞争了。很久以来的一个经验法则告诉我们,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里最多只会有三家企业的生存空间。第二类是成功的后期投资商,他们绝大多数靠实力、品牌、经验和丰富的人脉关系能赶上“复苏上扬”期以后的机会。Pre-IPO的投资一般风险较小,但回报却很可观。

如果把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导入过程结合到“驼峰曲线”中去,我们可以看到机会可能在是“早期启动”的未来电信技术和新型增值业务。机会也同样存在于“幻灭低谷”中的移动增值服务和IPTV行业相关企业。对于近期内业界谈论比较多的移动搜索、手机电视等,则需要谨慎看待。在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的移动音乐、在线游戏和无线增值方面,尽管从概念上已经很难创新,但还是可能有成功的公司做出优秀的业绩。

我相信每个投资者对他们关注的领域心里都会有这么一条曲线,只是大家对技术的成熟度和模式的可行性会与我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如果我这条不成熟的“驼峰曲线”能够引发业界的一些探讨和思索,无论对投资者还是融资者应该都是一件幸事。

做个简短的总结,“驼峰曲线”显示了新模式和新技术如何和何时越过两个投资的驼峰,最后提供实际的价值并被广泛接受而进入“收获发展”。成功的VC尽早在“早期启动”时探索作早期投入,同时避免在第一个驼峰顶部跟风。同样重要的是要经常在处于“幻灭低谷”中的技术和模式里积极寻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