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少年英语学习态度散漫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少年英语学习态度散漫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小学生个案的观察,发现他在英语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其学习态度散漫的原因,进而探讨应对之策。

关键词:英语;学习态度;个案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7-03

全球化进程加快,英语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各级中小学逐渐加强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是影响其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督促学生积极学习英语,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们结合一个小学生个案来分析学习态度散漫的原因,并探讨应对之策。

一、个案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彦英,男,14岁,N市W小学五年级(5)班的学生,来自江苏省赣榆县沙河镇。曾在老家就读,随父母到N市,转入当地学校。其父母忙于打工,疏于关心孩子的学习。

2.班级及任课教师情况:目前,N市W小学学生的生源除了城区和郊区本地学生外,有一半是外来务工子女。彦英所在班级有很多学生是“插班生”。此外,该班三门主课的任课教师中,只有数学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带这个班,其他老师多是半途接手,英语老师更是一年一换。

二、学习态度不良的表现

1.课堂表现。①常见表现:彦英上课基本不听,做自己的事。在老师面前常面无表情,偶尔会露出无所谓的笑容。他一直独自坐在最后,常在课堂上拉同学讲话。数学或语文课,他有时能正襟危坐,但英语课上却总是东张西望,动个不停。问他怎么不听课,他说不会英语。②与英语老师的冲突:一次英语课,彦英一直盯着窗外,老师让他出去,他不肯。老师竟直接往外拽彦英,扯他书包,彦英不肯动,她就把彦英的书包、英语书等扔出窗外,并一直说彦英是“二流子、痞子”。彦英气得不理她。窗外有人要捡书,她大吼不准。当书从窗外扔进来后,彦英拿起被扔进来的英语书使劲敲桌子。老师质问道:“你敲什么敲!”两人这样对峙着,直到下课,彦英被拉到办公室门外站着。

2.作业情况。语文或数学老师常中午到教室看班,一般会讲习题,做错的学生要到老师面前订正。彦英的语文和数学作业一般能完成。英语老师几乎不看班,作业均由学生自己抽时间做。有一次,全班在抄黑板上的英语短语,彦英却拿起坏拖把说去修拖把。十几分钟后,他拿着破拖把回来,一见有老师在,就又拿着拖把向外走,说拖把没修好,再去修修!结果没回来。彦英的英语作业几乎从未完成过。偶尔做好,也是他次日到学校抄的同学作业。

3.同伴关系。彦英平时玩伴并不多,和同班同学关系淡漠。同学不太与他玩,反而常讥讽他。一次笔者正教他英语,附近的女生嘲笑道:“别管他,他什么也不会。”笔者看那女生一眼,对彦英说:“不会可以学,有问题,可以问我,我帮你。”彦英还未有所表示,那女生又抢说:“他能提什么问题,我看他什么也提不出,因为他什么也不会!”彦英脸上有一丝不悦,但很快换上无所谓的笑容。

三、英语学习态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4岁的彦英道德发展水平处于习俗水平,即道德发展阶段论的第三、四阶段。处于该水平的个体着眼于社会及其希望的问题,遵从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维护传统社会秩序。尤其第三阶段心理特征是寻求认可取向,凡是成人赞同的,他就认为是对的。为何彦英在英语学习方面却表现的那么散漫呢?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缺乏学习动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统称缺失性需要,基本满足缺失性需要后,才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学习心理角度看,人们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展和实现。从此意义上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而彦英的缺失性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更遑论他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首先,彦英的父母是流动人员,彦英跟着父母变动,生活不稳定,又常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训斥,这使他的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其次,在家,彦英父母忙于打工,鲜少关心孩子的学习,与孩子缺少沟通;在学校,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要求,他的学习一时跟不上,老师很少关心和鼓励他;同学常嘲笑他,他几乎没有朋友,好学生更不愿与他为伍。这些原因造成彦英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再次,英语老师的训斥、谩骂和同学的嘲笑使彦英的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种种缺失性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还如何来谈自我实现的需要?缺少自我实现的需要导致彦英的学习动机不强,没有学习动力,进而很难有认真的学习态度。这是导致彦英对英语学习态度散漫的一个重要原因。

2.自我概念没有得到正常发展。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而正确自我概念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其中,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因为只有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尊重),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好感(自尊)。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极大地影响着他的行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他的自我概念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行为由态度决定,所以,我们可以推导出学生的自我概念极大地影响着他的学习态度。个案中的英语老师经常辱骂学生,说班级的学生是“菜市场来的大妈”,并在他人面前骂彦英为“二流子、痞子”,忽视学生的意见,甚至在课堂上将学生的书包扔出窗外,还不准他人捡。这是对学生极大的不尊重,学生被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自尊心严重受损。缺少了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这两个必备基本条件,彦英的自我概念不能得到正常发展,导致他不尊重老师、讨厌学习英语等态度的形成。我们常说:“要想他人尊重你,你先要学会尊重他人。”教师是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表率,学生的很多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影响。彦英的英语老师显然没有起到为人师表的良好作用,反而对学生恶言相向,使师生交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越来越讨厌英语。

3.认知失调。在转入W小学前,彦英在原学校成绩不是最差的,以前的小学也不太重视英语教育。而在新学校,他的成绩突然变成最差的。本以为像以前一样学就可以的内容,却达不到新学校的学习要求。当他发现对自己原有成绩和英语学习要求的认知与现在的认知不协调时,出现认知失调,内心感到不愉快和紧张。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此情况下,个体总是力求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达到新的认知协调。认知失调不一定导致态度的改变,它仅为态度的改变提供了条件。而彦英的老师并没有及时抓住时机,采取措施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变,而是一味地批评训斥。此时,彦英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观点,形成自己学不好,尤其是学不好英语的观点。这种观点形成后,彦英有些自暴自弃,学不好就不学,导致他英语学习态度散漫,不愿学。由此可见,彦英对英语学习的散漫态度不是某个单方面因素造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四、对策与建议

基于上述原因的分析,针对彦英的情况,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对于转化彦英的英语学习态度有一定的可能性。

1.行为协议法。让彦英的家长、老师及他本人共同协商,确定每一方要做哪些事情。首先,商讨家长该如何关心学生的学习,如每天与孩子交谈5分钟,问彦英最近英语学习怎么样。让彦英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其次,商讨教师行为。教师不要出现辱骂学生的行为,要尊重学生,当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好时要及时表扬和奖励。再次,商讨彦英的言行态度。上课尽量专心听课,作业及时完成,尊重老师和家长。争取每次考试有进步。

2.暗示、期待。首先,英语教师在平时多给予彦英鼓励,对他说“你能学好英语”,让他逐渐形成自己能学好英语的自信。告诉他“老师期待你的进步”。其次,教师在批改平时作业时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评语,如:“Good!作业很认真,只是有一点小错误,如果能更细心一些,那就更好了!”“有进步!”暗示彦英能学好英语,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再次,教师可以暗中安排一些学生与彦英做朋友,帮助他学习英语。

3.代币法。起初,每天对彦英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出的好的行为进行奖励,等他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奖励(如,得到五颗星星)时,开始实行好的行为进行奖励,不良行为进行惩罚的制度。当奖励达到一定数目时,可以到老师或家长那里兑换另一种更有吸引力的奖励,如:一个愿望。当他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态度后,可以让代币制逐渐消退。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一下子就取消代币制,而是在代币制的不断调整中逐渐取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彦英对英语学习的散漫态度是多方面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彦英讨厌学习英语的态度也不是短期内能改变的。这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共同协作,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逐步改善彦英的学习态度。争取使彦英早日改善对英语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