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

范爱军(1955~),山东海阳人,经济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兼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高敬峰(1969~),山东滕州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摘要:文章在对1997~2006年10年间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要素禀赋特征和附加值特征,认为产品内分工主要发生在我国制造业中的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但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在获取更高附加值的利益驱动下,我国制造业内的企业会自主进行资本和技术积累,从而有助于我国制造业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的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比较优势;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3-0004-06 收稿日期:2007-12-05

产品内分工描述了生产过程垂直分离为不同阶段的现象。描述这一现象的术语一直没有统一起来,诸如价值链切片化、生产过程分离化、地点分散化、外包、产品内分工、中间品贸易、生产非一体化、生产分享、垂直专业化等术语经常是混用的。这些术语虽然存在细微的区别,但基本描述了共同的现象,即生产环节在纵向的垂直分布…,也就是产品生产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后在空间上分布和展开到不同国家去完成,由此形成了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

本文基于国际分工视角,延续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等术语,使用产品内分工这一术语。基于产品内分工进行的贸易称为产品内贸易。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既可以发生在国家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各类文献主要研究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本文也是如此。考虑到本文主要使用Hummels等人(2001)对垂直专业化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来对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内分工现象进行分析,因此,下文中将产品内分工和垂直专业化理解为相同的概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品内分工的实质是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分工或“要素分工”,这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本文在对1997~2006年10年间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要素禀赋-变化,尤其是资本积累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和改善产业结构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分V_比重的计算和分析

(一)运用的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Hummels等人(2001)关于产品内分工的界定与计算分析方法。

Hummels认为产品内分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 产品的生产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的阶段;

2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提供了价值增值;

3 至少一个国家在产品的加工阶段中必须使用进口投入品,而且这一使用进口投入品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部分地用于出口。

为了度量基于产品内分工引致的贸易活动,Hummels定义了基于产品内分工贸易额的基本公式:

VS=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产品总价值*出口总价值

(二)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比重的计算和分析

Hummels等人(2001)计算产品内分工比重的方法主要依赖于投入产出表。我国每5年编制一次投入产出表,最新可得到的投入产出表是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8月的《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因此,本文首先运用中国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来计算和对比我国制造业在这两个年度的产品内分工比重变化状况,然后再根据1997年的进口系数矩阵推算1997~2001年的产品内贸易额,根据2002年的进口系数矩阵推算2002~2006年的产品内贸易额,从而得到我国制造业在1997~2006年10年时间里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变化状况。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的计算结果来看,对比1997年和2002年的产品内分工比重值,可以发现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产品内分工比重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因此,我国制造业总的产品内分工比重也是上升的,从1997年的14.88%上升到2002年的19.92%。短短5年时间里,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比重就上升了5.04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迅速加深。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产品内分工比重差别较大,反映出不同行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是不同的。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在这两个年度的产品内分工比重排序顺序变化不大,产品内分工比重比较高的行业依次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品内分工比重在这两个年度里都是高居榜首,分别达到了28.53%和37.20%,远远高于制造业产品内分工比重的平均水平。

产品内分工比重比较低的行业依次包括: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等。其中,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产品内分工比重在这两个年度里都是最低的,分别为6.99%和8.72%,远远低于制造业产品内分工比重的平均水平。

1997~2006年10年时间里,我国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表现出了迅速增长的势头。我国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在1997年时为275.47亿美元,在此后年度里不断增长,到2006年时已达到2224.19亿美元。2006年的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比1997增长了7.07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6.12%。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占制造业总出口额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15.91%上升到2006年的23.35%。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该行业的产品内贸易额从1997年的44.7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805.87亿美元,期间增长了17.03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7.90%,远高于制造业产品内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其他发展较快的行业包括: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这些行业产品内贸易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31.39%、30.23%、27.16%、26.95%。

二、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比较优势特征检验

下面分别对1997~2006年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中的要素禀赋特征和附加值特征进行检验和分析,以检验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比较优势特征。为确保数据的平稳性,将1997~2006年分前5个年度(1997~2001年)、后5个年度(2002-2006

年)两个时间段来进行检验,对其中所使用的要素禀赋特征数据、附加值特征数据均使用其5年的平均值。

(一)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的要素禀赋特征检验

下面对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比重在不同行业上的差别针对要素禀赋特征进行跨行业截面数据分析。构建待检验函数如下:

VSSj=β0+β1(K/L)j+β2FDIj+Ej

其中,j=1997~2001年、2002~2006年,εj是随机扰动项。

VSS:产品内分工指标,VSSj的具体数值使用表1中的计算结果。

(K/L)j:资本/劳动比例指标,(K/L)j是指各行业资产值与职工人数值之比。资产数据使用相应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1997年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产总计统计值。职工人数数据使用相应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工业分行业职工人数统计值(2003年以后为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统计值)。

FDIj:外资比重指标,FDIj“三资”企业比重×100。“三资”企业比重是指按行业分“三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97年为全部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三资”企业是指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数据来自相应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值。

以上两项指标都须将《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汇总为投入产出表中的行业数据并求其5年的平均值再进行统计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根据表2的计量检验结果,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比重与资本/劳动比例和外资比重都是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内分工主要出现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外资进入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内分工程度。产品内分工发生的基础是该产业在技术上可分为不同的生产阶段,而这些不同的阶段又可以分别在不同的地点来完成。从这一角度来说,资本密集型行业比劳动密集型行业更有条件实行产品内分工。外资将生产链较长的产品按照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将部分生产阶段安排在中国来完成,加深了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

(二)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中的低附加值特征检验

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加深,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加强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并借此机会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仍处于低加工度、低附加值阶段,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仍然很沉重。

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特征可以通过产品内分工与行业利润率之间的关系来检验。下面构建待检验函数如下:

Pj=β0+β1VSS+εj

其中,j=1997~2001年、2002~2006年,εj是随机扰动项。

Pj:利润率指标,数据使用相应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1997年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将其中的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汇总为投入产出表中的行业数据并求其5年的平均值。

VSSj:产品内分工指标,VSSj的具体数值使用表1中的计算结果。检验结果见表3。

表3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的程度与利润率是负相关的关系。产品内分工程度越是比较高的行业,其利润率越是低,这说明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仍处于低加工度、低附加值阶段。虽然根据国内制造业的资本密集程度来看,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基本上发生在相对资本较为密集的行业,但根据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资本密集程度,并结合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的特征来判断,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仍然是利用了我国的劳动要素优势。

克鲁格曼教授曾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产业内贸易中生产环节细分的情况:假定一家美国公司在加拿大生产某些复杂的计算机芯片,然后把芯片运往亚洲并在亚洲组装成计算机,再运往美国,不妨将出口的零部件与进口的整机都归类为“计算机与相关设备”,那么上述交易就可划为产业内贸易。然而真正出现的情况是美国出口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芯片),同时进口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计算机组装)。克鲁格曼教授认为这类产业内贸易实际上是由比较优势驱动的,较多的发生在低工资国家与高工资国家之间。该例子虽然是为了解释产业内分工中比较优势的作用,但由于是以产品分为多阶段为基础的,因此,也可用来解释产品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比重最高的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可以说是该例子的真实写照。

三、产品内分工下的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从上述分析看出,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但表现出了低价格和低附加值的特征。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仍表现在劳动要素的优势上,制造业各行业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的升级任务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下面利用产品内分工理论中的单位成本函数方法分析我国制造业如何通过资本积累实现产业结构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的升级。单位成本函数方法是产品内分工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价值链理论上的耦合点之一。

假定制成品分成一系列连续的生产阶段,每个生产阶段的序号为i,i∈[0,1],其中0为上游始端,1为下游末端,i的序号越小表示该生产阶段的资本密集度越高。假定i<1的所有产品都是纯粹的中间产品,消费者只需要完成所有阶段的最终产品。生产i+di阶段的中间产品要求使用1单位i阶段的投入品和一个资本/劳动组合的成本c(w,r,i)di,其中w表示工资,r表示资本租金,c(w,r,i)表示生产阶段i的单位成本函数。这样投入品的生产是固定比例的,但是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假定不同生产阶段的单位成本随着资本密集程度的下降而下降,那么

动下,我国制造业内的企业也会自主进行资本和技术积累,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因此有机会逐步实现。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虽然产品内分工主要发生在我国制造业中的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但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在产品内分工方面,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分工的程度与利润率是负相关的关系,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仍处于低加工度、低附加值阶段。因此,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从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生产阶段向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阶段升级的迫切任务。

在当代产品内分工中,新兴的附加值高的生产环节只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产业结构的垂直差异日渐增大。代表发达国家利益的跨国公司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不断地将其生产布局细化,并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安排在不同的国家来完成。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发达国家往往控制着具有核心技术意义的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处于产品价值链条的高端,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关键技术只能处于产品价值链条的低端。

但是,产品内分工无疑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最终产品意义上的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移,同一行业内部沿产品价值链的攀升正是产品内分工的应有之义。本文的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各行业要实现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的产业结构升级,重要的工作是资本和技术积累。近期内,我国制造业仍须按比较优势原则积极参与到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分工中去。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虽然附加值低,但参与其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积累产业结构升级所必需的资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同发达国家领先企业的商业联系,并向其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从而大大增加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机会。受更高附加值利益的驱动和刺激,我国制造业内的企业也会自主进行资本和技术积累,这将有效地促进我国制造业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的产业结构升级。

(责任编校 孟 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