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职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阐述了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作用,以及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面临的困难,探索了解决目前困难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三种模式:企业共建共享型、企业主导型、项目合作型。

【关键字】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 校企共建 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73-02

实训基地是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影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中职学校的基础设施较薄弱,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对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持续性投入不足。中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师资不足、组织管理困难、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等。因此,要创新校企合作方式,聚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建设新型的实训基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模式的意义重大。

一、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作用

(一)资源共享,减少资金投入

在校企合作中,通过双方的资源共享(包括设备、人才、技术等),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和先进的设备。一方面,学校大大减少了对实训设备、场地、实训指导员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企业也获得稳定的劳动力,减少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

(二)提供真实或仿真实训场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是按照真实的企业模式进行建设,实训基地的生产设备、经营管理、岗位设置等都是与现实接轨的,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生产经营过程是完全真实的操作,学生不仅要学会操作过程,更重要的是按照生产经营对质量的要求,将产品或服务做得更好。通过真实的(或仿真的)生产性技能训练将所学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使学生不仅熟悉行业先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更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知识,取得实际的工作经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以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首先,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遵守企业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学生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技术工人”,并体验其生活。其次,生产性实训中,学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在实训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解决真实的工作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的工作事件的应急能力和心理素质。最后,教师按照企业管理的方式来要求和管理学生,通过这些规范的操作和管理,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就业的竞争力。

(四)提高师资能力,促进教学改革

在校企合作中,教师首先有机会学习到最新的技术与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其次,通过合作,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和生产动向、技术更新等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到学校来,学校通过了解社会与职业岗位对学生技能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就可以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进行教学改革,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五)增强校企双方的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影响力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双方投入一定的资金或技术等资源,校企双方优势共享,互补不足,使得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得以提高。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企业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关注和回报社会,提高了企业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学校及时将科技成果推广于社会或者将专业设备、对外培训和技术开发等研发或服务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训基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随着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扩大了影响力。

二、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面临的困难

(一)“双师型”教师不足

中职学校的教师一般都是理论知识较强,但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弱,企业师傅只知道怎么做,但缺少教的经验。中职学校大部分教师缺少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生产不甚了解。因此,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1.实训教师对实训课程的内容的整合、组织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技术更新导致目前的教材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众多实训教材的组织与撰写缺乏典型性、递进性和系统性。首先,部分教师或实训指导员往往是教学生自己懂的内容,或是针对学生实训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实训教学,生产什么,学生就实训什么内容。众多的生产性实训中,学生只学习了部分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对生产工作过程无法完整认识。其次,在生产性实训或顶岗实习的教学中,教师侧重了岗位技能与生产环节的操作规范、安全管理,却忽视实际生产前的任务分析、原材料备选方案、产品运作等知识。

2.实训教学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目前不少实训教学仍存在着教师演示,然后学生“模仿”及反复操作,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导致了实训内容的随意性,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

(三)校企双方的合作深度与动力不足

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是企业发展永不变的宗旨。企业往往只对能带来利益的技术感兴趣,缺乏参与培养人才的意识。在出现眼前利益和社会利益相冲突时,企业考虑的是自身利益,不会考虑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资金,用于不断提升职业素养的培训教育。

其次,目前不少校企双方对合作的着眼点更多集中在眼前的短期利益,把校企双方的合作作为解决实训基地资源短缺和就业渠道不畅的手段,而没有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导致校企双方缺乏长期深度合作的动力。

三、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主要模式

实训基地一般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在校内的设备,完善的实训车间或机房,以学校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方法进行投资建设,尽可能与生产第一线相一致,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能完成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和基本技能的锻炼,是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教育的结合点。校外实训基地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选择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紧密的单位或公司,对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培训,学生可以“零距离”接触生产第一线的训练场所。

(一)校企共建共享型

这种合作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互补,利益双赢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出资或出设备,以企业出技术为主。在管理上,实行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其主要存在以下特色:校企双方利益共享,共同的责任和任务是学生的培养和企业的产品生产服务或企业员工培训;校企双方制订相应的教学制度,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上,实行校企共同管理,在教学任务上,实行校企共同承担,同时,具有针对在校学生和企业技术人员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功能,这样有利于解决校企双方的师资缺点,有效地利用了校企双方的技术优势;可邀请企业的客户进行参观学习和不定期开展产品技术培训,扩大社会影响度,提高学生就业率。

(二)企业主导型

该合作模式本着校企双赢的原则,实训基地以企业投入资金和生产管理为主,在企业的指导下,双方按一定的比例投入资金,按照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建设实训基地,企业为实训基地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设备资源方面由企业主导,校方为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人才,负责技术人才在校内的培训,以及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尤其是思想引导方面),以学校管理为主,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与互补,实现双赢。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校企双方的合作包括:学校在企业的指导下购买设备,建立满足专业教学所需的实训基地;企业通过现有的支撑体系实现对已建实训基地的系统维护和技术升级;学校的实训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企业提供实训教材;学校成为企业的合作伙伴,承担实施企业授权的认证培训项目,为企业提供一定的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人员。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教学设备的更新,提高学生岗位教学效果。

(三)项目合作型

该合作模式立足校企的合作项目进行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每个项目的合作完成时间主要是结合实训教学所需或合作项目完成的时间而定,常表现为由学校提供场地、大部分的师资、部分设备,企业主要提供设备、最新技术、实训基地场地,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训项目,该模式常表现为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工作室”(教学工厂),也有的是在校外生产实训基地(工产)中的工学交替的合作生产或研发项目。

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以学校管理为主,企业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产品的推广,学校参与产品的研发或服务,利益共享。企业只需投入部分设备或师资,就可建成一定规模、功能齐全的培训基地,学校也可在资金不足、设备缺乏的情况下建立符合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该模式还有利于提高教师从事产品的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总之,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对学校而言,可以弥补资金、场地的不足,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对学生而言,既可通过实训提高专业技能,又可实现从“在校生”到“企业人”的身份转换;对企业而言,则可以解决新员工需要较长适应期的问题,节约岗前培训成本。

【参考文献】

[1]颜杰.在实习教学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J].机械职业教育,1998(5)

[2]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3]黄方遒.校企合作共建民航特色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作者简介】梁国英,女,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教育。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