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复杂性骨折23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复杂性骨折23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复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7年来23例胫骨复杂性骨折行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其中20例顺利愈合,无功能障碍。根据胫骨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效果显著。结论:半环形外固定架固定坚强、安全、可靠,是治疗胫骨复杂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胫骨复杂性骨折;外固定架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b)-022-01

随着交通运输、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高能量损伤所致胫骨骨折伤情复杂、处理困难,其特点是: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多见,复位固定困难。我院自1999~2005年从收治胫骨骨折中选取23例较为严重、复杂的骨折(其中9例为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半环形外固定架(国内李起鸿设计半环形槽式骨固定架)固定,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例中,男15例,女8例,共29处骨折,平均年龄34.3岁(11~78岁),均为交通、建筑事故伤,均于伤后6~10 h手术。此23例手术均有不同程度的粉碎性骨折或皮肤开放伤,按胫腓骨骨折AO分类[1]A1型13例,A2型7例,A3型3例。此外合并休克9例,脑震荡6例,骨盆骨折3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即行手术治疗。输血补液纠正和预防休克,小腿胫前皮肤缺损采用小腿后侧皮瓣或小腿腓肠肌外侧头皮瓣修复。患肢大腿肌肉丰富处扎止血带,以3 mm骨圆针于胫骨骨折线远近端交叉穿针,注意对开放性骨折进针点要偏离创面,勿损伤腓总神经和胫后血管,连接二支或三支半环槽形稳定弓(型号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各弓环缺口处安放螺杆连接固定,将齿咬式钢针固定并安放于弓环两侧的弓槽内,调节角度,固定,C型臂X线机监控下闭合或小切口切开整复骨折块复位满意,将钢针咬紧。必要时可在弓环用连接杆连接在侧方挤压骨块的加压器或骨块提拉钢钉,通过拧紧固定螺杆的螺母,向心(加压)或离心(撑开)。

2 结果

此组23例均得到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7个月,其中3例因严重粉碎性骨折伴有大面积皮肤缺损使局部软组织血运差导致胫骨延迟愈合外,其余20例均顺利愈合,对位、对线良好,无功能障碍。根据胫骨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2]进行评价:优16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

典型病例:刘某某,男,79岁,2003年5月被汽车撞伤,右小腿肿胀,畸形,不能活动2 h入院。查体:右小腿肿胀畸形,压痛,纵向叩击痛,见反常活动。X线片示:右胫骨粉碎性骨折。手术:于骨折远近端分别交叉穿入2枚3 mm骨圆针,C型臂X光机监控下闭合牵引复位,较大的移位骨折块给予小切口复位后,骨块提拉钢钉固定于连接杆上,使骨折块稳定。术后4个月负重行走良好,9个月骨性愈合。

3 讨论

3.1 外固定架的应用

外固定架近50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产生了单根连杆、半环形、四边形、全环形各种类型结构,其治疗胫骨骨折的优越性已得到共识并日渐普及,但普通的单根连杆固定架因设计上的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治疗范围只限于相对简单的骨折,而对于复杂的、骨折范围大的小腿骨折因其稳定性差而只能放弃,甚至只能用非手术的跟骨牵引,而半环形外固定架其独特的多方向性、交叉性穿针方式可根据骨折块移动方向和骨折位置高低灵活定位,扩大了外固定架的应用范围。

3.2 胫骨远端或干骺端的骨折的处理

由于胫骨前方没有肌肉等软组织保护,临床上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一方面骨折固定以往所用的钢板总有种种不足,或钢板长度不够,或邻近关节、解剖形状特殊,术中钢板预弯很难达到解剖的匹配;另一方面,由于软组织严重损伤、手术损伤、软组织高度水肿引起的高张力状态及钢板直接位于皮下等原因常会导致皮肤及软组织的坏死,愈合困难,致钢板、骨外露,影响骨正常愈合,常需皮瓣进一步修复。在此种情况下,半环形外固定架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半环形外固定架除了具有普通外固定架的共性外,还具有:固定钢针较细,固定架自身重量减轻,特别对儿童患者,骨周围环境破坏较少;侧方具有加压、提拉装置;根据几何不变体系原理所设计的多方向、交叉穿针效果,稳定度大,用骨圆针即可达到固定的目的;特有的凹槽式稳定弓和齿咬式钢针固定夹,连接稳固,术后放置肢体方便,故相比之下,其优越性更大,适用于离胫骨远近端凡可牢固穿入交叉骨圆针的任何部位、任何范围、任何粉碎性的胫骨干骨折,固定牢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3.3 皮肤和软组织坏死是创伤骨科一个棘手的问题

强调尽可能在手术中C型X光机监控下闭合复位固定。如果必须切开复位,尽可能用小切口,将皮肤、骨周围软组织、骨膜损伤降至最少,运用侧方提拉加压装置将骨块复位,这样既避免了钢板内固定必须的软组织广泛剥离,同时也保护了骨膜完整,有利于骨折愈合。

3.4 不足之处

①钢针要穿过肢体另一侧,有损伤血管神经的可能性;②结构相对复杂,安装较繁琐,体积较大,不易护理;③连杆与针数较多,固定过于坚固,产生较大的应力遮挡效应,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骨科内固定[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8.

[2]刘云鹏,刘沂,于洪祥,等.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价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34.

(收稿日期:200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