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睥睨王者 放言无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睥睨王者 放言无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孟子是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宗师。在诸子百家中,孟子以能言善辩著称,他缜密的思维、滔滔不绝的言论,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然而孟子的个人魅力并不局限在善辩,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能在复杂的论辩中纵横捭阖,置对手于理屈词穷之境,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睥睨王者,磊落恢弘,正是有了这一浩然之气,孟子面对君王卿相,不卑不亢,保持着自己人格的尊严与独立。孟子虽然四处游说诸侯,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却从不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人格独立为代价。凭借着豪迈的大丈夫气概,孟子在战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旋涡里,傲然屹立,不媚于世,令后人钦佩。

解读孟子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在君民关系上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把民本思想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开启了反对君主专制思想的先河。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为此他提出“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同上)的主张。认为对君主不能阿谀奉承,要敢于犯颜直谏,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孟子・万章下》)。孟子在君臣关系上的论述,超越了孔子一再强调的“君君,臣臣”,“君使臣,臣事君”(《论语・八佾》)的君臣主仆关系,把君臣放到了对等的地位,强调君臣在人格上的平等独立。对于那些以权势、地位相胁迫的发问、召见,孟子更是不屑应答,彰显了个性的尊严。他曾明确提出对有损士人尊严的五种提问坚决不予答复,即所谓“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孟子・尽心上》)。有一次,齐王欲见孟子,由于礼敬未周,孟子便托病不见,坚持非礼之召不往,表现了他傲岸的个性。

在孟子看来,他眼中的君臣,只是政治地位的不同,人格上并无依附性,因此,他要求自己为王者之师,而不是王的臣仆和奴役。《孟子・离娄下》载,曾子居武城,为其地大夫的宾师(老师),其地大夫对他“忠且敬也”,当地有越寇来攻,曾子从容而退。寇退,他又从容地回去。子思居卫国为官,当地有齐寇来攻,有人劝他离开,子思不从,表示要协助国君守城。孟子说:“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官员是国君的下级,受其俸禄,履其职守:而当政者的老师和宾客则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也无此责任。

不仅如此,孟子还提高了百姓在政治上的地位与发言权。他认为,贤者参政的推荐选拔权,不能只听命于国君,也不能只听命于权臣、大夫,还要听取国人的意见。“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这种以百姓意愿为旨归的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人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尽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却把春秋以来逐渐勃兴的民本思想推向了高潮。

在处世态度上,孟子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对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孟子强烈的独立人格意识。如天下有道,政治清明,仁政得以实现,有德者应积极入世,将内圣之道转为外王之治,依靠自己的官位来建功立业,从而为天下人谋福利。天下无道,政治黑暗,德性主体难以转化为政治主体,内圣通往外王之路被堵塞,士大夫则应不为“污世”所习染,不仅要独善其身,且能以自己的美行懿德来影响世人,即“修身见于世”孟子毫不阿谀逢迎、趋炎附势的亮洁人格使其文章的语言率真爽直。可以说在《孟子》中找不到一句摧眉折腰,违心背意之言。

由此孟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而且影响深远的理想人格理论――“大丈夫”理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必须培养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以使人产生足够的自信和强烈的正义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而孟子本人,正是一种大丈夫的典型。游说诸侯,唯道仁义而已;谨慎操守,洁身自好。富贵不足以动其心,贫贱不足以变其节,威武权势也不足以使其有所屈从。这是何等令人回肠荡气的人生誓言和胸襟,能够无所畏惧,才敢放言无忌

孟子虽有心致君尧舜,但不会为了名位权势,或是政治理想而卑屈迁就。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见《公孙丑下》)孟子所说的“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大丈夫性格和气概。孟子认为:“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追名逐利是一般人的本性,但对孟子来说。“义”才是人生最可贵的品质。何谓义?义者宜也。合适的就去做,不合适的就不去做;义利可以则两全则受,不可两全则舍利取义。对于当时士人不择手段谋取富贵的现象,孟子作了猛烈的抨击和辛辣的讽刺:“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践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孟子・滕文公下》)《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一著名的“墙间乞食”的故事,也正是孟子讽刺以手段谋取富贵的人。孟子一生与君主的对话论辩,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士君子之人格魅力。“民贵君轻,君臣对等”表现的是独立勇敢的人格。

孟子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可是到了封建专制的后期,知识分子不但没有独立的人格,还随时可能被廷杖、诛杀。明代皇帝朱元璋在朝廷上可以任意廷杖知识分子,说明专制政府的统治者独断专权,知识分子得不到尊重。朱元璋读到《孟子》里君臣之间的对话,就要把孟子轰出孔庙,并让学者删减《孟子》。而知识分子也往往为五斗米而折腰,只要能够引其入宦者,可以不问其出身、道德即投身其下;看重利益,只要与其有利者,可以接受黄金贿赂,不问国家兴亡。更有甚者,为了巩固自我权位,与贵族权臣联合,或藉联姻结合势力,士之超然独立性自此沦落。

可是孟子凭借无所畏惧的大丈夫气概,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第一块碑石和路标,粪土当年万户侯,敢对权势者说不,为中国几千年来的知识分子树立一个新的楷模。纵观专制时代多少朝代更迭之中,如墙头草般的投机分子及曲学阿世的知识分子比比皆是,相形之下更显示出孟子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足以光照千秋,给知识分子以高大、健全的英武之气,让人回肠荡气,豪气干云,成为千古知识分子追求的典范。孟子离开我们已经两千多年,可是他的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国外也得到广泛传播,孟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