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与发展,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业务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与复杂化,为了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与发展需求,及时、准确、合理地归集产品的成本和费用,加强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工作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已是当今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大主题。在此我们重点来探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问题。

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和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控制,成本差异的分析以及标准成本的改进等有关内容。而标准成本则是指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生产经营条件下,经过精确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成本。它是一种目标成本,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主要是用来进行控制和评价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其一,事前控制。即预先制定各作业环节应该发生的各项成本,亦即标准成本,作为各部门、各作业环节奋斗的目标和用作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从而起着成本的事前控制作用。

其二,事中强化。在作业实施过程中将成本的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进行比较,及时地揭示和分析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加强成本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作用,即进行事中强化。

其三,事后分析。每期终了将标准成本指标完成情况同实际发生的成本相比较,查找差异、分析原因、归属责任、评估业绩,从而制定有效措施,以避免不合理支出和损失的再次发生,为下期的成本管理工作和降低成本的途径指出努力方向,体现了成本改进的事后分析作用,并不断地循环往复和强化成本控制,达到改进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

二、中小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及问题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较小、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结构以及所耗用的原材料大多相同,企业的管理人员(包括财务人员)等较少,组织结构相对精简的企业。其管理结构通常是垂直管理体系,成本核算一般是采用实际成本法。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财务决策能力、成本核算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一般都不健全、不完整,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会计信息核算不及时,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较为滞后,通常表现为: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辅助部门没有独立进行成本核算;部门之间费用划分不明确且物流传递手续不完善;生产管理人员与行政人员不区分等。随着当今全球经济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建立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来加强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

三、中小企业推行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现实意义

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就是为管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推行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对于正确组织产品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确定产品的盈亏与价格,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消耗,开展对比分析与研究,制定有效措施与策略,改善经营管理和加速资金周转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便于成本核算。通过推行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可以划定成本中心、制定标准成本、确定控制项目,按一定的程序可及时核算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并加以控制和改进,既简化了成本核算手续,又利于加强对成本管理的考核与分析,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其二,便于划分成本责任。通过划定成本中心,实施标准成本控制,对于各作业流程和业务环节能够明确任务,归属责任,克服了以往成本核算和控制中的 “责任不清”的现象,而且标准成本的每个成本项目都可以采用单独的价格标准和数量标准进行计量,因而可以确定每个成本项目实际脱离标准差异的责任归属问题,有助于加强企业各作业流程和业务环节的成本管理工作。

其三,便于成本考核与控制。将成本控制的责任下放到各作业流程和业务环节中去,并层层分解落实和加强考核,能够使各部门及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业绩与企业的整体成本控制工作相挂钩,既便于成本控制,又能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推行,能够在生产经营的实践环节中不断地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改进和探索先进的措施与办法来进行控制成本,达到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

其四,便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推行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实施标准成本管理,为企业正确进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单位边际贡献=单位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可以确定企业的单位边际贡献,利于企业测算出盈亏平衡点,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正确地作出分析与决策,从而提高决策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中小企业推行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建议

其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加强会计和其它业务处理程序等多个环节的审核与控制,能够及时减少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及其它信息资料的真实与可靠,为推行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其二,制定规范标准成本指标体系。制定标准成本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在有效作业状态下所需要的材料和人工数量以及正常生产情况下分摊各项费用时所应涉及的各有关因素,来进行综合分析核定。其制定过程中应有计划、采购、物料、生产、销售、劳资、工艺、车间及会计等相关部门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商定。要求制定的标准成本指标体系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而应该是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各部门、各人员通过努力都能够达到和实现的。

其三,加强标准成本指标体系的实施,具体包括:

(1)做好事前分解。一是建立成本控制中心。成本控制中心是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责任单位,按其功能可具体划分为生产性成本控制中心、服务性成本控制中心、辅成本控制中心和管理性成本控制中心,并由各成本控制中心对其业务领域和范围内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控制和负责。二是分解成本指标体系。即在各成本控制中心的基础上,将各项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建立作业区、班组、岗位和专人负责制,以明确责任,并与业绩奖金等相挂钩,确保标准成本指标体系的实施能够落到实处。

(2)加强事中控制。一是及时督查完成标准成本。由各成本控制中心及各作业区、班组、岗位和人员及时进行现场自查、督查和促进落实,不断地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确保各项标准成本指标和计划任务的完成。二是限额领料控制实际成本。主要是针对物料消耗的控制,仓库保管员要以标准成本和事先核定的计划指标为基础,作好物资的领用和限额记录工作,及时对各作业区、班组、岗位和人员的领料消耗情况进行控制,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消耗成本。

(3)完善事后分析。建立成本控制分析例会制度,由各成本控制中心及各作业区、班组、岗位和人员共同参与分析成本差异,及时研究解决成本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加以纠正和改进,定期地对标准成本控制系统进行评审和维护,以保持其运行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其四,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成本管理已成为成本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和趋势,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够大大提高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冯巧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龙麒任:《浅析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对策》,《经济师》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