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机会均等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机会均等下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机会均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文章在界定机会均等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研究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途径。

关键词: 教育机会均等 问题 实现途径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价值的核心内容。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常常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将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因此,正视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教育理论本身还是指导我国的教育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

平等是指人们之间的相同性,是指与利益获得有关的相同性,可以分为自然和社会的两大类型。自然上的平等与否是由年龄、健康、体力、智慧(或心灵)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上的平等与否是基于协议的产生。前者因自然原因产生,无法进行道德评价,所以我们探讨的主要是社会平等。社会平等是一种契约、一种自由和权力、一种价值观。社会平等会保证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均等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建立在社会平等的基础上,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力。其中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是指不同社会地位和出身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机会均等包含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教育起点的均等,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其入学机会平等。二是教育过程的均等,指每个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资源平等,它强调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让每个儿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均等,包括学校条件的均等,师资力量的均等,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三是教育结果的均等,每个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仅在入学方面有形式上的平等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社会出身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机会,以追求结果的均等,使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能得到补偿教育。总之,是保障向每个人提供自我实现所需要的条件。无论是谁,无论在什么时候,也无论在哪里,都能够接受与其所需要和希望相适应的这种理想状态的生涯教育。

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制定政策与调配资源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受教育者在机会、资源、发展上的相对均衡。

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分类发展。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扬谷”式发展。均衡发展绝不是教育的平均主义,不是把高水平的教育拉下来,而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分类发展。

均衡发展不是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均衡发展不是一种模式,因为城市与农村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不同。城市与农村对教育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教育很难搬到农村去。因此,二元社会的城乡教育均衡只能是平等看待城市与乡村的教育需求。在制定每一项政策的时候,在做每一项规划的时候,都必须同时考虑城市和农村两个对象,都应使农村,即使是最边远的村庄也能从中获益。

均衡发展不是短期发展、单一发展,而是持续发展、整体发展。促进教育均衡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当前最需要关注和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只有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能获得真正的城乡教育均衡和有效发展。

三、基础教育机会均等中的现实问题

(一)城乡之间基础教育的差异。

城乡基础教育失衡是教育失衡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体制,城镇的教育事业由国家办,农村的教育事业主要由集体经济组织办,这是造成城乡基础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首先,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匮乏,学校建设产生障碍。校舍简陋,教学设备缺乏,一些边远山区学校连起码的办公用品有时都难以维持。绝大多数学龄儿童没有学前教育的机会,升学率低,辍学率高。其次,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显著,师资结构不合理是其显著表现。农村教师绝大多数学历较低,年龄偏大,新型学科教师匮乏。这些因素延缓了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的发展,使农村孩子失去了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力。

(二)区域之间基础教育的差异。

教育发展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反映。目前教育发展的区域失衡表现为东、中、西部的教育差距。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凭借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的地理优势,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因此,东部基础教育经费指标平均是中西部的一到两倍。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教育经费的扶持,西部的教育发展有所加快,而中部的差距又凸显出来。

(三)学校之间基础教育的差异。

伴随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地区在办学中建立了自己的重点中学。这样就出现了同一个地区又有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分,同一学校又分“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重点学校重点班集中了本地最好的师资力量,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与其区域内其他非重点中学的差距逐渐拉大。这样造成少数重点学校与大多数非重点学校之间严重不平衡,“择校”风越刮越厉害。这一方面致使那些经济和社会实力弱的家庭子女处于劣势,而被排斥在优质教育之外,同时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学校在“择校”过程中收取的“择校费”成了学校的囊中之物,许多重点学校办学行为失范,这显然加剧了教育的不公。

四、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途径

(一)落实各级政府的办学责任,保证对教育的投入。

教育投入是造成教育机会不均等和教育失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教育投入的主要来源是各级政府,也就是说,各级政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因此,政府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办学主体责任,积极承担起保证教育均衡发展这个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央和省级政府不但要承担基础教育所需的大部分资金,而且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支撑体系,建立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分担机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市、县两级政府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在确保所有学校都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要特别加强对薄弱学校和薄弱地区的扶持。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做到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以努力缩小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差距。

(二)在师资建设上,建立四种机制。

师资力量的均衡是教育机会均等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而师资建设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建立四种机制。

1.城乡交流制。城市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定期轮换制与农村教师到城市中小学任教进修制的有机结合,从而建立起城乡师资的交流机制。

2.定岗聘任制。根据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一定数量需求,在师范院校实行定岗培养,这种师范生毕业后,按照事先的签约,应聘到定岗的农村学校任教。

3.提高培养制。一是帮扶培训。建立由城市学校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导师团,定期到农村学校上公开课,举办讲座等,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二是继续教育。通过函授、自考、校本培训及其他形式,积极推进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以及专业水平。

4.长效激励机制。一是落实国家规定的农村教师,特别是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的津补贴。二是为农村教师建立起养老、医疗保险等保障体系,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的比例。四是对农村教师评优评先,适当实行倾斜政策,增强农村教师的成就感和荣誉感。采取这些措施,实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将建立起长效的激励机制,这对于农村教师安于农村执教,减少优秀、骨干教师的流失,稳定教师队伍有积极作用。

(三)关注并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子女上学问题。

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入学难和上学难问题,可以说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面临的最严重和最突出的一个问题。高度关注并切实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入学难和上学难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帮扶政策,特别是地方政府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去帮助这些家庭,使弱势群体子女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此外,加强教育立法,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区域内教学资源共享,等等,也是保证教育机会均等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夏大川.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想[J].教师博览,2008,(6).

[2]王勇,银平均.我国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1).

[3]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01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