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常见凉菜味型的分类及其调配原理与应用范围(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常见凉菜味型的分类及其调配原理与应用范围(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 椒麻味型(在咸鲜味的基上,加花椒和葱叶俗称椒麻味型):归属咸麻味型类之一。由咸味和麻味调味品调配而成,主要呈咸味和麻味的味型。

此味型是以咸味调味品和以花椒为代表的香辛调味品构成。换言之,以食盐、白酱油、花椒、葱(叶)、白糖、味精、芝麻油等调配而成(因菜式的不同风味需要,也可酌量加些醋、胡椒粉和红辣椒等)。此味风味特点是椒麻辛香,味咸而鲜。此味经常用于凉菜。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其调配中的原理是以食盐定咸味,白酱油辅助盐定味并提鲜;白糖和味、提鲜,用量以菜肴在食时感觉不到甜味为准;味精增鲜,用量以菜肴入口就有感觉为好;以上各味所组合成的鲜味应醇厚宜人,要在此基础上重用葱和花椒,以突出椒麻味;用芝麻油辅助,可使椒麻的辛香更加反复有味,但芝麻油用量以不压椒麻香味为好。

在调配过程中先将葱叶、花椒加适量的食盐,一同用刀铡成极细的末,与白酱油、白糖、味精、芝麻油充分调匀。由于椒麻味除了麻香咸鲜外,还有清淡鲜香,其性不烈,与其它复合味都较适宜,四季皆宜,佐酒尤佳。

应用范围以鸡肉、兔肉、猪肉、猪舌、猪肚为原料的菜肴,例如:“椒麻鸡片”、“椒麻肚丝”、“椒麻兔丝”、“椒麻舌片”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一定要选用翠绿的葱叶,其清香味才浓;其次是将葱叶和花椒铡细后,最好用烧沸的热油烫过,其香味更浓;然后是调味时酌量加入鲜浓鸡汁,使食盐的咸度适中,提高鲜味。味汁的组合以不压住或掩盖住原料的本色、本味为佳。

■. 糖醋味型:由甜味和酸味调味品调配而成,主要呈甜味和酸味的味型。归属甜酸味型类。

此味型是以甜味、酸味、咸味和鲜味调味品构成。换言之,以白糖、醋、食盐、白酱油、芝麻油等调配而成。此风味特点是甜酸鲜美,清爽利口。凉菜经常应用。代表的菜例如:“糖醋蛰丝”、“糖醋白菜”、“糖醋莲菜”、“糖醋豌豆”、“糖醋莴笋丝”等。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在调配中其原理是食盐一般用以腌渍码味,使菜肴具有一定的咸味基础,并使菜品的质地能够达到脆嫩或爽脆之感;用白酱油定味、提鲜。在此味型中,咸味只作味的基本味。因此成菜后,入口感觉的应是甜酸味,回味时方有咸味,这才能体现出甜酸味的风味来;白糖和醋是甜酸味的主味,用量应满足菜肴的需要;芝麻油增香,用量以菜肴的香度适口为限。

在调配过程中,应先将食盐、白糖在白酱油、醋中充分溶化后,再加入芝麻油调匀即可。此味一般适用于凉拌菜品;甜酸味醇厚而清淡,和味、改味,复合味之间的安排应发挥其长处。此味菜品四季皆宜,以夏天最宜,为佐酒佳肴。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此味除腻作用较强,但如过量时,其自身也可发生“背味”现象。如若此菜肴原料异味重,调味时可淋几滴红油压异味。

■. 红油味型(在咸鲜甜味的基础上,加红辣椒油俗称红油味型):归属甜辣味型类。由甜味和辣味调味品调配而成,主要呈甜味和辣味的味型。

此味型是以咸味、鲜味、辣味和甜味调味品构成。换言之,是以食盐、红辣椒油、芝麻油、复制红酱油、白酱油、白糖、味精等调配而成。此风味特点是咸鲜香辣,回味稍甜,四季皆宜。此味多用于凉菜。代表的菜例有:“红油肚丝”、“红油鸡块”、“红油耳片”等。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其中食盐一般用于定味,使原料预先有一定的咸味基础;白酱油提鲜味、定咸味;复制红酱油提色、增香、辅助白糖和味;白糖和味、提鲜、缓辣,使味更反复有味;以上几种调味品所组成的咸甜味,应是咸味适当,甜味以入口微有感觉为度。红油一定要突出香辣味,重用红油而不宜辣味太甚;味精用量以菜肴鲜味突出为好;芝麻油增香、压异味,使香味更有反复;配合中应做到“咸里略甜,辣中有鲜,鲜上加香”原理。在调配过程中,先将复制红酱油、白酱油、白糖、味精调匀、溶化后,再加入红油、芝麻油调匀即可。

此味与其他复合味一般都不矛盾,佐以酒饭菜肴的调味菜都适合。但其原料应是本味较鲜的品种,如鸡、猪肚、猪舌、肉类和新鲜的蔬菜。即使用本味寡淡的原料,也应有带鲜味的品种配合(例如:“凉拌三丝”之类的菜肴)。常见的菜例有:“红油耳片”、“红油牛肚梁”、“红油笋片”、“红油皮扎丝”等菜品。要注意的是如果原料不用腌渍码味,盐就可以直接放入酱油中溶化。

附:红油的制法。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将辣椒面装入专用的容器(如陶瓷、搪瓷器皿等)内,将植物油烧至七、八成热时,将锅端离火口,待油温稍低时,把油倒入盛有辣椒面容器内搅拌均匀,使其酥香,油呈现红色即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油与辣椒面的比例一般掌握在5∶1);第二种是将干辣椒摘去蒂,在锅内加少许植物油,将辣椒倒入锅中用小火烘焙成棕红颜色,取出舂细装入容器内放入少许八角备用。将凉油入锅,下入拍破的生姜和葱白结及紫草,用旺火烧至七八成热时,将锅端离火口,拣去姜块和葱结及紫草,待油温隆至120℃~130℃时(如用生辣椒面,可用140℃~150℃的油温),倒入盛辣椒面的容器内搅匀,晾冷即成。

■. 酸辣味型(在咸鲜味的基础上,加上酸、辣味调味品俗称酸辣味型):归属酸辣味型类之一。由酸味和辣味调味品调配而成,主要呈酸味和辣味的味型。

此味型是以咸味、鲜味、酸味和辣味调味品构成。换言之,以食盐、味精、香醋、白酱油、红油、芝麻油等调配而成。此风味特点是香辣咸酸、鲜美,清爽利口。此味凉菜常用。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其配合中的原理是以食盐定咸味,白酱油和味提鲜,辅助咸味之不足。根据“盐咸醋才酸”的道理,此味的咸度应比一般菜肴高些;醋是提鲜、杀菌、解腻、除异味,用量以菜肴食时酸味适中为度;味精提鲜、和味,但对醋的酸味有压抑作用,用量应适度;红油香辣提鲜、解腻、压异味,用量以辣味不太浓烈为好;芝麻油用量以菜肴有香味为准;总之,此味型是以咸味为基础,酸辣味为主体,香鲜辅助味。

在调配中先将白酱油、香醋、食盐、味精充分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红油、芝麻油调匀即可。在应用上此味虽香辣咸酸,却比较清淡可口,风味独具。与其它复合味型均可配合,夏秋季节佐以酒饭菜肴都较适宜。

最后提醒注意的两点:一是此味的香醋一定要选用上品;二是如有红辣椒是鲜品,可剁成细茸泥,经盐、醋浸渍腌后可代替红油使用,别有风味。代表的菜例有:“酸辣肚尖”、“酸辣鸡丝”、“酸辣兔丝”、“酸辣莴笋丝”、“酸辣粉丝”等。

■. 芥末味型(在咸鲜酸味的基础上,加芥末俗称芥末味型):归属酸辣味型类之一。

此味型是以芥末味、咸味、鲜味、酸味和辣味调味品构成。换句话,以食盐、醋、白酱油、芥末糊、味精、芝麻油调配而成。此风味特点是咸酸鲜香,芥末冲辣,清爽解腻。此味多应用于凉菜。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配合中其原理是以食盐定味,白酱油辅助盐定味、提鲜,用量以组成菜肴的咸度适宜为准;在此基础上,醋提味、除异味、解腻,用量以菜肴在用时酸味适宜为度;调配时重用芥末糊,以冲味突出为好;味精提鲜,是连结咸酸味与冲味的桥梁,使它们互相融合。但味精有降酸味的副作用,因此,用量以在成菜后食者有感觉为限;芝麻油增香,用量以香味不压冲辣味为宜。

在调制过程中,将食盐、白酱油、醋、味精和匀,再加芥末糊(应将芥末用汤汁调散,密闭于盛器中,勿使泄气,临用时取出),调均匀后,再淋入芝麻油。由于此味较清淡,咸、酸、鲜、香、冲、辣兼而有之,爽口解腻,颇有风味,用作春夏两季下酒菜肴的佐味最好。但此味一般宜配本味鲜美的原料,同时与其它复合味组合均较适宜。

应用范围是以鸡肉、鱼肚、猪肚、鸭掌、粉丝、白菜等为原料的菜肴。例如:“芥末肚丝”、“芥末鱼肚”、“芥末鸭掌”、“芥末鸡丝”、“芥末粉丝”等。

最后需注意的三点:一是芥末糊现制现用,并在上菜时调配其味道更佳。二是如芝麻油加够量后,菜肴仍不滋润,可适量的加些植物油。三是如觉得调配的味汁清淡,可减少白酱油的用量,增大盐的用量,再酌加些。冷的浓鸡汁,才能显得味道鲜美。

附:芥末糊的制作方法。芥末子的叶形似油菜叶,籽实也似油菜子。芥末子经磨细成粉便是芥末粉。但末经加工的芥末粉味辛辣,具有苦味而无冲味,烹饪上一般不直接使用,而应加工复制成芥末糊才能作为调味品。其制法是:先将芥末粉500 g加沸水250 ml,醋200 g调匀。再加入熟植物油100 g,白糖50 g拌匀,静置几小时即可。其原理是:糖、醋能减除苦味,醋还能激发冲味,植物油能使其色泽光润。所以,调拌后(静置两三个小时,除去苦味,激发冲味)即可成为香辣、无苦味、冲辣浓郁的芥末糊。如时间急迫,可在调拌后入蒸笼蒸约10 min左右取出,使其自然冷却,亦收静置后之效果。由于芥末糊香辣味重,含油多,最好在玻璃或陶瓷类容器里存放,并压紧盖严,以防氧化(脂肪氧化酸败现象,俗称“走油”),使芥末发苦,不能食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