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在教师正确指导下,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语文,在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过程中,内化语文学科精髓,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感悟,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必由之路。下面,笔者将以教学环节为依托,进一步阐释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使自主学习更有效果

数十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告诉我,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师确定的方向、范围内,学生自主预习能为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教师针对学生个体语文学科素养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预习要求,学生在按照教师的要求预习过程中,不仅会解决生字生词,理解文章大意,扫清学习障碍,而且会有一些自己的疑惑或独立思考后的想法,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产生疑惑,去思考文本。程颐说过一句话非常有道理:“学者先要会疑。”

预习是学生学习课文的重要一环,预习的好坏会影响整篇课文的学习效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引导、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是预习这一重要环节成功的关键。使预习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其实也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前提,而这里,自主预习是关键。什么都从所谓的教材全解一类的参考书中找答案,本身就不是自主学习。

二、充分发挥合作探究作用,使自主学习更深入

合作探究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分组讨论基础上,同学之间相互质疑的互批互助,将预习内容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充分探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在已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讨论,能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会合作,善交流。为了更好地开展合作探究,固定的小组划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小组长的管理之下,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比如有条件的自由组合,动态化的管理也自有它的好处,交流成员多变化,就可以多角度交流,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与思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读句子、谈感悟、掌握具的体语文知识、解决疑难,都是必要的,小组内的评价总结也是必要的,但是思想的交锋永远是最重要的,不要使小组学习成为新的一言堂,成为学优生的展示平台,学困生不要永远当看客,这是最根本的。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做的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与方向,前提是不能扼杀学生思想的活跃。在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正确交流思想、学会认真倾听等方面提出要求,掌控学生的交流合作,必要时加以启发、引导、鼓励、解惑。学生思想火花的碰撞会使自主学习更为深入。

三、教师创设问题,使自主学习有方向

教师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之下,创设并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创设问题这个环节很关键,问题创设原则是简洁明了而富有激趣功能。激发学生讨论探究的兴趣很关键,只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讨论出来的结果才更有价值。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适当的点拨也是必要的。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人字型”火车线路的修建创意表达上,我提出了如何体现“人字型”的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为了充分展现“人字型”铁路的特点,他们有的画图表示,有的用课件展示,有的到台前表演,学生们把所能想到的全部表达了出来,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提出了“不建人字型是否可以”“如果我是设计师我该怎样设计”等许多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解决了问题即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及时而多形式评价,使自主学习有动力

说到评价,就想到杜郎口经验的打分,打分是一种评价方式,但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有效的,更不是唯一的。其实,语言评价的魅力永远是其他评价方式取代不了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或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可能产生惰性。这时,教师如果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加以鼓励和积极的评价,学生就会信心倍增。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我有不同的评价性语言。对优等生,我给他们更高的期望就说:“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过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思维来思考问题呢?”对中等生,我可能会说:“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得这么好,说明你进行认真思考了。”“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对学困生,我更多的是激励性的评价:“你很聪明,再努力一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真好,说明你是个特别爱动脑筋的学生,看来只要努力了,一定能学得好,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好吗?”教师一个肯定的语气、鼓励的眼神、竖起的大拇指都能给学生巨大的信心和支持。教师肯定学生的进步,是架起教师与学生情感和思维交流的桥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做到让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并不难,只要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就一定能做到。(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