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急性脑梗死入院早期运用循证护理对肢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对照组不进行康复训练。入院3周后进行肢体功能缺失评定。结果:按简化Fugl-Mey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评价(ADL)Barthel记数的记分法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脑梗死; 肢体功能障碍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46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三大特点,同时又有“疾病与障碍共存”的特点,临床中有70%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是致残的重要原因,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脑卒中康复护理应从急性期开始,为此,笔者所在科从2009年2月-2011年2月运用循证护理对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2009年2月-2011年2月脑梗死致肢体功能障碍病例,经颅脑CT或MRI证实,全部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病例入选标准,本组病例均为首次发病,病程在1周内,无意识和严重的智力障碍,其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45~78岁,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7.2岁。康复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6.8岁,住院时间最短20 d,最长45 d,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原发病种类、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神经内科疾病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不进行康复训练,患者根据医生医嘱自行或家属帮助活动,康复组入院后即运用循证护理,检索文献并寻找循证支持应用证据。根据病情及其损伤残疾程度进行评定,康复及早介入,目的为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性损害。一般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48 h开始康复[2]。运动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早期系统性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床上正确的摆放:即良肢位的保持,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躯干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患肘伸展,掌心向上,患髋伸展,膝略屈曲。健侧卧位,患侧肩胛前伸,肩前屈90°~130°,肘和腕伸展,患侧髋、膝关节半屈曲位,身后由枕头支撑。仰卧位尽量少用。面部朝患侧,患肩稍垫高,掌心向上,患髋及大腿下垫枕,足底不放置任何物体。(2)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动作要轻柔,对患肢的所有关节做全范围的关节被动运动,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由屈和外翻,2~3次/d,直到主动恢复。(3)变换:每60~120 分钟变换一次,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被动向健侧(患侧)翻身练习,主动向健侧(患侧)练习,交替进行,也可在床上进行Babath握手,床上桥式运动。(4)坐站位的训练:病情允许,尽早采取床上坐位训练,取坐位时可依次30°、45°、60°、90°,前一项坚持30 min,可过渡下一组,患者肌力达到Ⅲ级以上进行站立训练。(5)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是强调患者体重能力及膝关节肌和踝背肌的训练。当患者站立15~20 min无疲劳时,开始步行训练,步行时要缓慢,量力而行。(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包括进食方法、个人卫生、穿脱衣服及鞋袜、床椅转移及洗澡,根据个体差异灵活调整,以不产生疲劳为宜。鼓励安慰患者,减轻心理负担,积极主动参与早期治疗和康复训练。

1.3 评定标准 (1)运动功能评定: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评定运动功能,根据积分多少分为5级运动的积分,1级严重运动障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和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并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3]。通过循证在早期对脑梗死所致的功能障碍进行康复,加速了脑侧支循环的建立,极大地发挥了脑的重塑性。偏瘫患者一旦出现异常运动模式就很难抑制,因此,尽早接受正确的运动疗法可使痉挛及联合运动的模式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4]。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的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的功能,而且功能训练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5],对降低自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6(1):379-380.

[2] 姚晓燕.循证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5-79.

[3] 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7-189.

[4] 张建斌,李晓惠,王素芸,等.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8):551-553.

[5] 李晓华,朱炳英.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家庭病床电针治疗及护理体会[J].护理学报,2007,14(10):78-79.

(收稿日期:2012-03-01) (收稿日期: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