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蛟龙”再探海突破七千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蛟龙”再探海突破七千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6月2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相伴遨游太空,举世瞩目;与此同时,从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又传来了一份捷报——“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成功突破了下潜深度7000米大关,到达7020米深处。身处“蛟龙号”中的三名潜航员向翱翔在太空中的航天员送去了祝福,宇宙和海洋于此刻连接在一起,中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蛟龙”入海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菲律宾以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大部分水深超过8000米,最大水深约11000米,是地球的最深点。虽然包括加拿大著名导演卡梅隆在内的几个探险家曾经对这里进行过考察,但是海沟区的绝大部分对人类而言还是空白地带。

2012年6月3日,“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由“向阳红09号”实验母船搭载,从江苏江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7000米级海试任务。从6月15日至6月27日,“蛟龙号”下潜6次,分别下潜至6671米、6965米、6963米、7020米……其中第五次下潜时,创下了7062米的载人深潜纪录!

“蛟龙号”的探海之旅经历了哪些奇妙的景象呢?在潜水器进入水中时,潜航员透过观察窗看到大大小小的气泡充斥在潜水器周围,不久,气泡消失了,窗外是一番波涛汹涌的景象。随着下潜深度越来越深,海水的蓝色也不断加深,却一直清澈无比,没有一点杂质。

为了节省电能,下潜过程中,照明设备是关闭的。当潜水器到达几百米深处时,观察窗外已经是一片漆黑了,间或有星星点点的发光体滑过,好似夏夜的萤火虫,它们要么是发光的鱼儿,要么是发光的微生物。

下潜到7000米深的海底后,潜航员打开探照灯,奇妙的海底世界就展现在眼前。虽然“蛟龙号”在海底行进的区域并不大,但是他们看到的景象却千变万化:有时海底光秃秃的一片,像沙漠一样;有时又遍布生物,充满生机;还有乱石成堆,裂缝频现的区域,似乎刚刚发生过海底地震。海底地貌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他们预先的想象。由于坡度比较大,“蛟龙号”在沿着海底行进时,身处其中的潜航员总感觉高低起伏不定,好像在坐“过山车”一般。在进行触底作业时,他们甚至能够感受到颠簸。

在这6次下潜过程中,“蛟龙号”取得了大量水下观测数据,取得多份水样、泥样和锰结核等样本,还发现了11种新奇的生物:红色的小虾、灰白色的鱼、闪着金边的透明海参等。

海洋未来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从2013年开始,“蛟龙号”将正式投入科学考察工作,它将带回更多海底世界的信息,揭开更多未知生命活动的面纱。

下一步,我国将为“蛟龙号”建造一艘全新的工作母船,以替换船龄较老的“向阳红09号”,还要为“蛟龙号”增添一个“小弟弟”——国产4500米级载人深海潜水器。它可以满足目前大部分深海勘测的需要,同时降低大约40%的使用成本。整个项目预计在2018年左右完工。

在未来,我国还将建造“深海空间站”。它长约24米,排水量260吨,可供10余人在深达1500米的水下连续工作数周,并可携带多种水下机器人、大型多功能作业机械手、重型水下起吊装置等,为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开展深海科学研究提供更大的便利。在这片崭新的蓝色国土上,中国的科学家们将不断向着更深更广的空间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