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高铁看中国先进制造业自废武功的风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高铁看中国先进制造业自废武功的风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已经迅速成长为全世界公认的高铁大国,高铁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由此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业的崛起,甚至在海外市场也业绩斐然,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此同时,高铁建设在国内却遭到一些质疑。本文在梳理了高铁发展的情况之后,对这些争议性问题依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铁;制造业;自主创新;争议

中图分类号:F532

一、中国自主创新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崛起的奇迹

经过长期研究开发和新世纪初以来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成功实施“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策略,中国已经迅速成长为全世界公认的头号高铁大国,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令全世界同行颇为信服。自从1992年国际铁路联盟(UIC)发起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以来,历次大会一直在欧洲召开,连新干线建成运营数十年的日本都没能争取到主办国资格,2010年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落户北京,成为世界高速铁路大会首次落户欧洲以外的城市,此举标志着国际铁路业界对中国高铁成就的认可。

—— 2010年末,中国高铁运营里程8358公里,占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1/3强。截至2011年,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列车共计786标准列(8辆编组),其中时速200~250km/h速度级的列车有355列,时速300~350km/h速度级的有140列,时速380km/h速度级的有133列。高速动车组型号也逐渐丰富,由技术刚引进时单一编组、单一用途、单一速度等级的4种车型,发展到目前包括长短编、座卧车、多种速度等级的12种车型。①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

—— 自1964年日本首次开通高速列车以来,经过近50年发展,海外高速列车运营时速从最初的210公里提高到320公里,其中日本新干线、法国TGV和德国ICE运营时速分别为300公里、320公里和300公里。中国引进了国外200公里级的高速动车组技术, ②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质性技术创新提升运行时速,致使中国高铁建设全面启动的过程成为一连串打破和创造列车时速世界纪录的过程,而对于高速动车组而言,时速每提升约30公里都意味着一次技术飞跃。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和谐号”CRH380AL动车组试运行创造最高运行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纪录,同年欧洲直升机公司展示的新一代军民两用高速直升机验证机X3(代号)设计最高巡航时速为220海里(约407公里),计划8年后投入商业运营。2012年4月,中国南车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实验时速达到了605公里,且各项指标良好,表现堪称完美。

凭借在运行时速方面的优势,中国刷新了高速铁路定义。按国际公认标准,时速达到200公里即可称为高速铁路,但由于中国运行时速超过300公里的线路太多太长,不得不加以区分,把运行时速超过300公里者称为“高铁”,对运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300公里以下者则借用了高速列车的名称,称为“动车”③ 。

—— 高质量、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与欧洲、日本同行相比,中国高铁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行速度最高,而且体现在低成本和建设高效率。中国高铁建设造价只有海外同行的1/3到1/2,国内高铁造价一般是1.5亿元/公里,德国法兰克福-科隆线约合3亿元/公里,韩国2004年通车的高铁路基部分造价为2.5亿元/公里。越南国会于2010年6月否决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修建河内-胡志明市高铁方案,理由是造价高达560亿美元,超过越南国力承受限度。如采用中国技术,造价只有新干线的一半。

凭借这些优势,中国高铁获得了高度评价,在全世界激起了高铁建设的热潮,无论是越南、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概莫能外。

中国高铁发展带动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乘势崛起,特别是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两大厂商发展迅速。中国南车2000年成立时是一家营业额为103亿元的亏损企业,到2010年已经成长为营业额超过600亿元的盈利企业,实现了创立之初跻身全球行业三强、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不凡的成就。青藏铁路高原客车、40吨轴重矿石车等产品通过原始创新迈向了技术高端,创造了全球同行公认的成果。就动车组领域而言,关键技术为系统总成技术、车体技术、高速转向架技术、牵引变流器技术、牵引控制技术、牵引电机技术、牵引变压器技术、制动系统技术、网络控制技术等,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完善的自主研发,中国制造业和铁路运输业除了在制动系统技术方面还有差距之外,在车体设计和空气动力学、高速道岔、板式轨道、列控系统、逆变器、变流器、电动机等其他方面均已取得长足进步,达到了世界前列。就总体而言,2003年至2010年末,我国申请了1902项高速铁路相关技术,其中1421项已经授权,481项正在受理。④到2010年,高速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九大核心技术及其关键部件均在中国南车实现了自主化。

二、中国铁路产业“走出去”的成就与前景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铁路产业输出就创造了坦赞铁路这样的典范。近年来,中国铁路产业开拓海外市场更是业绩斐然。高铁“走出去”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轨道交通装备出口,属于单纯货物贸易;第二个层次是铁路系统出口,即不仅仅提供机车、车厢、信号系统等设备,而且铺设整条铁路,属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结合。在轨道交通装备出口层次,中国已经积累了较长时间的成功经验。在HS统计体系中,轨道交通装备被列为“铁道及电车道机车、车辆及其零件;铁道及电车道轨道固定装置及其零件、附件;各种机械(包括电动机械)交通信号设备”项目,在这个项目下的出口1994年已达6.3796亿美元,进入新世纪以来更是登上了百亿美元的台阶,每年出口都远远大于进口,这表明中国制造业在此领域已具备竞争优势且持续增强,出口品种包括机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地铁、各种配件等铁路产业几乎所有产品。2011年,出口143.1641亿美元,同比增长60.6%;进口19.8551亿美元,同比减少1.8%。⑤ 这样,当年轨道交通装备出口额为进口额的7.2倍,顺差123.309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