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溯本求源 触类旁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溯本求源 触类旁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归纳了文字学在中学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四个运用方面的情况,教师要掌握文字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学生讲解字形,分析字义。只有把科学性、针对性和生动性等原则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文字学 运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15-03

学生中流传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中学学语文,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而文言文在中学阶段又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中学文言阅读教学中,字词教学是教学内容中一个重要部分。要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教师要掌握文字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文字学研究的成果,据形通释疑难词,让学生特别是初学者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一、探本义,理线索

古代有些词,由于语义发生变化,形成一词多义的现象。一个词的义项诸多,学生学起来觉得错综复杂,非常吃力。但一个词不管怎样引申,不管有多少个义项,本义和引申义都有着或近或远的内在意义联系。对于多义词的学习就是要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抓住本义,正如王力先生指出的:“抓住了一个词的本义,就像抓住了这个词的纲,纷繁的词义都变得简单而有系统了。”汉字是表意文字,原始的汉字是采用据形绘义的办法创制的,因此汉字的字形与它们表达的词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凭借汉字(特别是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字形,再加上古代文献资料的印证,一些词的本义可以直接根据字形来确定。

1.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有不同的含义。教师若孤立地对某一词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容易混淆,而且死记硬背在句中的意思,教学效果一般不好。例如:

(1)负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里,“负”有这么一些意思。

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负,背着)

②秦贪,负其强。(负,倚仗、自恃)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负,承担)

④相王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负,违背)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负,辜负)

一篇文章里同一个词就有如此多的义项,学生学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当然,众多义项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着内在联系,其中有一个是造词时所赋予的意义即本义,由此引申出其他意义。教师只要讲清楚本义,再对引申义作具体分析,这个词就能形成一个有机的义项系统,学生理清了线索,记忆就不再困难。“负”,甲骨文作“ ”。左边是人,右边是贝,像人把贝背在背上。《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又《释名》:“负,背也,置项背也。”由此可知,“负”的本义是用背背财物。用背背财物要承受一定的重力,引申出“承担”;背负重物是依靠肩脊的,引申出“依仗”、“凭借”;如果卸去重物,就是没有背负,引申出“背弃”;由背弃别人的意愿,引申出“辜负”等。照此分析,句①用的是本义,其他句用的是引申义。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很快记住“负”在各句中的意思。

2. 古代有一些多义词,是一词一音的,词义的引申基本上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的,如前文所说的“负”。另有一种是一词多音多义的,词义的引申是朝着多个方向发展的。音随义转,词义引申的多向性和多重性,学生很难确认某个词在句中读什么音,使用哪一个义。例如“属”。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属,连着)

②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羽本纪》) (属,跟随)

③乃属其耆老而告之。(《孟子・梁惠王下》) (属,聚集)

④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国语・晋语》) (属,专注)

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列传》) (属,撰写)

⑥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冯谖客孟尝君》) (属,联系)

⑦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属,类似)

以上“属”的意义各不相同,都读作“zhǔ”。与属(shǔ)的常用义(表类别、类属)相距甚远,学生不明白同一个字,为什么读音改变就能表示不同的意思。教师只要找出“属”的本义再对它的引申义作具体的分析,就能给予学生正确的解释。

“属”,小篆作“ ”,像蚕虫(蜀)的尾部(尾)与躯体相连接之形。《说文・尾部》:“属,连也,从尾蜀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属,取尾之连于体也。”属的繁体作“”,还保留着形旁“尾”字,简化后则省作“属”,已看不出尾的痕迹了。由此可知,“属”的本义是“连接”、“连续”。从本义出发,“属”产生了一系列引申义。由于“属”字的构形特点取像于“‘尾’之连于体”这一特征,其引申义从这一特征出发,并同时向两个方面延展。一是尾巴连接在躯体之后,由此引申出聚集(从不同方向跟随到一起)、专注(眼睛紧紧跟随着某一目标)。写文章是连缀文字,因此把编辑、撰写也称作“属”。撰写文章是把相关联的文字按一定的规则连缀成句谋篇,引申出“联系”,由于重复连缀,又引申出“类似”。照此分析,句①是用本义,其他句用引申义。

另一引申方向是尾巴长在体后,尾巴对于身体来说,是附属部分,因此,引申为附属义,读音转为“shǔ”。由依附引申为隶属、从属;由隶属再引申出类属、种属(隶属某一大类的不同种类);部属、下属(隶属某一上级的下级人员);亲属、家属(同属于某一祖先有血缘关系的或婚姻关系的人群);辈(同属于某一阶层或年龄段的人);托付(指某物某人寄属给别人);从托付再引申又有了嘱托、嘱咐的意思,特指把话托付给别人。如:

①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属,附属)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属,隶属)

③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属,类属)

④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 (属,部属)

⑤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与妻书》) (属,亲属)

⑥使于齐,属其子与鲍氏,为王孙氏。(《左传・袁公十一年》) (属,托付)

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属,等辈)

⑧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属,通“嘱”,嘱咐)

可见,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是有系统、成序列的。只要掌握了本义,就能对引申义的理解和解释准确。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句中某个词的含义,从而得以深入、具体、形象地理解文句的语意。

3. 有一些多义词,本义在古代汉语中常用,而后代渐渐少用或不用了。如果对它们的本义不了解,阅读文献古籍就有困难。而要掌握词的本义,分析字形的构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夭”,今常用义是少壮而死,学生往往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译为:使梅花早死或病残,以此作为职业来赚钱。这个意思令人不解,把梅花早早弄死怎能赚钱呢?“夭”,课文注释为“屈”、“折”,如何理解?这可以从“夭”的古文字来探求。“夭”,甲骨文作“ ”,像一个双手甩动走路而头部屈曲人的样子,本义是人头倾侧。“夭”课文用的是本义,因此这句话应译为:种植梅花的人使梅花弯曲或病残,以此作为职业来赚钱。

②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之战》)

“具”,今常作器具,具有之意。这里是“供给食用”的意思,这个意义今天一般不用,学生单从字形上已看不出有此意义。《说文・廾部》:“具,共置也。从廾,从贝省。古以贝为货。”共(今作拱)置即备办。“具”,甲骨文作“ ”,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意思是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金文把上面的“鼎”简化为“贝”,小篆再将它简化为“目”,隶变后已经看不出“鼎”的样子。因此,从双手捧鼎器可以知道“具”的本义是指备办、准备(饭食或酒食),后来才扩展到备办其他物品。《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这是备办食物;《促织》:“成妻具资诣问。”这是备办钱财;《过秦论》:“内文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备办器械。

上述例子分析说明,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的本义,只要了解这些古文字所携带的意义信息,对它的本义及古代常用义就能做出明晰的判断。这样从字形的构造上解释某个词的含义,形象生动、有理有据、印象深刻,避免学生以今律古。

二、通古今,辨异形

古汉语中的词往往是一词多义的,这些众多的义项在开始时都是用一个字形来表示,即古字;后来为了分担众多义项中的某一项,专为这一义项造字,造出来的字即今字。学生对今字比较熟悉,对古字则比较陌生,只要加以疏理沟通,学生就容易理解。

在中学文言文的古今字中,主要有两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分析古文字来把握语意的。

1. 古字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表本义,现常用来表示引申义,另造今字用来表示本义。因古字不表示本义而表引申义,在阅读文献古籍时学生习惯望文生义,语意往往格难通。

①水暴益,荆人弗知。(《察今》)

“益”,课文注释为“涨水”。“益”在现代汉语中常解释为利益、更加等,“涨水”义已经很少用,学生从字形上也看不出有此义。但教师只要讲清楚“益”和“溢”的古今关系,学生就会明白“益”为什么会具有“涨水”的意思。

益,是“溢”的古字。《说文・皿部》:“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益,甲骨文作“ ”,器皿上加上三点水,形象地表示水从器皿中满溢出来。因此,它的本义是水满溢出。由本义引申出增加。《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由此引申出利益、好处。《伶官传序》:“《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又作程度副词,更加。《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一个词引申出诸多义项后,要从形与义的结合上使之表达更加明确,就要从字形上将它们区别开来。正如王筠所说的:“本字多义,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也。”这个意义后来加表意形旁“水”写作“溢”。

②今两虎共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④天子在于奉天威命,共行赏罚。(《潜夫论・述赦》)

⑤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共”在这四句话中意思不同,今天也写成不同的形体,它是“拱”的古字。如何向学生解释呢?“共”,小篆作“ ”,像两手向上共举一物之状。“共”的本义是“共同”。如句②用的就是本字本义。词义由两手相拱引申出“供给”义,句③“共其乏困”意思是供给资财,用的是引申义,这个意义后来加表意形旁“人”写作“供”。词义由两手相拱又引申出“恭敬”义,句④“共行赏罚”中的“共”即“恭敬”义,这个意义后来加表意形旁“心”写作“恭”。词义由两手相拱引申出“环绕”义,句⑤“众星共之” 的“共”即“环绕”义,意思是所有别的星辰都拱卫、环抱着它,但这个意义后来加表意形旁“手”写作“拱”。以上这些意义最初只用一个“共”字来表示,“供”、“恭”、“拱”都是今字。这些今字的出现,分化了“共”的义项,加上不同的形旁后表义也更加明确了。

2. 古字本义在现代汉语中还用,另造今字用来表示引申义。这种情况学生一般不会照字面意思去解释,但仍然可以从字形的构造上作更深入、具体的解释,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①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

“禽”,在这句话中学生一般不会理解为鸟或兽,但它为什么具有捕捉、捉拿的意思,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就有必要讲清它的古今字关系。“禽”,甲骨文作“ ”,像捕捉鸟或兽的网。“禽”本指捕捉禽兽的猎器,用作动词就具有“捕捉”、“捉拿”的意思,这个意义后来加表意形旁“手”写作“擒”。

②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取”,这里是娶妻之意。如何解释?“取”,甲骨文作“ ”,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整个字形就像用手割取耳朵的样子。古时打仗,以割取敌方尸体首级或左耳来计数,因此,取的本义是“割取”。后引申为一般的“拿取”、“取得”。《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又引申为“攻取”、“夺取”。《过秦论》:“南取百越之池,以为桂林、象郡。”用在婚姻上,娶妻也叫“取”,这个意义后来加表意形旁“女”写作“娶”。

这样,明白了古今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能避免学生望文生义,又能使学生对这个词理解得更加透彻。

三、辨通假,求本字

通假是一种文字借用的现象。由于通假字与本字不存在意义上的联系,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最重要的是求出本字。否则,如果学生强依通假字的字面义解释,要么牵强附会,要么无法贯通语意。

古书上的文字借用现象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无其字的借用。由于借字与被借字之间的关系早已确定,学生按照约定俗成的关系理解,一般不会发生误解。如借表示一种锯形工具的“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借表示小麦的“来”为来往的“来”,借表示拾取的“叔”为叔伯的“叔”,借表示一种鸟名的“难”为困难的“难”等。“我”、“来”、“叔”、“难”等字的借用义早已固定在借用的字形上,且在古书中本义一般不再通行或另造专用字。因此,本无其字的借用一般不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

另一种情况是本有其字的借用。写书的人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本字。一般来说,对于本有其字的借用,我们应该根据借字提供的声音线索去寻本来应写的字,然后按本字的意思去贯通语意。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主要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去判断,当一个词按它的本义或引申义在句子里讲不通时,就要考虑该词可能是通假字。

如: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杨修之死》)

“班”,在现代汉语中常解释为“班级”、“班次”等,但课文注释是“回归”的意思。如何理解呢?“班”,金文作“ ”。《说文》:“班,分瑞玉也。从,从刀。”字形表示用刀分开两串玉的意思,与回归之意无关。“班”解释为“回归”,是假借为“般”。“般”,甲骨文作“ ”。左边是“舟”,右边是“殳”,表示撑船所用的篙。《说文》:“般,辟(盘旋)也。像舟之旋,从舟,从殳。殳,所以旋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般辟,汉人语,谓退缩旋转之也。”《释言》曰:“‘般,还也。’‘还’者,今之‘环’字,旋也。”由此可知,“般”的本义是“般(盘旋)”、“回转”。因此,“班师”即“般师”,就是“军队出征回归”。

以上说明,求本字的目的是从本字的形体来索求它的本义,所以判断一个词是否是另一个词的本字,最重要的是它的形义统一,同时还必须考察其他古代文献资料,以免穿凿附会,主观臆断。

四、析同义,辨异同

词义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每个词的意义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制约、相互补充的。这对同义词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辨析同义词之间的异同,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意,深入体会作品情感,以提高阅读能力。例如:

走和奔。走和奔都具有跑的意思,但在跑的意义上,两者有所区别。

①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③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④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

⑤夫子奔逸绝尘。(《庄子・田子方》)

⑥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墨子・明鬼下》)

分析上述句子,走和奔都表示跑的意思,但两者是不能互换的。依据具体语境分析,前三句跑的速度明显慢于后三句。句④中屠夫把骨头丢完了,但两只狼还是穷追不舍,他十分担心前后受它们的攻击,看到田野里有个麦场,旁边堆积柴草,就跑过去靠住柴草堆,放下担子拿起屠刀。在当时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屠夫心里又害怕,因此,他跑的速度可想而知。句⑤如果跑的速度不快也不会扬起灰尘。句⑥郑穆公因心里恐惧,跑的速度当然也不会慢。如果教师只给学生这样分析,学生还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利用古文字作具体分析,学生就能直观地理解了。

“走”,金文作“ ”,上面是“大”(人),像摆开两个胳膊的人,下面是“止”,像脚的形状,表示急行的意思。它的本义是“跑”。“奔”,金文作“ ”,上面是“大”(人),也像摆开两个胳膊的人,下面也是“止”,但是迈开三只“止”奔跑。可见,“奔”要比“走”速度快。

可见,利用字形的构造辨析同义词之间细微的差别,对于学生准确理解语意以及在语法的学习上有较大的帮助。

在文言阅读与教学中,利用文字学去帮助学生分析字词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性。在分析字形时我们要注意科学性,不要求分析都合乎造字规律,但也不能讲得牵强附会,脱离字义。如把“射”解释成“寸――身”就不妥。

二是针对性。就是要有目的的使用,不能过滥。一些过于简单,古今字形没有多大改变如日月之类就没有必要使用,而一些经过多次演变从字形上已看不出字义的如冠等就应多用。

三是生动性。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参 考 文 献 ]

[1] 孙云鹤.常用汉字详解字典.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2] 张济生.实用文言字典.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 文业芬,李崇明.现代汉语常用字形义浅析.桂林: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

[4] 沈锡荣.古汉语常用词类释.上海:学林出版社.

[5] 洪成玉,张桂珍.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6] 熊江平.最新高中语文文言文古诗详解.北京:华夏出版社.

[7] 江枫,苏之君.文言文大观(初中).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8] 江枫,苏之君.文言文大观(高中).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