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京医通落地首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京医通落地首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3年4月26日,前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下称“儿研所”)就诊的北京非医保和外地患者,门诊就诊环节增加了建立京医通卡这一步骤。由此,他们可享受的是此后在门诊挂号、药房、检验科等地直接刷卡结算的快捷流程。

为解决患者就诊付费排队时间长、次数多、手持多卡等问题,2012年4月21日起,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下称“医管局”)与北京银行联合推出面向北京非医保和外地患者的京医通卡项目,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先测试推开。

在经过近半年充分准备后,儿研所搭上了京医通卡项目的第二批早班车。在儿研所,受益人群占接诊人数的2/3。

在儿研所院长罗毅看来,想要在短期内解决患者集中导致的拥挤问题,调整门诊的就诊流程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京医通卡的运行,可有助于医院流程的优化。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医管局在推行京医通卡时,儿研所主动请缨。“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此项目的开展,减少患者排队的时间,整合患者的就诊流程,从而在空间不扩增的情况下,改善拥挤的就诊境况。”罗毅解释。

“京医通卡的开展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由医院财务部门牵头,门诊部门作为业务疏导,信息中心作为技术支持,几乎涉及管理部门、临床科室、医技检查科室、药房等所有门诊相关流程。”据儿研所技术中心主任于雪梅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介绍,在京医通卡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医院针对岗位不同,对所有相关操作人员都做了针对性培训。员工需要熟练掌握京医通卡在医院的使用流程,并熟知相关政策。

目前,医院的相关业务培训都已到位。为使所有部门协调一致,医院组织全院的动员会以及准备会,并对上线实施制定计划,各部门针对各自的任务,测试完成工作,并汇集问题,持续改进。

此次京医通卡的流程除医生站外,还涉及检查检验以及药房这些执行科室。由于京医通在儿研所的改造工作涉及面更广,整个推进工作进行了近半年之久。

医院相应改造的功能模块包括从建卡、预存、挂号、预约挂号、检验检查科室的计费、药房的窗口计费等各环节。除对系统改造外,医院还对流程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根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医院对相应的3l项内容进行优化:为方便工作识别,医院在患者的处方和申请单上也附加了识别信息,且在医生工作站上扣费后,可清楚地显示在相应的单据上。

京医通卡本身带有信息存储和金融功能。患者只要在卡内充入足量的预存金,经诊疗后,可直接前往检查科室,免除患者的反复排队之苦。目前,检验科、B超室、放射科、脑电图、心功能室等所有检查科室,以及门诊取药窗口,都已具备刷卡缴费功能。

自4月26日至5月13日,据儿研所的日门诊量统计显示,非医保患者中建卡的患者数从第一天的不足50%,逐渐上升为近67%。然而,目前建卡的患者中,有50%以上并未使用京医通卡缴费,仍是在缴费窗口排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患者的预存额度不足。

据儿研所门诊部主任孙吉萍告诉记者,医院的人均门诊费用平均为158元。医院预存金分为300元、500元和1000元三档,而多数患儿家长对新生事物有些陌生,预存金额较为谨慎,因此容易由于预存金不足而重复缴费排队。针对此问题,医务人员会在就诊过程中不断向患儿家属宣传使用京医通卡对于就诊流程的优化作用。因此,当患者再次预充时,就会相对准备充足。

相对其他医院的就诊卡来讲,京医通卡的另一优势在于可跨院使用。目前非本市医保患者可持京医通卡在儿研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问实现诊疗付费一卡通。从2013年10月开始,京医通项目将陆续增加10家联网医院。

由北京市政府统一指导管理,保证了患者预交金的合法合理。据北京银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何江介绍,京医通卡中的预存金统一归至医管局的统一账户,由医管局对资金进行统一监管。医院对每天的门诊金额进行精算,北京银行则按照医院每天的实际收入,将资金划至医院。

京医通卡的跨院使用,还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监控。于雪梅解释:“每名患者的京医通卡上,都有各自的医联码。患者在联网医院就医后,其就诊信息会上传至医管局的后台系统,此系统可将患者在不同医院的就诊信息合并,通过对此数据的分析,从而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全程追踪。”

而医院也可通过分析卡内信息,了解患者整个流程的信息,也可知晓患者是如何在医院间进行流动的。于雪梅将此比喻为患者的“索引”,可串接患者所有的诊疗数据、消费信息、等候信息等,由此可从诊疗内容到流程优化、再到患者健康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多种有价值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