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干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干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学困生也是中小学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本文在分析学习困难学生的神经心理、认知心理、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训练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归因策略、认知监控策略以及给予一定的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教育干预,以从整体上提高其学习效能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点教育干预

学习困难(Learn Difficulties)是指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落后的现象。目前,这一概念尚不统一,又称为学(Learn Disabilities)、学习障碍(Learn Disorder)、学习技能发育障碍(Academic Skill Development Disorder)等。据调查,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国外报道学龄儿童有3-28%存在某种程度和方式的学习困难问题,国内报道学龄儿童学习困难的检出率为17.4%。面对这些学习困难学生,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其原因和规律,但往往只涉及学困生的某个具体方面的特点,而没有从深层次的心理上做全面的分析。其实,学困生的问题绝不仅仅存在于功课学习和认知能力上,他们在注意、行为、同伴关系等方面同样有着很多的困难。因此,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他们心理状态的整体把握上。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和不同原因导致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可能不同。但综合起来可以分为神经心理、认知心理、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这从美国学习困难联合会(简称NJCLD)1988年对学习困难所下的定义中也能体现出来:学习困难是多种异源性失调,表现为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明显障碍,并伴随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一)神经心理特点

有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学生在多数复杂功能的神经心理测验中的成绩和脑功能指数值明显低于非学习困难学生。在进一步分析各测验成绩的分布特征后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在言语理解、解决问题与推理和长时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受损。

(二)认知心理特点

认知过程是个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对信息进行输入、储存、加工、提取的过程,其具体形式表现为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而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对外界信息进行认知,因此,难以与外部环境构成动态的平衡关系。

1.感觉统合障碍

学习困难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感觉统合失常,不能有效地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对刺激作出适宜反应,尤其是面对新的刺激或刺激过多、强度过大时,会表现出反应不良,如焦虑、忙乱等。

2.注意障碍

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储存、转移和加工信息的数量有限,因此,与优秀生相比,其注意在范围、稳定、转移、分配等品质上较差。他们往往注意集中时间短暂,缺乏坚持性,容易受外界干扰,容易陷入多动和冲动。这有碍于他们学习能力的获得,易产生厌学与焦虑情绪,与学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3.学习加工障碍

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加工水平较差,他们往往采用表浅加工,注意描述性知识,忽略程序性知识和情景性知识。表浅加工导致学习困难学生聚焦于描述性知识,而不能提取隐含在学习内容中的程序性知识和情景性知识,因此,学困生难以从给定信息中引发出新信息。

4.元认知障碍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调节和监控,它是影响学习效能的重要心理因素。学习困难学生与非学习困难学生相比,在元认知的两个成分即认知的知识和调节上有较大差异。在元认知知识方面,表现为他们不能准确预期他们能否正确认知学习内容,在元认知调节方面,学习困难学生不能积极、准确地监控其问题解决活动。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干预策略

学习困难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具有多方面的差异。因此,教育者应从综合系统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心理训练,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干预。

(一)训练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而有意识地制定和使用的计划和方案。美国心理学家瑟洛把学习策略分为两种基本成份:一种是基本策略,即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领会和记忆策略,另一种是辅策略,即学习者为了维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采用的诸如学习计划与安排、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等策略。而学困生大多数均具备一定程度的学习潜力,可他们一般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与目标,自我检查学习过程的能力水平很低。

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并结合具体的学科,给学生讲解有关的策略步骤。如有人运用组块等记忆策略来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训练,结果受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有人运用心理指导技术,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训练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因此,如果教师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培养他们形成主动的、自我控制型的学习风格,他们的学习状况是能够改变的。

(二)训练归因策略

归因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把成功归于自己的努力,就会感到自豪。反之,如果一个人把失败归于自己的无能则会感到灰心。归因理论认为,学习困难学生往往把学习困难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归因于学习条件不好、学习难度太大等,因而导致自尊水平降低,自我概念消极,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三)训练认知监控策略

近年来,国内有人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认知监控策略的训练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策略的训练内容具体可分为6类:注意与监控训练、观察与监控训练、复述与监控训练、精制与监控训练、组织与监控训练和求异与监控训练。

(四)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安置

由于学习困难学生在神经性、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上都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给他们提供有别于非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安置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即根据学困生的需要和学习困难的程度可把教育环境分为普通班级、分离班级、分离学校、看护机构四种阶梯式的层次。经过心理测量等科学方法把学习困难学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然后可把轻度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安置在普通班级,大部分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就读于普通班级,少部分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就读于分离班级;把中度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安置在分离班级,大部分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就读于分离班级,少部分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就读于普通班级;把重度学习困难学生安置在分离班级或分离学校,接受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此种做法已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中实行,是一种值得借鉴的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干预措施。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是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个学困生身上的太阳发光,让他们在深切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的研究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