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人们现代生活节奏的增快,失眠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美国成人30%-35%患有失眠症,法国为30%[1]。于守臣等人在国内六个城市调查了四种不同职业共 l1432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9.38%,以失眠症为主要类型,占92%[2]。长期失眠大脑功能就会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失眠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主要表现为:① 身体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②长期失眠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老年性痴呆;③记忆力减退、头痛。失眠后往往会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头昏脑胀,耳鸣。导致健忘,神经衰弱等。④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失眠往往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紧张易怒,与周围人相处不融洽,抑郁、烦闷、严重的还会导致悲观厌世。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失眠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产生抑郁、焦虑、精神紧张等情绪,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严重者形成精神病、神经官能症等。⑥过早衰老,缩短寿命。失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降低身体素质,加速衰老,引发多种疾病,缩短人的寿命。⑦儿童睡眠质量下降会直接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称为“不寐”,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以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的一种病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 ②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③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CCMD-3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失眠症可分为:①原发性失眠: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达1个月;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情况。②继发性失眠:由疼痛、焦虑抑郁或其他可查证因素引起的失眠。失眠的客观诊断标准是根据多导睡眠图结果来判断:睡眠潜伏期延长(长于30分钟)、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小时)及觉醒时间增多等。中医学认为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阴阳不交,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心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影响心神而失眠。失眠的发生总是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 交。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理阴阳为原则,虚者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者泻其有余,消导和中。从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
经方论治:《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灵枢•邪客》:“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半夏秫米汤是治疗此证的方剂。《金匮要略》方“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辨证要点为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弦或细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特别是老年人、病后体虚者、有慢性病者都可选用此方。《金匮要略•妇人病》篇云:“妇人脏躁,善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临床见证多为发作性,情绪容易冲动,知觉过于敏感或迟钝,心烦失眠,时而哭泣,时而郁闷不语,大便燥结等。《伤寒论》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主之。”辩证要点为心中烦躁,辗转不眠,手足心热,口干盗汗,小便短赤,舌质红、脉弦。《伤寒论》29条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系实邪虽去而余热扰于胸中所致的失眠证。虚烦之“虚”是对有形之邪而言,非正气之虚。《伤寒论》第244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辩证要点为里热实证。《伤寒论》第l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主症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伤寒论》第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辨证要点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心烦不寐。 《伤寒论》第7l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五苓散主之。” 主症外有表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主症昼躁夜静,不呕不渴,表证不见,身无大热。《伤寒论》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等等。
后人对经方的应用:李耀林[3]认为肝主疏泄,调节着全身气机的升降,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表现为郁郁寡欢,情志压抑等,导致阴阳升降失常。阳不入阴成为失眠。四逆散原治少阴病阳郁厥逆之四逆证,李氏以此方化裁,从肝论治治疗失眠,每获良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升发阳气为君;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二药合用则条达肝气.敛阴和阳;枳实解郁理气.泄热破结,与柴胡一升一降,疏畅气机,恢复阴阳之升降;炙甘草益脾和中;茯神健脾养心安神;夜交藤养心安神;琥珀镇惊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安神之功,故而取得满意疗效。李氏用四逆散治疗失眠,结果:43例中痊愈22例,占51.17% ;显效13例,占30.23% ;有效6例,占l3.95% ;无效2例,占4.65%。总有效率95.35%。陈亚平[4]等认为少阳统属胆、三焦,少阳为枢,若枢机不利,则可影响阴阳气血失和,具体表现为少阳胆热可以循经上扰心神而致不寐;三焦为人之水液、气血通道,无论是感受外邪还是内生之邪只要郁滞三焦、使其通道不畅,均易导致阴阳气血失调而见不寐。因此,不寐治疗可从少阳枢机人手,应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方中柴、芩解少阳之郁、除少阳之热;半夏化痰和胃;桂、芍、姜、枣、草调和阴阳气血;龙、牡重镇安神。故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枢机、调和阴阳气血,不专治不寐而失眠得除。陈亚平和章浩军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结果经治疗4周后,痊愈56例,占58.3% ;显效20例,占20.8% ;有效12例,占12.5% ;无效8例,占8.3% ,总有效率为91.7%。其他一家不胜枚举。
单方加减治疗:刘正森[5]应用自拟方(珍珠母、钩藤、丹参、赤芍、夜交藤、合欢皮、茯神、枣仁、炙甘草、龙牡)治疗失眠症。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减龙牡,加石决明、;心火偏旺、胃失和降者,加淮小麦、鲜竹叶。李登国等[6]运用中医“清、镇、潜、补”法立方治疗失眠症。“清、镇、潜”法基本方为:黄连、栀子、淡竹叶、琥珀、珍珠母。“补”法中心肝血虚者,加菌灵芝、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当归以养血宁心安神;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以补气健脾安神;阴虚火旺者,加熟地、麦冬、龟板、阿胶以滋阴补肾安神;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少加肉桂以交通心肾、安神。李燕[7]自拟珍珠母眠安汤(珍珠母、酸枣仁、白芍、丹参、郁金、五味子、甘草、黄连)治疗失眠,总有效率91.4%。任向毅[8]自拟养血清肝安神汤(党参、生白术、茯神、炙甘草、龙眼肉、全当归、黄芩、炒栀子、青龙齿、炒枣仁、远志、香附等)治疗失眠,有效率95%。张志峰[9]自拟清心安神饮(黄连、川芎、莲子心、赤芍、当归、远志、猪茯苓、生牡蛎、生龙骨、滋石、珍珠母、合欢皮、夜交藤)治疗失眠实证,总有效率为90%。刘荣东[10]自拟安神方(琥珀末、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珍珠母、生龙齿、生牡蛎、刺五加、山茱萸、茯神)治疗慢性重度失眠,总有效率91.1%。于晨媛[11]拟解郁安神汤(柴胡、当归、白术、茯苓、酸枣仁、浮小麦、柏子仁、龙骨等)治疗顽固性失眠,总有效率91%。
其他中医治疗:针刺、耳穴、推拿等均有一定疗效。
总之,中医治疗失眠症方法多、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但是,通过对目前报道的中医治疗失眠症资料分析,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临床分型不统一、诊断标准不统一、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以及在治疗观察时未设对照或对照可比性差等等。多数报道仅限于经验总结,对药物作用机理等有深度的研究论文不多。上述问题期望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能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Charies M. Morie, Peter J. Hauri, Colin A. E. Non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Sleep, 1999;22,1134-1156
[2] 吴任钢,乌立新,张春改,等.脑波同步化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119-20
[3] 李耀林 四逆散加减治疗失眠43例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 05 (08):47
[4] 陈亚平、章浩军 柴胡桂枝汤治疗顽固性失眠进行临床观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 26(06)939
[5] 刘正森.中医心理疗法在失眠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增刊,下):85李登国.中医“清、镇、潜、补”法治疗失眠症[J].医药产业资讯,2006,3(6):112
[6] 李登国.中医“清、镇、潜、补”法治疗失眠症[J].医药产业资讯,2006,3(6):112
[7] 李燕.珍珠母眠安汤治疗失眠58例[J].新中医,2003,35(7):54
[8] 任向毅.自拟养血清肝安神汤治疗失眠症120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610
[9] 张志峰.清心安神饮治疗失眠实证6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1):39
[10] 刘荣东,黄如萍.中药安神方治疗慢性重度失眠38例[J].中医研究,2005,18(2):22
[11] 于晨媛.解郁安神汤治疗顽固性失眠48例[J].陕西中医,2005,26(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