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萝莉正太很萌,而成人世界太复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爸,老爸,我们去哪里呀?”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空前热播,五个人气急升的萌娃用这样一句天真无邪的童音开启了内地荧屏“百台大战”硝烟滚滚的“小”时代。芒果台在市场、口碑方面的盆满钵满迅速引发羊群效应,各大卫视纷纷加入亲子战团。除青海卫视的《老爸老妈看我的》、陕西卫视的《好爸爸坏爸爸》,老大哥央视推出《宝宝来了》,芒果老对手浙江卫视亦于上周挂出《星星知我心》的“萌”字帅旗,开始上马搏杀。据相关统计,在接下来的半年内,国内电视荧屏将有超过20档“亲子类”综艺节目扎堆出现,常规综艺与成人选秀的大蛋糕即将被四面八方“啪嗒啪嗒”跑上来的萌孩子一抢而光。
而城市生活日益增大的压力使得过去“全家人围坐”的收视模式已成田园牧歌般的过往,网络环境的宽松与发达让如今的电视观众更习惯于在追节目的同时与众网友唠嗑,即时分享观感以寻求认同。于是,《爸爸去哪儿》首播之时便在微博、微信圈与公众论坛三大社交平台引发数据爆炸,各种热搜及话题指数均持续破表,如当年的《超女》般上升成一种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现象。
节目现象的形成一方面为芒果台赢来了一枚足以与《我是歌手》比肩的优质品牌;另一方面,全民范围的传播与网络发言的无责任亦让《爸爸》的舆论环境开始失控,部分网友对小朋友正常的玩闹进行过度解读,用成人的价值伦理进行“正义”的预判—于是“王诗龄心机论”“Kimi娇气说”“张亮父子虚假论”等声音平地而起,有网友甚至揣着“三岁看八十”的论调,从四岁的Angela“喜欢坐在地上哭”这一细节为其贴上“任性妄为”的标签—这与节目组的价值初衷相背离,亦是对小朋友的不公。除了粉丝的“捧”与“踩”,在媒体罔顾职业伦理的推波助澜下,各种孩子周边的八卦YY也在蔓延滋长,眼见着一大波亲子节目正在逼近,虽然未必每个都能像《爸爸去哪儿》一般大红,却也值得大众对这类节目思考更多、承担更多。
小朋友在电视节目中引起关注后应该做怎样的心理“回归”与建设?明星父母在镜头前有无暴露出情商教育的优点或不足?为了孩子的成长,节目组与媒体在保证节目效果、新闻点的同时应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对于不可控的网友,专业人士的建议又是什么?
本刊独家联手资深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院副教授李小曼老师,并深度对谈数位资深少儿节目制作人与导演,共同探讨亲子节目热潮中作为观众、节目组、媒体及家长等各方面的伦理尺度与自我修为。 电视观众的自我修养
“Kimi的爸比也关注我们了!”微博名为“Kimi全国后援会”的网友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支由林志颖的粉丝“颖友”组成的工作班底自《爸爸去哪儿》第一期播出以来,一直将Kimi萌萌软软的“小奶音”剪辑成音频供网友下载,并定期上传Kimi的视频和图片资源,“但我们很保护Kimi,不会暴露他的私生活。我们建立这个粉丝群的目的也是旨在传递更多正能量,把节目的内容分享给喜欢小小志的朋友。”
与“Kimi全国后援会”的理性态度不同,我国网络历来是“脑残粉”与“正义之师”的集中地,无差别的“造神”与群氓性的“批判”皆用“言论自由”和“主持正义”之名,最常见的情况便是某楼主“振臂一呼”,成百上千的网友便开始站队、讨伐与批判,场面热闹但意义虚无。就《爸爸去哪儿》而言,节目组、参加节目的孩子与明星家长三方面在受粉丝热捧的同时均受过不同程度的质疑与攻击,而其他以孩子为参与主体的少儿及亲子类节目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金鹰卡通的《中国新声代》和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小王菲”王睿卓和“小影后”李馨巧等孩子们的精彩才艺展示在为他们赢得众多粉丝的同时也招来了“早熟、爱秀”等非议,各种关于小朋友的“配对”和“loveline”更经由粉丝和媒体热炒,逐渐从善意的调侃变味为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如“佳偶天橙”(“天”指天天,“橙”指Cindy田雨橙)、“石全诗美”(“石”指石头,“诗”指王诗龄),粉丝之间更经常为此而掐架。对此成年人固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但小孩子要面对一个个以自己命名的“粉丝团”与陌生人莫名的指指点点,情况就令人分外忧心。
曾为《爸爸去哪儿》制作班底谢涤葵团队的另一档知名节目《变形计》担任嘉宾的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博士对此亦怀有同样的忧虑,“孩子被拉上荧幕之后,对观众来讲一定是利大于弊,但这个经验能否成为孩子成长与性格塑造中的‘正资产’而不是‘负债’,这就需要考量父母等多方面的功力,尤其当参与的孩子都是3—6岁的学前儿童,因为他们的性格发展、情商跟自我概念还未成型,尚在发展之中。”
综观网络的非议之声,以孩子为由头挑起的常见攻击与质疑不外乎以下几种形态:
三岁看老型—以小朋友在镜头前“不讨喜”的细节为其贴上“霸道”“阴险”等负面性格标签,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诅咒性的预言。
代表性言论:“现在霸道,长大了就是个李某某!”“这么娇气,长大一定是个娘炮!”
子不教父之过型—孩子出现问题不是孩子的错,是父母言传身教的错。于是明星父母(甚至普通家庭)的种种陈年八卦被牵扯进来,谣言漫天,粉丝混战瞬间被点燃,从攻击孩子到攻击家长最后归因为这一切都是家长的“bad seed”(坏种)作祟,恶意满满。
代表性言论:由小小志受关注引发的“陈若仪与林志颖的琼瑶式爱情故事”及“林志颖很装”;“Angela性格霸道随她妈”。
CP配对不入法眼型—将原本对孩子的善意调侃硬生生YY成一条确凿的“爱情线”,用成人不可说的意图解读孩子间的友好举动,经常因意见不合引起掐架。
代表性言论:“Cindy是我家XX的!”“XXX配不上我家Kimi!”
一切皆是阴谋论型—将所有节目都看成是一场有剧本的“阴谋”,你所看到的一切真善美都是节目组的谎言,电视台则是“万恶之王”,小朋友和家长们都是被利用的棋子。
代表性言论:“李湘和湖南台关系铁,所以剪辑的片段都是对王诗龄有利的!”“XXX淘汰了就是黑幕,XX台就是想捧XXX。” “节目需要做效果,不要据此评价孩子的人格特性”
首先想提醒大家,不要片面下结论,更不要对孩子轻易做人格特性的评价。因为电视节目的运作决定它只会选取比较有效果的镜头,这样贸然去下结论是很不公平的—比如说孩子10次有9次都做得很好,但是一次不好的就选上去了,因为这是有效果的一次。而建议大家不要做人格特性的评价,是因为人格特性的评价代表一个固定的属性,比如说谁很胆小,谁很霸道,千万不要这样做,尤其是孩子很小,而且我们看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不太赞成粉丝团的成立,帮孩子做配对更是非常不合适。你可以表达我喜欢这个孩子,或者喜欢这一类型的孩子,但是因为喜欢某个孩子而去攻击别的孩子,这是非常莫名其妙的逻辑和行为;帮孩子做配对其实是我们用大人的眼光套在孩子的行为上,孩子的亲密动作其实就是对朋友们的爱和友好。如果大家都去这么配,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观众如果在生活中见到这些小朋友,最好先把他们当成小孩,再把他们当成名人的小孩,不要把他们自己当成名人。比如说见到Cindy和王诗龄,不要像见到了“大明星”,把她们当成田亮家和李湘家的“小公主”就好。
尊重孩子的生活空间。身为观众,爱一个孩子最棒的方式就是给他空间,让他快乐、自然地成长,让他做他自己的事,在买东西就买东西,在玩耍就玩耍,你远远地看他,祝福他就好。
观众对节目最好的心态是感恩,比如“谢谢这些爸爸带着孩子参加这个节目,让我们更重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对这些孩子所抱有的心态更应该是“谢谢”,而不是“疯狂地爱”。因为当你去谢谢这些小孩的时候,小朋友就会觉得他所做的事情是对别人有价值的,这跟觉得自己是个大明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张怡筠博士,资深情商教育专家) 明星父母的自我修养
家住广州的森爸与《爸爸去哪儿》中的父亲有着颇为类似的处境,自家的“蛋蛋后”森森从6岁起已创作了60余首原创音乐和歌曲,还在念小学的他成为虾米、豆瓣等网站的认证音乐人,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儿童作曲家”。“儿子一向很关注《中国新声代》这种儿童节目。”森爸对记者说,“最近我们全家都在看《爸爸去哪儿》,森森很喜欢里面的Kimi,对第一期Kimi房里那只蜘蛛的片段特别感兴趣。”森爸认为,自己作为父亲从节目中学到很多技能,“比如通过户外活动而不是说教的方式让小孩成长,这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节目组不断让孩子在节目中完成一些短期任务,一个任务其实就是一个目标,完成的目标不断积累起来,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
当孩子的游戏涉及到成人世界,事情总是会复杂得多。一位自称“非典型父亲”的媒体人万爸爸开始为《爸爸去哪儿》中的小朋友担忧,“我注意到一些剧透,他们新一期拍摄上街买菜时已经出现围观群众,需要警察维持秩序了,这可能会滋长小朋友的虚荣。”家有3岁女娃的他表示,“连我家姑娘都能一眼认出《爸爸去哪儿》的片段,当他们回归原有的生活,恐怕会被当成小明星了吧。”万爸爸的担心即是森爸的忧虑,记者在此前对“森蝶她爹”田亮的采访中也得知,5岁的田雨橙平时已会有陌生人过来求合照,“但她自己还没意识到这是怎么一回事。”
和森蝶爸爸一样,参与《爸爸》录制的几位爸爸都分别在不同场合表示自己让孩子出镜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多跟孩子相处”,但节目大热后带来的附加效应亦令他们始料未及。小朋友逐渐被公众所认识,难免被外界贴上“小明星”的标签,王诗龄衣服淘宝同款、Kimi的奥特蛋持续热销,名人效应更引来广告代言等一系列经济利益的诱惑,“所以我认为上完这个节目后,真正最要扛得住功利的反而是孩子的爸妈。”张怡筠老师表示,“他们要挺身而出,因为他们都是爱孩子的父母,如果上完节目后因为一些功利的东西让自己的初衷变味,就实在可惜了。因为观众其实不用管Kimi他们上完节目之后会怎么样,只要看的时候开心就好,可是Kimi他们的成长始终是爸爸妈妈的责任。”
小朋友迅速成为公众人物之后,家长大致会面临如下几类问题:
身份的“回归”—不少因参加电视节目而突然被关注的小朋友因为性格、情商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均未成型,在外界强加于他们的“明星”光环与原来的自己之间会产生身份的迷惑与焦虑。王诗龄是大明星还是小公主?石头和天天看到自己在电视上出现之后会否觉得自己与同龄人不同?Cindy和Kimi会否疑惑为什么这么多陌生人都开始关注自己?
粉丝与黑—部分网友对孩子的无端攻击与负面评价固然令父母恼怒,但粉丝之于孩子的成长亦是“甜蜜的负担”。孩子会否因为粉丝的追随而背上“偶像包袱”,将本来自然的举动变成一种表演?
名利场的“To be or not to be”—王诗龄的微博账号一经注册立马吸粉高达数十万,Kimi已有无数厂家找上门求代言,天天妈与石头妈的姓名登上微博热搜榜,Cindy妈妈叶一茜也因为女儿一下子增加数个通告……名利场的游戏规则已悄悄在父母身上运行起来,不知下一刻是否会将孩子卷入游戏的转轮? “回归上节目的初始目的,不要给孩子看网上言论”
关于身份的“回归”,建议节目组为父母亲做一个提醒或上一堂课,为孩子完成一次Debriefing(注:心理学术语,实验完成后的解说和说明。一般心理学实验后,要回到真实生活当中就需要做一个有关这个实验的Debriefing,这个说明能让你回归自然的社会角色。)比如爸爸妈妈可以跟他们说你们不是大明星,大明星需要有作品,要有出色的才艺,将来如果有一天你有了特别棒的才艺和作品,才能叫大明星。你只现在参与了一档电视节目,是一个上过电视的可爱小孩。如果孩子回到学校,因为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而感到自己与别人不同,让他学会像王诗龄一样说“我不是大明星,我是小公主”就可以了。爸爸妈妈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你不是大明星,你是我们的小宝贝”,这样他就有办法去应对外界贴来的标签,会有一个好的心态。
不要让学前的儿童参与过多商业性的活动。看到林志颖说很多人找kimi代言,他都不做,我觉得这个老爸蛮聪明的,因为这些孩子不一样,他们是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性格、自我概念都正在重要的塑形当中,父母这个时候应该要谨慎孩子的商业行为。我建议如果能够不做的话,最好不要让这个时期的孩子参与过多的商业性活动,会影响他们性格的塑造。
不要给孩子看网上的言论,不建议以孩子的名义发微博与粉丝沟通,回归参与节目的初始目的。首先我觉得爸爸妈妈不需要把网上这些反映给孩子看,正面的、负面的都不要看,因为给孩子贴标签是我们最反对的事,爸爸妈妈都不可以的,怎么能让陌生人给孩子乱贴标签?我现在看到《爸爸》中的家长帮孩子成立了微博,用孩子的名义,我个人对此做法存保留态度,因为如果真心希望孩子就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难得的亲子相处经验,就不要做类似的事情,尤其是对已经开始识字的孩子。回到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对孩子说“我好喜欢你”,教孩子说“谢谢你”,让孩子把这一经验理解为爸爸全心全意陪伴他们的一次非比寻常的旅行,回归家长参与节目的初始目的—“我愿意全心全意陪我孩子,这对他们的成长很重要。”不管外界喜不喜欢这个爸爸和孩子,一家人都不必去管,孩子会为爸爸愿意花这么多周末陪自己而欣喜,爸爸会因陪伴孩子而对他更加了解,这样就好,不必理会流言蜚语。
父母亲需学会引导,把这些难得的经验变成孩子性格塑形中的珍贵宝藏,而不是“负债”。比如张亮对天天同理心的训练,让孩子和自己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在与村长的角色互换中小孩子理解了村长的心情和处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同理心。而适应力方面,我相信天天经过第一次的三天两夜,将来再去一个稍微有点味道的地方,就不会让爸爸扛在肩上跑。也就是说,爸爸妈妈需要学会引导,让孩子明白不是每个人都跟自己一样,生下来就住大房子,所以要对每个人都特别好,以后如果有能力,更要尽量去帮助别人。然后再过一阵子,节目播完了,喧嚣过去之后,就让孩子该干吗干吗,回到孩子该有的状态。 节目组的自我修养
在《爸爸去哪儿》持续走高的收视率背后,节目的粉丝也在成几倍的飞速成长,但合家欢乐的背后难抵一些隐忧,如上一期的节目中,孩子们护蛋和以及爸爸撒谎的环节,引来网友和教育专家关于节目尺度设置问题的讨论,以及节目对孩子教化问题的担忧。随着更多卫视制作的大量亲子类节目陆续加入战场,在残酷的收视竞争面前,这种隐忧更加凸显。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小曼副教授就认为在大型的季播综艺节目或做亲子节目中,在笑点和煽情之外,节目还应该承载得更多——“对电视来说现在依然是个既有珍珠又有贝壳的年代,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节目都能秉持操守,但儿童世界是个太特殊的世界,和别的世界是不一样的,需要别的世界去爱护他。”
而张怡筠老师亦认为“护蛋环节”设置的意图是要故意制造一些挫折或冲突,看看孩子怎么处理。理论上这确实是观察孩子情商的一个很好的实验,因为这可以检验孩子负不负责,面对冲突的时候他怎么处理,以及面对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怎么办。但这个实验应该在实验室里完成,因为孩子不知道这是我们故意设计的,但是电视节目会播出来,孩子们会看到自己被耍的样子,容易对大人产生信任危机,“我觉得这个做法在实验室很合适,但在电视上不合适。”
那么作为制作方、节目价值观的传递者和质量把控者,咱们的电视节目组,在制作亲子节目的过程中应怎样既保证节目效果,又能呵护儿童的心灵成长?记者独家连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院副教授李小曼老师与多位资深节目制作人,共同为众多即将上线的亲子类节目组支招。
以收视率为唯一标准?
广西卫视的《大梦想秀》导演顾凯表示,在做儿童节目、亲子节目时,收视率决不会是唯一的标准,比如不能为了节目收视率而刻意强调或表现其父母辈身上的某些社会属性—“在介绍孩子的外拍VCR中没有提到孩子父母的职业、孩子家庭的经济状况,主要讲述的是孩子与父母亲之间的情感,和父母对孩子的指引。而从节目播出的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比刻意强调或表现其父母辈身上的某些社会属性的节目表现效果差。”而李小曼老师对此表示赞同:“我觉得什么节目都可以做,但我反对以收视率为前提去做的,因为我相信在这样市场利益的驱动之下,没有哪一档节目是真正对孩子好的。我不反对亲子节目,但我反对以市场和收视率为前提而去做的亲子节目。”
环节设置大于真情实感?
国内老牌的亲子节目《饭没了秀》的导演瑶瑶认为而亲子类节目的最大的取胜点还应该是真情实感,这是再多的节目设置或是环节安排都比不上的,“原来我们做过一档节目叫做《宝贝赖上大明星》,从实际操作来说,小朋友根本不知道明星是谁,明星跟孩子的关系本来就是牵强的。我们做的最长的时间是《找妈妈》,小朋友带出去之后,小朋友对妈妈的感情是最真的。我们给他说妈妈在等着你,他无论如何都坚持到底。这就是真情实感,所以像《爸爸去哪儿》就是因为爸爸跟孩子之间的感情是真的,不管他们是怎么样,观众都是可以接受的。”瑶瑶认为,其实亲子类节目最麻烦的一点就在于如果你在跟小朋友打交道的过程中抱着虚假的态度,就很容易被识穿,因为小朋友不会表演,“同类亲子节目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小朋友的情感流露以及跟伙伴和家长之间的关系,那就只能是跟风,然后一茬一茬死掉。”
而顾凯导演认为亲子节目的意义应该是让成年人发现孩子真实的内心和性格,让成年人更了解孩子,以审视自己的教育、沟通方式,甚至审视自我,人为地设置会产生或激发矛盾、对立的环节或因素是不妥当的,他执导的《大梦想秀》是一档儿童与成人的竞技节目,“在录制过程中,所有的拍摄内容、录制内容、比赛规则,都是在和孩子、家长、成人对手讨论后制定并执行的。特别是比赛规则,我们的出发点首先是孩子,要能激发起孩子求胜的愿望,同时也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让孩子在比赛中承受过大的压力。”
成人化角度剪辑?
《爸爸去哪儿》的爆红,不少人认为与之神剪辑密不可分,父子两的亲密对话,孩子们的萌囧样子,爸爸们出糗的瞬间都被巧妙的捕捉。但是这种神剪辑最后,也衍生了不少的争议,捕捉孩子们之间的两小无猜镜头,在不少粉丝眼中已经成为给他们定“娃娃亲”的铁证,而一些冲突镜头的展现,如网络流传的“王诗龄打哭Kimi的未播出片段”也让孩子深陷舆论泥沼。面对这一问题,顾凯基于电视节目制作的现实情况,并不反对以成人的视角来解读及剪辑孩子的内容,“只是要看节目的制作者将孩子—这个亲子节目的主角放在了怎样的位置上,至少是尊重和对等。因为电视机前,坐着其他更多更多的孩子。不能为了满足某些观众的审丑心理而故意在节目中放大矛盾。”
而瑶瑶的观点则在于,本身亲子节目制作就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而接下来如何剪辑和宣传更重要的是要看电视人的职业操守,以及考虑受众。如果是给成人、小朋友一起看的,就必须考虑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于是道德问题成为重心;如果目标受众本来就是成人的话,你若从小朋友的视角把它做得低幼,这跟你的产品受众也不相符。
引导网友舆论?
眼下的亲子类节目在网友最开始一面倒的赞扬声中,演化出了另一波极端的声音。面对负面的舆论,作为制作方的电视节目组是否能做些什么?电视从业者们颇为无奈地表示,“网络上喜欢去做人身攻击的人你规避不了,因为他看到什么都会攻击。如果为了躲避这些人的攻击去调整本来认为对的东西是很荒谬的,只要他的行为没有直接伤害到孩子,没有直接伤害到需要保护的人,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不要以收视率为前提去做亲子节目”
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想象力是很重要的,但电视这种东西在你来不及思考的时候就把结果摆出来了,所以20世纪六七十年西方出现了“沙发土豆”一代。国内很多亲子节目确实有笑点和煽情的地方,但还是流于娱乐化,它们本可以承载得更多。
现在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亲子节目,是因为做过了成年人之后没有更多的领域可以挖掘,于是开始把眼光投向儿童这个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质上并不是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不反对亲子节目,但我反对以市场和收视率为前提而去做的亲子节目。
这种亲子节目有它正面的意义,即人性是可贵的,像父与子的感情,这些都有正面效应。但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这种大型的季播节目流于娱乐化,因为电视没有办法追逐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只有在漫长的时间中才能培养自己对世界的认知。
(李小曼,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院副教授) 张怡筠点评五位老爸:
林志颖够耐心、王岳伦很努力
林志颖:林志颖对孩子说话的耐心跟脸上的微笑非常值得鼓励,他总是用一种很温和、很有耐心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尤其是爸爸在跟学前儿童说话的时候,你一定需要比他更有耐心,而不是说你这次做不好,我就不高兴了,不应该是这种状态。我觉得林志颖和孩子沟通的情绪状态非常值得所有爸爸学习——温和、有耐心,而且面带微笑。
张亮:天天的爸爸做角色扮演的片段我们应该热烈鼓掌,村长那个片段我非常欣赏,是培养孩子同理心非常好的方式。他不说教,用游戏的方式让情商教育变得好玩——“你来演村长,我来演孩子”,我觉得非常棒,很多父亲把小孩同理心的缺乏定义在听不听话的层面,另一些家长则会用说教的方式让孩子换位思考,这其实已经不错了。但对于像天天这样的孩子来说,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就会难以接受说教,这老爸很棒,用了一种好玩的角色扮演的方式,一下就让孩子理解爸爸的意思了,我觉得这个做法非常值得鼓励。
王岳伦:王爸爸很努力,而且会照顾王诗龄的生活起居,还越做越好。我认为他很注重呵护孩子纯真的心灵,这个部分我觉得做得不错。因为诗龄真的是非常可爱,非常纯真,非常善良的孩子,也很在乎别人的情绪。我觉得王爸爸特别在乎她,不希望女儿这份纯真消失,他对此的意愿跟努力我觉得做得很好。至于负面的评价我觉得其实是剪辑的问题,我相信王爸爸可能做了很多,未必有剪进去。这种负面的评价我觉得都不是很精准。
田亮:田亮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父亲,他从一开始对孩子的情绪束手无策,到后来已经学会给孩子设立规矩,这很棒。其实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情商教育几个重点一定要做——接纳情绪、设立规矩。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你要接纳他的情绪,他哭、叫、闹,你不能说你怎么能哭呢?而是抱他过来,关心他,同时还要教他一些规矩,等他情绪安定了,再教他一些规矩。田亮后来在沙漠的那一段更值得大家学习,他的判断是很对的,他看出来女儿身上有一种愿意冒险去超越自己的精神,这个特质让人欣赏。然后爸爸看出来了,那个片段中田亮做得很精彩,就是我爱你,我愿意成全你,同时我要教你——这是一个危险的动作,必须要小心的;同时我又保护了你。
郭涛:我很欣赏郭爸爸展示的北方爷们教育,我觉得爷们教育跟情商教育是完全不抵触的,我甚至认为,如果这些孩子能够了解每个人都有情绪,也知道自己是有情绪,他就会开始为自己情绪负责,他反而会变成一个特别健康的、为自己情绪负责的人,我觉得为自己情绪负责才是最爷们的表现。但是这种很爷们的父亲可以再加一个动作,叫做情绪沟通,又能够教孩子,又为孩子培养男子气概,同时又能够让孩子觉得是父亲的爱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