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土家山寨过大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土家山寨过大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由于土家族人口较多,且地域分布广,因而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完全一致。笔者所工作生活的鄂西山区,就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之一,这里的春节习俗显得古朴隆重。颇为讲究,别具特色。

杀“年猪”熏腊肉

小时候在农村,笔者常听,母亲说起“大人望种田,娃们望过年”。意思是说。大人们期盼庄稼有个好收成,孩子们则盼望过年吃好东东西,尽情玩乐。虽说如今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对鄂西土家山寨的人来说,过年还是很隆重的。为了“年”过好,人们都要提前准备,置办年货。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家户户杀“年猪”、熏腊肉。

宰杀年猪一般选择在春节前的一个月左右。因为新鲜年猪肉除先用食盐拌花椒腌制十天左右,还要挂起来用柏树枝等柴禾烟熏火烤十五天以上。这样到了除夕之夜,刚好可以吃到新鲜味美的腊肉。寒冬腊月,地里的农活少了,农民选一个“红砂日”(适宜宰杀牲畜见血的日子),杀年猪,据说可以驱凶避邪,来年还可以喂出大肥猪。

这一天,主人家烧一锅滚烫的开水,请来杀猪佬和三两个帮手,将年猪宰杀后搁在大木盆里用开水烫泡后,刮去猪毛、开膛破肚、大卸八块后再用秤称,看自家的年猪有多重。如今,在农村杀个三五百斤的年猪已不是新鲜事。杀年猪时,主人还要事先准备好一盆糯米接猪血,待其凝固后蒸熟,再切成片状晒干,这就是土家人特制的民族风味食品“血粑”,或炒或煮,味道鲜美。

土家人杀年猪,还时兴“吃刨汤”。俗话说“鱼吃跳,猪吃叫”,“赶刨汤”就是杀年猪时趁热打铁,邀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来家里吃“年猪蒸肉”,大家一起“撮一顿”,其乐无穷。腊肉在土家人的饮食里面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烟熏过后的腊“猪脑壳”,可以做出五道风味各异的佳肴,更是除夕“团年饭”的主菜。

祭祖先,拜神灵

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大年三十前三五天,都要到坟头祭祖先,俗称“送亮”、“上坟”、“给钱”。三十、初一、十五也要在吃饭前进行“小敬”,同时还要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祭祀的食品有猪头、鸡鸭、粑粑、团馓(糯米做成的食品)、水果、包谷酒等,祭完后才能开饭。在家“小敬”的方法是,吃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腊肉和青菜插在饭上,全家人静默一会儿,表示恭请已故的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祭祖的主要形式有:

一是杀鸡、供猪头祭祀土地神。大年三十清早,人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捉一只公鸡到土地庙去杀。还要烧香,燃纸钱,把鸡血浇在土地神像上,并贴上鸡毛,以求神保佑家禽来年不受野兽侵犯。在笔者老家,人们则在大年三十吃“团年饭”前,将煮熟的猪头背到庙里敬神,并在磕头许愿后烧香、燃纸钱、放鞭炮,俗称“敬老爷”。

二是烧“包袱”祭祀祖先。大年三十下午,“团年饭”办好后,先取一些饭菜端上桌祭祀祖先,桌上供有“寄”给祖先的“包袱”。“包袱”又叫“封包”,写上已故祖先某某的名号。除桌上供有“寄”给祖先的“包袱”外,桌下还供有一封“寄”给孤魂野鬼的“包袱”,上面也写有“地盘业主,古老前人”的字样。一切准备妥当后,再行“三拜九叩”大礼,最后把桌上的饭菜各取一点连同“包袱”送到屋外焚烧,然后回屋吃“团年饭”。

三是“出天行”祭拜吉神。正月初一天刚亮,全家人拿着香纸蜡烛出门燃烧,向自己认为吉利的方向祭拜,齐呼“朝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等吉祥语,然后回到屋里,先由小孩给老人拜年,再由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并互道吉利之话相互勉励。

过“小年”忆先祖

土家人的年节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还要过“赶年”,如今人们都叫过“小年”,即在过大年的前几天举行,多因姓氏祠堂不同而时间各异,有的过二十八,有的过二十九。若当年腊月无三十,则倒推过二十七或二十八。在笔者老家的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过“小年”大都是腊月二十四,主要是吃“大肉”,又称“过桥肉”,还有的称为“坨子肉”,以此唤起对先祖的追忆。

相传土家族的土司祖先奉旨出征。时值阴历年关,他们决定与亲人一起过最后一个年,于是土司下令:“蒸甑子饭,切坨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过年再出征打败倭寇。”因时间紧来不及做许多菜,就来个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叫做“和莱”。吃罢“和菜”、过完“小年”上前线后,很快打败了倭寇,收复失地。皇帝龙颜大悦,于是亲赐匾额,上书“东南战功第一”。志书记下了这段历史“于腊月二犒将士,除夕,侯不备,遂大捷。后人沿之,遂成风俗。”在鄂西土家山寨,过“小年”用甑子蒸米饭时,上面还要盖巴掌大的腊肥肉,饭熟后沾满肉油,可以餐餐热着吃,直到大年三十还不一定能吃完。

“洗夜脚”烤“年火蔸”

除夕之夜,土家山寨热闹非凡,爆竹声声,万家灯火预示着土家人来年的美好。由于土家山乡有互相拜年的习俗,所以家家户户都得炒葵花籽、花生以备拜年之用。土家人过年还有大年三十夜里洗脚的习俗,因为土家人互相走动,如跨进屋门恰好遇到主人家大酒大肉正欲用餐,据说这就是大年三十“洗夜脚”时膝盖头洗得净的好处,因为你不论走到哪里,都能碰到有好吃的等着你,它预示着自己一年四季不会“打饿肚”。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土家人在“除夕夜”还有一些良好的祝愿。如大年三十夜,土家人的火塘里都烧有一个大柴蔸,叫“年火蔸”,年火蔸越大越好,因为它预兆来年的猪越长越大,日子越过越红火。土家人相信“岁”是能够守来的,所以在这天晚上,全家老少都得围火“守岁”,彻夜不眠,称之“守三十夜”。全家聚在一起烤火,或讲土家先祖往事,或摆古今历史,或谋划致富大计。总之,不能讲令人不愉快的事。男女老少坐在一起,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当次日东方发白时,土家人便要开门“出行”了,即用爆竹迎接新年的到来。爆竹响过,土家山寨充满了喜迎新春的气息。人们把节日的盛装穿在身上,走门串户互相道贺,谱写了一曲土家人欢度春节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