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做孩子的心理医生(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亲爱的读者:从本期开始,在“健康新知”栏目里陆续刊登“做孩子的心理医生”系列文章,希望能对您和您家中的小宝宝有所帮助。

1.孩子脾气大怎么办?

飞飞今年3岁了,聪明漂亮,人见人爱,小朋友做错了事,她很会讲道理,告诉小朋友要听大人的话,可她自己在家里却越来越不听话,“不行、不好”天天挂在嘴边,不如意就哭闹不止,有时还会扔东西。爷爷奶奶担心孩子哭坏身体,有什么要求,一律答应。而妈妈则认为孩子就得听家长的,不能惯着。有一天,妈妈兴高采烈地从外边回来,告诉飞飞买了一件新衣服,快来试一下,谁知飞飞嘟起小嘴偏不试,不管妈妈怎么说,都没用。妈妈急了,喊了两声,把新衣服扔到一边,飞飞竟然大哭起来,妈妈这下更生气了,指着飞飞,告诉她马上闭嘴,止住哭声,否则就把她扔到门外面去,别想再回家。飞飞不仅没停下来,反而哭得更凶了,而且竟把自己反锁在屋里。这下子妈妈的怒气便全都变成担心,所以最终还是不得不以妈妈妥协收了场。飞飞爱发脾气的表现令家人烦恼不已,父母搞不懂,飞飞为什么这么爱发脾气,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

其实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爱发脾气是正常心理发展的表现。我们通常将2~6岁阶段称为人生第一反抗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了,他们经常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一旦不能满足要求,便以发脾气等方式表达出反抗心理和情绪。

那么,既然爱发脾气是正常心理发展的表现,是否就要像爷爷奶奶那样一味迁就呢?当然不行。因为迁就和顺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实际上会助长他们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这种自我意识的无限膨大,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不懂得关心别人。而采取飞飞妈妈那种急躁粗暴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有的孩子可能会迫于父母的权威而暂停发作,但很容易使怒气积存在心中,不利于健康;同时又容易形成消极、孤独等不健康的个性。而有的孩子则无视权威,誓死抗争到底,使冲动、攻击行为愈演愈烈,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为家长,遇到孩子表现出的反抗情绪不必恐慌,更不要表现得比孩子还要急躁。不能一味地迁就他们,也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强迫他们,而应该采用有效的引导方法。首先是巧妙地利用孩子很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的特点缓解他(她)的情绪,当孩子发脾气时,平和地用孩子爱玩的东西或爱听的故事等来吸引孩子,使其暂时忘掉不快;当孩子情绪好转后,父母要及时弄清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合理的要求要予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要通过孩子可接受的方式向孩子说明白,比如通过玩手偶游戏或是讲故事等,使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怎么办?

轩轩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候,高高兴兴牵着妈妈的手,他还以为是和妈妈一起出去玩,可当轩轩得知自己要被一个人留在幼儿园时,便抱住妈妈的大腿哭闹不止,老师强行让妈妈离开,结果妈妈躲在角落里,眼泪不停地往下淌,俨然一场生死离别。第二天早上,又上演着同样的景象,不同的是轩轩从起床就开始哭,哭了一路。第三天,轩轩哭着央求妈妈不要去幼儿园,妈妈心疼孩子,就答应孩子休息一天,找来奶奶看护,结果轩轩至今已经由奶奶看护半年了,仍然不能走进幼儿园的大门,且在家里不许大家提“幼儿园”三个字。

小蝶也象轩轩一样,适龄进入幼儿园,虽然小蝶天天哭闹,但爸妈还是坚持下来了,但一到周六、日在家小蝶不听话的时候,爸妈便吓唬她说,如果以后再这样,星期六、日也送你去幼儿园。小蝶当真了,每天变得心事重重,非常担心自己被认为不听话,在幼儿园里也怕被老师批评,变得非常胆小。爸妈不明白为什么活泼的小蝶自从进了幼儿园之后会变成这样?

身为父母,是不是我们的宝宝在最初上幼儿园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状况呢?我们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几乎每年新生入园,我们都会听到哭声一片,这种状况大概要持续一周左右。作为第一次离开家人,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环境的宝宝们来说,这种失去安全感的恐慌必然会以这样的方法表达。作为家长,要充分理解孩子,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早让孩子多接触陌生环境,多结识陌生的人,鼓励孩子主动和别人交往,增强他们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力。

(2)提前与孩子沟通,讲一些有关幼儿园里有趣的事,增强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告诉孩子:老师会像爸爸妈妈一样,饿了、渴了、想上厕所或者哪里不舒服,都可以和老师讲。让孩子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不要用“去幼儿园”吓唬和威胁孩子,以免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幼儿园是个可怕或是使人不愉快的地方,这样的结果,无非是给孩子去幼儿园设置障碍。

(4)相信老师有能力让孩子们尽快适应环境。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积极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幼儿园里愉快地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