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之释义与“思”志致病摭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之释义与“思”志致病摭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对“思”的古今释义及其中医学的认识,讨论了“思”志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思虑过度的致病作用,提出以“思”志作为契入点开展对中医情志病深入研究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思;思志;思虑过度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831-02

The Discussion of “Deliberation” Explanation and “Deliberation-Caused Disease”

TENG J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Jinan 250011,Shangdong,China)

Abstract:By studying the ancient and modern interpretation and the knowledge of TCM about the word"deliberation", we discus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word"deliberation" in TCM and the effect of "deliberation-caused disease". We propose that Depth study on TCM emotion disease starting from "deliberation" has a very high clinical values.

Key words:deliberationdeliberation-caused disease

“思”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活动。它是一种探求事源的心理过程,是精神高度集中,聚精会神地思考、谋虑、策划事情或问题的表现,即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属性的反映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的情感表现。而在中医学病因学中,“思”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内经》以降,代有记载,“思”志致病在理论与治疗上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应用体系。现将“思”之释义与其在中医致病中的作用作一探析。

1 “思”之释义

1.1 思之相关概念诠释

思在《说文解字》解释为:“容也,从心,囟声,凡思之属皆从思”。“囟”是脑盖,指脑。人思想,从脑从心,纤细如丝,贯通不绝。古人以“脑”、“心”合而成“思”,以表示“思”产生于心、脑。《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思引申为思想,想法。《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思”和“心”是密切联系的,心为思维之官,对看到听到的事物只有经过思考,才会有心得体会,才会透过事物的表面而深入理解它的实质。《诗经・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其中的“思”具有思幕、怀念之意;《四愁》诗中云:“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将思引申为悲伤。

现代《辞源》中对“思”的解释为:①思考;②思慕;③悲感;④助词;⑤姓;⑥心绪、情思。其中第①②③解释与心理有关。《现代汉语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思”具有①思考、想。思考、思维、思虑、思索等;②怀念、想念。思恋、思慕、思念、思家、思乡等;③思路、想法、情绪。思路、思潮、思想等。

1.2 中医对“思”的认识

上述对思的解释皆是从字面意思对其进行诠释,而“思”在中医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学一方面将思列为情志活动之一。人类的情志活动是机体对外界的精神刺激或既往刺激痕迹的一种“应答性反应”,包括“喜、怒、、忧、悲、思、恐、惊”七情,后人将“悲”与“忧”,“恐”与“惊”归为一类,即成为“喜、怒、悲、思、恐”五种,简称“五志”。其中的思志,与喜、怒、悲、恐四志并提,被认为是一种情感、情绪活动。如《素问・天元纪太论》记载:“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思志在七情中具有核心且关键的作用,七情表现的排列顺序是: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中思位于中心地位,表明情感表现是以“思”为认知中心,进一步组配而向两侧平行伸展。另外,“思”对各种情绪都有评价决定的中心作用:思而否定为怒,思而肯定为喜,思而担心为忧,思后无奈为悲,思而危险为恐,不及思索而为惊,可见即任何情绪变化都必须经过“思”而变化,所以“思”对七情起着主导的作用,并且作为对中医临床实践最有意义的一类心理现象,而被视为七情的“中心之情”【sup】[1]【/sup】。

另一方面思还是人体对外界事物学习过程的认知活动,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认知心理过程。《灵枢・本神》认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这是关于心理活动的概括,其中对“思”、“虑”、“智”等的描述,实际上就是关于思维发展过程的说明。《素问・痿论》中有:“思想无穷,所愿不得,于外”,《素问・刺法论》中:“令静七日,心欲实,令少思”,其中的思皆为思考、思虑之义。

由上所见,思在中医学中具有双重属性,不论认知之思,还是情感之思,思都是对外在事物的内在心理转变,由脾所主。

2 “思”志致病

2.1 病因之思

《医醇义》:“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人共有之境”。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和生活的必需,保持动而中节是其基本条件,但是如果过度、过激则成为一种致病因素危害人体健康。“思”志亦不例外,一旦超出了正常限度则成为思虑过度。《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思虑过度最易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机阻滞,进而耗伤阴血,产生血瘀、水停、痰结等诸多病理变化,因而由思志所导致的疾病甚多。《儒门事亲》曰:“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为昏瞀,为中痞,三焦闭塞,为咽嗌不利,为胆瘅呕苦,为筋萎,为白淫,为得后与气,快然如衰,为不嗜食。”我们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思志导致的疾病进行统计发现,共有17种病证,其中痿证2例,肝风1例,虚劳2例,咳嗽2例,吐血6例,肺痿1例,遗精1例,阳痿2例,木乘土1例,肿胀1例,噎膈2例,疸1例,痰饮1例,胃脘痛1例,胁痛1例,郁2例,淋带1例【sup】[2]【/sup】。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临床情志致病的首要因素即为“思”。思虑过度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竟争压力的增大及诸多的负性生活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sup】[3]【/sup】。由思虑过度导致的病证常见于失眠、头痛、眩晕、肩背疼痛、咽部不适、咳嗽、心悸、胃脘痞满、腹胀、便秘及许多躯体性疾病所并发的心理障碍等。

2.2 病证之思

思虑过度就是指过度地苦思冥想,凝神敛志的过程,从《内经》以降的文献来看,往往仅把思虑过度作为一种病因出现,实则思虑过度既可以是一种病因,又可以是病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相对稳定的状态,它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针对此,我们提出了“中医思虑过度状态”的概念,认为它:①是一种过度地苦思冥想,凝神敛至的思维,对自身或某事、某物的过度关注、担心与忧虑,对其他事物不同程度的缺乏兴趣。②是一种心理状态,要求具备一定的时间段,在此阶段的维持此种心理。③是一种不良影响。如果思虑过度作为一种病理状态,长期、持续地作用在患者身上,这种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共同存在的状态会使得病证的治疗更加复杂,难以把握。我们通过对失眠症患者临床观察显示,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压力加大等,由思虑过度状态而导致的失眠症患者逐年增多,而患有失眠症的患者又多表现出对睡眠的重重顾虑,终日处于惦念和忧虑之中,沉重的思想负担又成了导致失眠的原因,患者往往在此不良循环中徘徊往复,从而形成思虑过度―失眠―思虑过度的恶性循环,使得睡眠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因此,思虑过度状态是失眠症产生和维持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思”志中医病因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医学是以疾病作为研究对象,不注重思虑过度的过程和状态,中医的思虑过度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病因和病证,是导致疾病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的关键因素。若以“思”志作为契入点对中医情志病进行深入研究,构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辨证体系,在思虑过度的亚健康和亚临床阶断及时进行早期辨识和积极干预,就可以截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对“思”志致病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汤朝晖,周志彬,严石林,等.论七情致病中“思所伤”的中心地位和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5):2005-2006.

[2] 齐向华,滕晶,张洪娟.《临证指南医案》“思志致病”医案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 2007,26(11):736-738.

[3] 滕晶,齐向华,康秀丽,等.失眠症思虑过度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19-22.